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豪威集团交卷: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汽车与新兴市场驱动效应显著
2025年上半年,豪威集团交出了一份创历史新高的营收答卷。上半年公司总计实现营业收入139.56亿元,同比增长15.42%,创上半年营收新高;归母净利润20.28亿元,同比增长48.34%。

2025年上半年,豪威集团交出了一份创历史新高的营收答卷。

上半年公司总计实现营业收入139.56亿元,同比增长15.42%,创上半年营收新高;归母净利润20.28亿元,同比增长48.34%。

公司在今年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4.84亿元,同比增长16.07%;归母扣非净利润11.03亿元,同比增长36.83%。这两项核心数据,均为公司上市以来的历史单季最好水平。

在全球半导体行业迎来结构性复苏,产业链整体进入上行周期的背景下,这份成绩单稳进中更有惊喜。

值得关注的是营收新高背后的增长来源。

在公司主营业务中作为支柱版块的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领域,智能手机市场仍是占比最高的收入来源,不过,今年上半年,整体涨幅11.10%的动力则更多来自其早已布局的“第二增长曲线”。

图像传感器领域来源于汽车市场的收入在上半年贡献达37.8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以全景运动相机、智能眼镜等为代表的新兴市场领域,收入更是实现了超过249%的同比增长。

增长版图扩张:汽车与新兴市场成增长主动力

豪威集团在2025上半年的经营数字,验证了其业务结构的健康度和增长动能的多元化。

这份成绩单的含金量,恰恰在于它是在特定业务板块进入调整期的背景下实现的,这凸显了新业务板块的强劲支撑力。

首先看汽车业务,上半年,公司图像传感器业务来源于汽车市场的收入同比增长30.04%。这一增长的背后,是整个汽车行业的结构性机遇,也是公司多年沉淀积累造就的底气。

进入2025年,“智驾平权”已成为行业明确的核心趋势,主流车企纷纷加速L2+级智能驾驶的普及,并将过去仅在高端车型上配置的智驾功能,下沉到更多主流价位的车型中。

L2+智驾车型对摄像头的搭载需求较传统车型大幅提升,单车摄像头数量接近10颗,这直接拉动了上游车载CMOS图像传感器的市场需求。

作为国内车载CIS领域的龙头企业,豪威集团是这一趋势的主要受益者。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在该赛道的市占率达到32.9%,今年份额有希望继续提升,龙头地位稳固。在产品层面,其800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OX08D10已兼容高通与英伟达平台,在今年上半年持续放量,成为贡献营收的主力产品之一。该产品支持NVIDIA DRIVE AGX Thor生态系统,成功进入英伟达供应链。报告期内,公司推出的车内驾驶员监控系统(DMS)图像传感器OX01N1B,采用了Nyxel®近红外技术,能在弱光环境下实现高效的图像检测。

除了市场份额的领先,技术与产品的持续迭代是其更深的护城河。例如,LED交通灯的脉冲照明会给许多成像方案带来挑战,使自动驾驶系统无法正确检测交通标志。豪威集团推出的TheiaCel™技术,通过整合横向溢出积分电容器(LOFIC)与公司专有的高动态范围技术,解决了在单次曝光下同时实现超高动态范围(HDR)和抑制LED闪烁(LFM)的行业难题,确保车辆在所有照明和天气条件下都能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公司的汽车业务战略也在升级。

豪威集团拥有二十年的行业积淀、完善的车规级验证体系,凭借公司在车载CMOS领域的产品开发经验、市场布局以及客户基础,横向拓展产品矩阵,推出了包括用于高速数据传输的SerDes芯片、用于控制的MCU芯片,以及SBC、PMIC等在内的车载解决方案,为车企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持续增强。

再看智能手机业务。上半年该业务收入39.20亿元,较上年同期略有下滑。但这并非市场份额的流失,而是一次有序的产品周期轮动。

主要原因在于上一代被广泛应用于国内主流高端智能手机后置主摄的明星产品——1.2um 5000万像素的OV50H,已接近其生命周期的尾声,产品需求逐步收敛。

在管理好旧产品周期的同时,公司面向下一阶段的新产品布局已经完成。公司推出性能更强的5000万像素1英寸高动态范围图像传感器OV50X。

这款产品专为旗舰智能手机设计,具备在单次曝光下拍摄高动态范围视频、优异的弱光性能和快速自动对焦等功能,能够赋能旗舰手机实现电影级视频拍摄,并已于近期实现量产交付。

