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创业板半年业绩大扫描,显现七大看点
①1384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三项核心指标总增速领跑A股市场;
                ②创业板公司“造血能力”进一步增强,上半年平均实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1.13亿元,同比增长54.44%;
                ③305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幅超50%,173家公司增幅超100%。

财联社9月2日讯(记者 林坚)目前1384家创业板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报已披露完毕。经过财联社记者梳理与观测,整体来看,创业板企业交出了一份营收净利双增、重点领域亮眼、头部引领凸显、海外布局见效的“成绩单”。

多项数据可观:

上半年合计营业收入2.05万亿元(同比增长9.03%)、净利润1505.42亿元(同比增长11.18%)、扣非后净利润1309.25亿元(同比增长11.80%),三项核心指标总增速领跑A股市场;

超七成公司实现盈利(1028家,占比74.28%),过半数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728家,占比52.60%);

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三大重点领域汇聚超800家企业,净利同比增速达15.90%,超板块整体4.72个百分点;

头部公司营收、净利占板块比重分别达45.68%、68.06%

海外收入同比大增21.26%;

研发投入近950亿元,研发创新投入持续加大;

长期资产投资超1800亿元,投资扩产意愿得到恢复。

从板块整体表现看,创业板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韧性持续凸显,收入规模与盈利水平同步提升,成为A股市场业绩增长的重要一部分。

看点一:营业收入、净利润领跑A股

2025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创业板公司以创新为核心,在整体业绩、重点领域、头部引领、海外布局、行业复苏、研发投入、投资扩产等七大维度实现“全面突破”,不仅营收净利增速领跑A股,更在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战略领域形成增长优势,为A股市场注入创新动能。

数据显示,1384家创业板公司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05万亿元,平均每家营收14.83亿元,同比增长9.03%,在外部需求波动的背景下实现稳步扩容;合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5.42亿元,平均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增长11.1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合计净利润1309.25亿元,平均扣非后净利润0.95亿元,同比增长11.80%,盈利质量进一步优化,扣非增速高于净利润增速0.62个百分点。

更值得关注的是,创业板公司“造血能力”进一步增强。上半年平均实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1.13亿元,同比增长54.44%,经营性现金流对业务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巩固。

从盈利面看,创业板公司盈利覆盖面与增长动能同步扩大。1384家公司中,1028家实现盈利,占比74.28%,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盈利基础保持稳定;728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52.60%,较上年同期提升4.86个百分点,增长企业数量明显增加。其中,305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幅超50%,173家公司增幅超100%。

单季度数据更能体现业绩修复的加速度。2025年第二季度,创业板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10万亿元,平均营收7.93亿元,环比增长14.95%;合计实现净利润788.20亿元,平均净利润0.57亿元,环比增长9.90%。营收、净利环比均实现两位数或接近两位数增长,表明随着宏观经济逐步回暖及政策效应释放,创业板公司下半年业绩增长具备更强支撑。

看点二:绿色低碳企业净利增25.55%,数字经济盈利增速超40%

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创业板在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三大重点领域已汇聚超800家上市公司,占板块总数近六成。2025年上半年,这三大领域不仅成为创业板业绩增长的“主阵地”,更以高于板块整体的增速,展现出新兴产业的强劲动能。

整体来看,三大重点领域公司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34万亿元,同比增长9.87%,较板块整体增速高0.84个百分点;合计实现净利润1139.19亿元,同比增长15.90%,较板块整体增速高4.72个百分点。从单季度看,第二季度三大领域营收、净利均实现两位数环比增长,其中营收合计7288.16亿元(环比增19.36%),净利润合计611.50亿元(环比增15.88%),增长势头进一步巩固。

绿色低碳领域来看,新能源产业净利增88.44%,宁德时代等龙头领跑。

创业板绿色低碳领域聚集超190家公司,2025年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073.46亿元,同比增长10.85%;合计实现净利润496.99亿元,同比增长25.55%,领跑优势持续巩固。第二季度该领域营收2767.54亿元(环比增20.02%),净利润259.21亿元(环比增9.01%),单季度收入增速进一步加快。

数字经济领域来看,数字化应用净利增57.71%,光线传媒、东方财富贡献了不少亮点。

创业板数字经济领域公司超300家,2025年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709.48亿元,同比增长8.66%;合计实现净利润292.15亿元,同比增长40.03%,盈利增速在三大领域中最快,展现出数字经济“高增长、高盈利”的特性。第二季度该领域营收2022.46亿元(环比增19.88%),净利润164.79亿元(环比增29.40%),单季度盈利环比增速接近30%,应用场景落地速度明显加快。

先进制造领域方面,高端装备营收增40.15%,胜宏科技、汇川技术业绩跃升。

327家创业板先进制造领域公司,2025年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611.34亿元,同比增长9.79%,收入规模稳步扩张;第二季度业绩边际改善更为明显,实现营业收入2498.16亿元(环比增18.22%),净利润187.49亿元(环比增15.34%),营收、净利环比增速均超15%,产业复苏趋势逐步明朗。

