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在9月份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前,美国8月份非农就业数据以及CPI数据将先行出炉,分别在9月5日和9月11日。 ②尽管白银价格经历了大涨,金银比有所回落,但在统计意义上金银比仍处于高位。
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加剧、地缘政治冲突持续、气候变化影响显现的复杂环境下,产业企业面临的风险管理挑战日益严峻。华泰期货近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华泰天玑智能套保系统完成全面战略升级,这是一次从技术架构到服务理念的全方位革新,标志着中国期货行业数字化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
本次华泰天玑升级围绕“智能化、可视化、专业化”三大核心方向,打造了覆盖风险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在即将上线的套保全流程数字化模块,华泰期货将传统线下八大关键流程全面线上化,包括数据预测&敞口分析、可行性分析、品种行情研判、套保策略设计、成本测算和合规风控体系等。系统结合量化模型与情景因素对现货价格走势开展预测,并结合企业维护的敞口数据开展敞口盈亏计算,帮助企业监控敞口变化,及时调整套保策略。可行性分析能够综合评估企业资金状况、市场流动性、套保成本等因素,生成量化评估报告;品种行情研判:集成专业研究团队的分析报告、实时行情数据、基本面与技术面分析工具,辅助企业选择最合适的对冲工具和合约;套保策略设计:根据风险敞口和行情研判,提供多种套保策略模型(如完全套保、开放性套保等)的比选和模拟测试。成本测算可以动态计算保证金占用、手续费、盈亏平衡点等关键财务指标;内置的合规风控体系助力客户落实国资委、证监会等监管机构关于合规开展套期保值交易的管理要求。
行业智研模块完成了重磅的可视化升级,由华泰期货专业研究员团队基于深度产业逻辑与市场经验构建的可视化分析工具,投研看板覆盖全板块全品种,整合超5000个产业数据指标,实现多维度数据融合,包括现货价格、期货价格、上游供应、下游需求、库存数据、成本利润、进出口数据等,以动态图表和交互式图形直观呈现研究逻辑,为客户提供结构化的投研框架与策略洞察。百万级数据指标支持用户自定义生成图表。日报生成器是面向客户开放的个性化报告定制工具,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一键生成专属投研日报,并支持推送至客户用户天玑账号,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内容交付。
华泰天玑CFTI(华泰中国期货交易市场指数),是洞察中国大宗商品的“风向标”与“晴雨表”,致力于更好地服务客户并推动市场发展。该指数由华泰期货研究院自主研发,是深度融合国际主流编制理念与中国市场特色的开创性成果,旨在为市场提供传统的多空持仓排名以外的全新观察视角。该指数借鉴了美国CFTC持仓数据的成熟编制逻辑,依托于中国期货交易所的公开数据,通过华泰期货研究院的分析整理得出,确保了指数的独立性、公允性和连续性,使其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基准参考。
本次升级体现了华泰期货对行业发展的深刻思考,致力于打破传统服务瓶颈。线上化服务突破传统客户经理服务半径限制,既提供标准化工具,又支持个性化定制,覆盖企业从风控意识建立到体系完善的全过程。同时,公司积极构建行业新生态,推动建立行业风险数据库,打破数据孤岛;与清华大学、西南财大等机构深度合作,推动技术迭代;联合产业企业、科技公司共同开发行业解决方案。
华泰天玑升级背后是华泰期货强大的科技实力支撑。集成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多种算法模型的AI算法引擎;采用端到端加密保障客户数据安全,所有操作留痕满足监管要求的审计溯源机制。
华泰期货党委书记、总经理赵昌涛表示,华泰天玑智能套保系统是以风险管理专家深入企业进行场景解构和风险识别,以系统功能衔接场景需求,从而实现用户风险管理全链路服务,构建起平台化、智能化、产品化、专业化、标准化的产业客户服务体系,将用户风险管理从“成本中心 ”变为“战略引擎”,为企业利润增长保驾护航。未来,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展覆盖范围,从大宗商品延伸到外汇、新能源、碳排放等领域;深化AI应用,开发预测性风控模型,实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推进生态化发展,开放平台接口,邀请合作伙伴共同开发行业解决方案;逐步拓展海外市场服务能力,实现国际化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华泰期货愿秉持合作的态度,整合各家专长,打破行业“数据围墙”,共建开放共享的国家级大宗商品风险数据库。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期货行业从传统竞争模式向协作共赢范式的转变,更在全球产业格局深度重构的背景下,为行业数字化升级提供创新样本。这次升级不仅是一次技术迭代,更是期货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一次模式创新,标志着期货公司从传统的“通道提供商”向“综合风险管理服务商”转型,展现了科技金融的无限可能。
在数字经济时代,华泰期货正以科技为舟,以创新为帆,助力中国实体企业在大宗商品的波涛中行稳致远,为保障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贡献期货力量。欢迎各界莅临华泰期货展位体验天玑系统全新功能,共同探讨产业风险管理数字化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