与此同时,市场对更高像素图像传感器的需求开始逐步释放。

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的预测,到2027年,全球2亿像素手机图像传感器的市场需求规模有望突破1亿颗。豪威集团也已提前布局,其2亿像素图像传感器产品在上半年已获得客户验证导入。

可以说,在智能手机这个“基本盘”上,豪威集团的策略清晰,平稳过渡,为下一轮增长积蓄能量。

如果说汽车业务的增长是“稳健且有力”,那么新兴市场业务的表现则是“爆发式”的。

2025年上半年,公司图像传感器业务在新兴市场实现收入11.7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49.42%,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显著亮点。

这匹“黑马”由多个细分市场共同驱动,首先是全景及运动相机市场。随着户外运动的普及和短视频创作的流行,消费者对场景化影像记录的需求显著增长。

根据Frost & Sullivan的数据,全球运动相机市场预计在2024—2029年将保持10.3%的复合年增长率,全景相机市场同期的复合年增长率更是高达17.8%。豪威集团的图像传感器凭借高像素、宽动态范围和出色的低光性能等优势,为这类设备提供了关键的成像质量支撑。

其次是正从技术验证期进入规模化渗透期的智能眼镜(XR)领域。

这类设备对眼球追踪、同步定位和制图(SLAM)功能有很高要求,而豪威集团的全局曝光技术正能满足这些需求。此外,公司还推出了一款极具前瞻性的产品,在CIS中集成了NPU(AI计算单元)的图像传感器。

这意味着AI计算可以直接在芯片级完成,为解决智能眼镜在实时性、功耗、隐私和体积等方面的核心挑战提供了理想的方案。

此外,公司在2024年新成立了机器视觉部门,专注于为工业自动化、机器人、物流条码扫描仪等场景提供解决方案,也为新兴市场的增长增添了新的动力。

2025上半年的经营数字,清晰地勾勒出了豪威集团当前优化的业务版图:智能手机业务在进行有序的产品轮替,而汽车与新兴市场业务已经明确成为拉动公司业绩创下新高的动力。

从“韦尔”到“豪威”

2025年6月,在A股市场使用了八年之久的“韦尔股份”,正式更名为“豪威集团”。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更名往往是其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

这一次,它背后是公司业务结构与核心定位的进一步明晰。

要理解今天的豪威集团,必须回溯到公司历史上最关键的一步,2019年对北京豪威的收购。这次收购让韦尔股份这家以半导体模拟及分销业务起家的公司,拓展了全球前列的CMOS图像传感器业务,收获了相关核心技术和专利体系。

更名为豪威集团后,公司将业务发展重心进一步明晰,凭借“豪威”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优势,公司将持续推进图像传感器、显示、模拟三大业务并驾齐驱、协同发展的长期战略布局。

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也建立在持续的技术投入和专利储备之上。

作为一家Fabless芯片设计公司,持续研发能力是其核心。2025年上半年,公司半导体设计销售业务的研发投入金额约为17.24亿元,占该业务收入的14.90%。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豪威集团已拥有授权专利4,761项,其中发明专利4,552项,实用新型专利205项,这些投入和积累,使豪威集团的产品性能始终保持行业领先优势,并获得相关领域客户的高度认可。

经过多年的自主研发,豪威集团在CMOS图像传感器电路设计、封装、数字图像处理等领域积累了显著技术优势。公司是行业内最先将BSI(背照式)技术商业化的公司之一,并推出了PureCel®和PureCel®Plus技术。其Nyxel®近红外和超低光技术,在安防和汽车夜视领域表现突出。CameraCubeChip®技术将晶圆级光学器件与CMOS图像传感器创新性结合,为医疗等市场的超小型设备提供了可能。

在显示领域,其TDDI触控和显示集成驱动产品,通过将两颗芯片合二为一,有效降低了显示模组的厚度和成本。这些技术储备,构成了公司在多个领域齐头并进的基础。

而2025年上半年的经营数据,正是这一长期战略布局的成果体现。这说明豪威已经构建起更多元且稳健的增长来源,业务增长的韧性得到验证。

从“韦尔”到“豪威”的更名,标志着公司战略定位的明确调整。

过去,市场更多关注它作为消费电子配套商的身份;而现在,其“视觉芯片龙头”的定位越来越清晰,通过2025年上半年创纪录的经营表现,豪威集团正在向市场展示其全新的身份与增长潜能。

公司经营透视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