①8月非农就业仅增加2.2万,远低于市场预期的7.5万; ②特斯拉董事会提议为CEO马斯克制定新薪酬方案; ③博通美股盘前涨超13%。
财联社9月5日讯(编辑 周子意)人工智能已成为美国企业界最热门的流行语,但其带来的收益尚未显现,这是华尔街大行高盛给出的最新观点。
高盛分析师在周四(9月4日)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在第二季度,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股公司中有58%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提及了人工智能。
报告称,这些企业大力宣传了其在客户支持、软件编程和市场营销方面的新的人工智能工具,但是目前能够量化人工智能对盈利影响的公司所占比例仍然有限。也就意味着,目前几乎没有公司能够将人工智能与利润直接挂钩。
这与麦肯锡的一项调查结果相呼应,该调查显示,超过80%的公司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并未对他们的利润产生实质性影响。
股市依旧狂热
不过,这并未减缓市场人士对人工智能的热衷程度,这同样体现在股市表现上。
根据高盛的分析,那些受人工智能影响的公司股票今年已上涨了17%,而去年则大幅上涨了32%。
高盛的分析师表示,目前标准普尔500指数的交易价格已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
人工智能交易的四个阶段
此外,为了弄清楚市场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高盛将人工智能交易划分成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由英伟达主导的,该公司是为人工智能模型提供动力的主要芯片制造商。
第二阶段,即目前市场所处的阶段,由超大型科技企业主导,包括了亚马逊、微软、谷歌、Meta和甲骨文。预计到2025年,它们将在资本项目上的投入总计将达到3680亿美元,高于2024年的2390亿美元和2023年的1540亿美元。
第三阶段是企业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产品以促进销售的过程。这一阶段更为复杂,一些投资者担心人工智能可能会挤占SaaS(软件即服务)公司的市场份额,并影响其利润率,同时降低新竞争对手进入市场的门槛,从而对其造成不利影响。这也就意味着,SaaS公司自身也要继续推出具备人工智能功能的产品以不断推进发展。
第四阶段则是人们期待已久的生产力大幅增长期。不过后两个阶段仍存在不确定性,主要风险在于,炒作可能会远远超出现实情况。
目前,高盛表示,美国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仍处于“初期阶段”,仅在大型企业以及信息和金融等行业,人工智能的应用程度较高。
高盛还警告称,如果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回落到2022年的水平,这将使2026年的销售预测减少1万亿美元,并使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市值减少15%至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