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近期,江苏银行、南京银行等多家中小银行宣布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降幅达10到20个基点。 ②吉林龙潭华益村镇银行、山东省高密惠民村镇银行等多家银行也宣布下调多个期限存款产品利率,调整幅度多集中在10到20个基点。
财联社8月29日讯(记者 彭科峰)今日晚间,中国银行正式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官方数据显示,上半年,中行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290.03亿元,同比增长3.76%;实现归母净利润1175.91亿元,同比下降0.58%。
中国银行行长张辉、副行长武剑、董秘卓成文等于同期出席中期业绩发布会,就主要不良行业、资本市场新动向、资本补充等问题和投资者进行交流。
高收益资产占比显著提升,中行有信心为投资者创造更多价值
今日晚间,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中国银行资产总额36.79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93%。贷款和债券投资等高收益资产占比提升2.32个百分点。负债总额33.6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85%。客户存款占负债比重提升0.78个百分点。
中国银行相关高管指出,今年上半年,该行持续优化金融供给。截至6月末境内机构人民币贷款较年初增加1.41万亿元,增长7.72%。设备更新贷款余额超900亿元,投向制造业的贷款比上年末增长12.99%,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长22.92%。民营企业贷款较年初新增5720亿元,增幅12.93%。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5.42%。
在资产质量方面,中国银行表示,正强化资产质量管控,稳步推进不良化解,提高清收处置质效。6月末,集团不良贷款率1.24%,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197.39%。
中国银行行长张辉在会议上指出,自股改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过9400亿元,自2015年来分红比例一直保持在30%的较高水平。而今年上半年资本市场回暖向好,沪深股市触底反弹,当前形势仍然向好。“中国银行有信心、有能力借助资本市场回暖的契机,为投资者创造更多的价值回报。”
张辉还表示,面对下半年压力,中国银行有信心积极应对,推动经营业绩保持整体平稳。在境内的低利率环境下,中行将持续改善资产负债的结构,同时进一步加大非利息收入的拓展力度。同时,面对境外可能进入美元的降息通道,要抢抓好目前境外利率的窗口期,努力提升境外业务的综合价值贡献。此外,在风险管控方面,将着力夯实重点领域的风控的能力建设,提高应对风险和资产质量的能力。
房地产实质新增同比已经出现下降趋势,对重点产业实施差异化策略
对于业内关注的贷款不良问题,副行长武剑表示,目前该行风险管控压力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个人贷款和境外业务这三大领域。其中,房地产业仍是境内新发生不良的第一大行业,但实质新增同比已经出现下降趋势。他认为,随着房地产供需两端政策同向发力,预计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止跌回稳。
武剑还指出,预计个人经营贷款、消费贷的资产质量在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承压。目前该行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全流程风险管控,对相关资产进行严格管理。
在境外业务方面,武剑认为,尽管今年上半年新发生不良同比已经出现下降趋势,但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仍未减弱。未来该行将进一步强化对重点领域和地区风险的研判和化解,加大对重点客户差异化的支持力度。
此外,对于贷款投向行业等问题,武剑表示,近一年来,中国银行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的产能治理,对行业信贷政策、客户信贷策略及时进行调整,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理念,助力推动解决结构性矛盾。中国银行对重点产业实施差异化策略,对优质产能重点加以支持,合理控制对落后产能的授信。同时,支持产业内企业兼并重组。
此外,董秘卓成文表示,6月份,中行向财政部定向增发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达到1650亿元,扣除相关费用后,全部用于增加核心一级资本。在核心一级资本增加之后,也会相应提升其他各级资本的补充空间。“增资以后,上半年末我行的核心一级资本比率达到12.57%,为历史最高水平。我们将以此次核心一级资本的增资作为契机,发挥资本在经营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提高资本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