看点三:前百市值公司净利占比超68%

2025年上半年,创业板头部公司凭借技术、规模、市场优势,业绩保持较快增长,持续发挥板块“稳定器”与“引领者”作用。

数据显示,创业板市值排名前百的公司,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9372.31亿元,同比增长14.59%,较板块整体增速高5.56个百分点;合计实现净利润1024.54亿元,同比增长21.56%,较板块整体增速高10.38个百分点。从占比看,头部百公司营业收入占创业板总额的45.68%,净利润占比达68.06%,意味着近七成的利润由头部公司贡献,头部效应。

从盈利质量看,头部公司表现更为稳健。100家头部公司中,87家实现盈利,盈利占比达87%,高于板块整体12.72个百分点;59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59%,高于板块整体6.4个百分点;其中39家公司净利润增速超30%,18家增速超50%,高增长企业数量更多。

单季度数据同样印证头部公司的增长韧性。2025年第二季度,头部百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991.49亿元,环比增长13.94%;合计实现净利润543.33亿元,环比增长12.91%,营收、净利环比增速均高于板块整体,为创业板业绩修复提供核心支撑。

看点四:海外收入增21.26%,通信行业增速超65%

面对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创业板公司主动推进海外多元化布局,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实现增长,成为板块业绩的重要补充。

整体来看,创业板公司上半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长21.26%,远超国内营收增速,海外市场拓展成效逐步显现。分行业看,不同领域企业凭借产品竞争力与市场策略,在海外市场实现差异化增长:

电子、通信行业:受益于全球AI革命加速演进,高端电路板、光器件等产品需求旺盛,创业板电子行业公司海外收入同比增长19.72%,通信行业公司海外收入同比增长65.23%,增速在各行业中居首;

电力设备行业:随着欧洲等地区去库存成效渐显,电力设备龙头企业稳步推进海外扩张,行业整体海外收入同比增长25.54%,新能源相关产品出口持续放量;

消费与医药行业:医药生物、纺织服饰、轻工制造等行业持续强化海外业务推广与全球品牌建设,海外销售收入增速均超过10%,海外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看点五:“两重两新”带动制造回暖消费修复释放新潜能

2025年上半年,在“两重两新”(推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下,创业板多个行业经营业绩“亮眼”,呈现出“制造回暖、消费修复”的双重态势。

“两重两新”驱动制造业业绩改善。受产业技术革新与政策支持影响,机械设备、基础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业绩逐步修复。其中,机械设备行业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87%,净利润同比增长8.89%,主要受益于工业制造业整体温和复苏、新能源及电子产业稳健扩张,细分领域高端装备需求旺盛;基础化工、有色金属行业则受益于上游行业周期性回暖,产品价格企稳回升,上半年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4.74%、6.35%,行业盈利水平提高。

居民消费稳步修复释放新动能。随着全国促消费政策持续加力,居民消费结构性转型深化,创业板消费类公司业绩“多点复苏”。

政策受益类消费:受益于“以旧换新”等政策支持,消费电子、汽车、小家电行业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6.80%、9.57%、21.94%,政策红利逐步转化为企业盈利;

新型消费场景:居民文化消费需求释放,宠物经济等新型消费场景涌现,影视消费行业上半年收入增长48.32%,净利润增长227.30%;游戏行业收入增长12.09%,利润由上年同期的0.1亿元增长至4.93亿元;乖宝宠物、天元宠物等宠物经济企业收入增长均超10%,新型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基本生活类消费:居民基本生活类消费表现稳健,家居用品、个护用品、休闲食品行业净利润分别增长9.59%、25.32%、83.32%,其中休闲食品行业盈利增速超80%,成为基本消费领域的“增长亮点”。

看点六:研发投入近950亿,8家公司研发超10亿

作为创新企业聚集地,创业板公司始终将研发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持续加大”,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支撑。

数据显示,上半年创业板公司研发费用支出合计949.89亿元,同比增长5.35%,在营收增速9.03%的背景下,研发投入保持稳定增长,体现出企业对创新的重视程度。从研发规模看,188家公司研发费用超过1亿元,19家公司研发费用超过5亿元,宁德时代、阳光电源、汇川技术等8家公司研发费用超过10亿元,龙头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力军”。

从研发强度(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看,创业板公司创新“浓度”进一步提升。295家公司研发强度大于10%,105家公司研发强度大于20%,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强度超30%,为技术突破与产品迭代提供充足资金保障。

单季度看,研发投入“明显回升”。2025年第二季度,创业板公司投入研发费用498.68亿元,环比增长10.51%,高于营收环比增速(14.95%)的一半,研发投入节奏与业务发展节奏进一步匹配,为下半年创新成果落地奠定基础。

看点七:投资扩产意愿增强,长期资产投资增9.43%

随着行业景气度回升与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创业板公司投资扩产意愿“恢复”,2025年上半年长期资产投资规模同比增长,为未来业绩增长储备动能。

数据显示,上半年创业板公司长期资产投资合计1822.32亿元,同比增长9.43%,企业扩大生产、升级设备的意愿明显增强。分行业看,电子、电力设备行业成为投资扩产的“核心领域”:受全球AI产业爆发与新能源需求旺盛影响,电子行业长期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5.98%,电力设备行业长期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78%。

券商动态 创业板观察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