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微创机器人海外业务为何能成为其业绩增长的主要引擎? ②机构提及的零部件"门票行情"具体指什么?
财联社9月5日讯(编辑 冯轶)今日港股大市反弹走强,受多重消息催化,机器人概念走势活跃。
截至发稿,地平线机器人-W(09660.HK)涨超8%,速腾聚创(02498.HK)涨逾4%,优必选(09880.HK)等多家产业链公司也明显跟涨。
短线层面,近期人形机器人行业不断有商业化落地利好传出。
近日,优必选在其官方账号发文称,继7月斩获近亿元的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最大单笔订单后,又与某国内知名企业签订2.5亿元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采购合同。该合同以人形机器人Walker S2为主,将在今年内启动交付,并再度刷新行业最大单笔订单记录。
公开资料显示,Walker S2是优必选针对工业场景推出的全尺寸工业人形机器人,可通过自主换电、高灵活操作、协同作业,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与自动化水平,具备在质检、搬运、分拣等环节实训与应用基础。
华泰证券指出,随着今年开始中国产业链公司大规模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以投资、并购等多种方式进行业务拓展,产业硬件成本有望快速下降,同时,AI赋能下的机器人大模型创新有望带动机器人“大脑”实现智能泛化,从而真正开启机器人产业趋势的提速。
此外,9月2日,特斯拉发布“宏图计划第四篇章”,也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特斯拉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强调FSD和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是特斯拉未来最重要事项,未来公司约80%的价值将来自Optimus机器人。凸显人形机器人在特斯拉业务版图中的核心地位,有望成为特斯拉新的增长引擎。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消息披露后,特斯拉美股近两日连续反弹,从中也能看出海外资本市场对机器人赛道的看好。
另一方面,本周宇树科技也公告,计划四季度提交IPO申请,或成A股首家人形机器人上市公司,一度刺激市场对板块的乐观情绪爆发。据媒体报道,其四足机器人全球市占率70%,连续五年盈利,估值超百亿。
而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具身智能产业链上下游总计发生144次融资事件,融资金额达到195亿元,平均单笔融资规模达到1.35亿元。
综合来看,随着商用化前景的逐步明朗,资本市场也开始加大对人形机器人行业商业化的押注。后续若有越来越多的垂直应用场景出现持续性的需求,也或再度加强市场对行业远期成长空间的信心和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