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宇树科技宣布预计在今年四季度提交上市申请文件; ②公司在7月进入上市辅导阶段; ③2024年公司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和组件产品销售额分别占65%、30%、5%。
在电池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长虹控股集团旗下上市公司——长虹能源凭借扎实的技术积累、深厚的生产管理能力以及对产业趋势的精准判断,推动上半年经营业绩稳步提升。
日前,长虹新能源公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双位数增长,核心业务贡献持续稳固。其中,碱性电池业务实现稳健增长,高倍率锂电池业务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聚合物锂电池能力建设与市场开拓水平不断提升。
成绩背后,公司围绕“做强碱电、做大锂电、做新特种电池”的战略思路,不断强化产品力、开拓新市场、扩充高端产能。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长虹能源正以升维竞争姿态,奔向长期价值增长的新高度。
盈利稳中有升 主业动能强劲
成立至今近二十载,长虹能源目前形成了碱性电池、高倍率锂电池、聚合物锂电池三位一体、相互协同、多极发展的业务格局。
面对国际贸易摩擦、行业竞争加剧、出口退税下调等挑战,公司从生产、技术等多维度夯实竞争力,坚持积极做优存量,优化海内外布局,推动智改数转加速落地,提升运营效率,筑牢长远发展根基。同时持续拓展高潜力的产品应用下游市场,打造新增长极。
今年上半年,长虹能源经营业绩展现出强劲的经营韧性与增长潜力。财务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18亿元,同比增长23.91%,实现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28.7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50亿元,同比增长16.26%。
核心业务基本盘稳固支撑长虹能源业绩持续增长。
具体来看,公司碱性电池业务以“稳存量、拓增量”为主旋律,持续巩固现有客户合作基础,维持良好战略合作关系,同时积极开拓新客户,收入稳健增长。
高倍率锂电池业务方面,公司持续强化新产品开发与市场拓展,积极推进与行业龙头客户的深度合作,并积极开拓电动两轮车、电动平衡车等智能短途出行等细分市场,上半年电动工具、园林工具、清洁工具等应用领域销量持续稳固,便携储能领域实现规模突破,产品销售结构不断优化,产供销协同能力不断增强,销售收入与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聚合物锂电池业务方面,公司紧抓市场发展机遇,上半年3C数码、 物联网终端市场销售收入持续增加,TWS 产品通过行业头部客户认证,中大方型产品与国内知名品牌陆续进入批量合作阶段。
(长虹新能源5G工厂,全连接数字工厂赋能全过程精细化管理)
在电池行业可圈可点的表现使长虹能源收获多项业内荣誉和认可。公司在碱性电池、锂电池方面技术沉淀深厚,曾入选“2024人形机器人供应链优质企业”。今年以来,公司荣获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2024年度绿色工厂”、绵阳市2024年度制造业“智改数转”标杆企业,旗下长虹三杰荣获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5年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
未来仍被看好。根据方正证券此前发布的研报,预计长虹能源2025年全年净利润将在2024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增长至2.37亿元。
基于对公司发展的信心,长虹能源以“真金白银”回馈股东。据悉,公司于今年6月完成2024年度权益分派,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每10股派5元人民币现金,共计派发现金红利6502.65万元。
以产品、市场、产能撬动持续增长
展望未来,长虹能源主营产品赛道具备长期高成长潜力。
当前,碱性电池除应用于家用电器、电动玩具、遥控器等传统场景外,正进一步扩展至新兴小型消费电子、医疗健康电子仪器、智能家居用品等领域。根据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研究数据,2025-2032年全球碱性电池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3.66%,到2032年全球碱性锌锰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137.0亿美元。
此外,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新的应用场景不断涌现,例如无人机、智能家居、机器人等产品普及,进一步催生对高倍率锂离子电池的需求。根据QYResearch研究数据,2025-2030年全球高倍率锂电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12.9%,预计2030年高倍率锂电池规模将达到57.4亿美元。聚合物锂电池应用场景也有望随着工业自动化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崛起进一步拓宽。
长虹能源现拥有四川绵阳、浙江嘉兴、江苏泰兴、广东深圳、湖南华容等制造基地,具备年产35亿只(组)碱锰电池、6亿只18650、21700、 26700等各型圆柱锂离子电池及2亿只小型聚合物电池的产销能力。
公司的一次碱锰电池以其高性能、高电量、高安全、长寿命、柔性化、一致性等优质特性受到市场消费者青睐。高倍率锂离子电池的市场销售覆盖电动工具、清洁工具、生活用具等国内外众多一线品牌客户。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则在消费类电池和智能终端行业积累了一批稳定的优质客户。
长期以来,长虹能源坚持“技术为王、产品领先”的理念,依托长虹集团新能源材料实验室、碱性电池及锂电池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等优势资源,大力铸造核心技术竞争力。
碱性电池业务方面,公司针对电性能、耐漏液、贮存性能和成本等特性的差异化需求及特殊应用环境等因素,持续提升差异化研发能力。高倍率锂电池业务方面,公司在高能量密度电池开发、全极耳产品研发、性能升级与成本优化以及定制化解决方案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和突破,并在钠离子、磷酸 锰铁锂、半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领域形成了相关技术储备。
聚合物锂电池业务方面,公司在半固态电池、硅碳电池、方形无人机电池等研发板块取得实质进展,半固态电池3000mAh容量产品已可量产,硅碳负极电池达到量产状态,4.25V 无人机电池项目完成开发,为抢占新兴市场战略高地做好全面准备。
(长虹新能源5G工厂高倍率圆柱锂电池服务无人机与电动设备等)
与此同时,长虹能源智能制造能力持续提升。比如,碱性电池业务方面,MES系统覆盖、AI视觉检测等系列数智化升级逐一落地,在建的泰国工厂预计年底投产运营,逐步形成“绵阳+嘉兴+泰国”碱电制造基地,打造内陆与沿海、境内与境外的供应格局,将大幅提高市场响应速度。高倍率锂电池业务方面,泰兴四期项目21700产线、18650产线均已在年内投产,随着新产线产能逐步释放,规模效应将进一步显现,公司在便携储能领域的话语权有望提升。
作为一站式电池专家,长虹能源为全球客户提供更专业的能源系统化解决方案,产品出口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随着高端产能不断扩充,面向无人机、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产品放量,公司有望实现高质量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