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近期,江苏银行、南京银行等多家中小银行宣布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降幅达10到20个基点。 ②吉林龙潭华益村镇银行、山东省高密惠民村镇银行等多家银行也宣布下调多个期限存款产品利率,调整幅度多集中在10到20个基点。
财联社8月28日讯(记者 郭子硕)在降息周期延续、存款利率持续下行,叠加 A 股市场震荡调整,追求 “绝对收益” 的银行理财产品正成为承接居民财富转移的核心抓手。
截至今年6月,理财市场规模站稳30万亿元水平。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理财业务联动实现 “稳资金、留客户、减存款流失”,已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的必解课题。从行业动向看,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等机构近期均表示,将进一步优化财富管理业务布局以适配市场需求与战略规划。
日前,财联社对话平安银行行长助理王军、财富业务总监方志男及平安理财总经理张东,围绕低利率环境下理财吸引力构建、理财子公司战略落地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在对话中,平安银行、平安理财的三位高管表示,当前理财业务已不仅是银行承接存款、稳定客户资金的核心选项,更是搭建大财富管理体系的关键支柱;而对理财端而言,与母行协同突破产品同质化瓶颈,同样成为突围的迫切需求。
存款搬家不可避免,理财将是存款承接核心选项
“存款搬家是必然的。”平安银行财富业务总监方志男表示,这一现象有两大核心驱动因素:一是利率下行带来的收益落差。三年期存款收益率从此前的“3.0 时代”转向1.75%左右的水平,显著的收益变化推动居民寻求替代方案;二是股市回暖与客户风险偏好存在错配。部分风险评测等级偏低(R1、R2 级)的存款偏好客群,虽不愿直接承担股市风险,但愿意通过理财产品间接参与,以获取更高收益。
在此背景下,“在当前市场环境与利率中枢下移的双重影响下,理财产品已成为承接存款及部分存款转移需求的核心产品方案。”平安银行行长助理王军表示。
对于近期股市热度回升是否带动客户风险偏好显著转向的问题,方志男认为:“从代销端来看,短期追涨的客户仍属少数,多数客户仍保持相对理性。”方志男进一步分析称,理财产品作为财富管理的“压舱石”,其客群核心需求集中在“收益高于存款、风险低于股市”。当前部分客户虽有将存款向更高收益领域转移的意愿,但对直接投资股市仍存顾虑,这一需求缺口恰好为理财规模扩张提供了契机。
从平安银行自身发展来看,基础理财在财富管理AUM的占比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需要通过调整业务结构,进一步强化基础理财在大财富管理体系中的作用。”王军强调,选择以基础理财为突破口,核心目标是构建高质量的财富管理 AUM。基础理财扎实发展,才能为后期做好保障。
R3 产品是未来发力重点
“低票息时代下,债券收益率持续处于低位,理财市场正面临全新的挑战与机遇。”张东认为,理财产品相较于其他品类的核心优势,在于其能为投资者主动完成专业资产配置 。
张东进一步解释,个人投资者易在市场波动中偏离初始配置计划。理财业务通过专业配置可有效避免这一问题,其更依赖资产配置与“择券”的专业性,而非主观择时。
张东认为,理财子公司则可吸收公募基金最好的策略,进一步夯实“固收 +”的配置效果。即便在市场上涨时,理财业务也会为客户进行风险再平衡,确保投资组合始终符合其风险承受能力。
谈及理财业务的权益布局,张东表示,理财的权益投资范畴不仅涵盖国内市场,还包括海外市场;不仅涉及股票,还包括商品等品类。虽然近期股市表现活跃,但理财资金也不会过度依赖主观择时进入股市。
“过去公募基金、券商在权益投研上布局较深,理财子公司的权益管线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行业内多数理财子公司的权益投资以基金 ETF、委外为主,直接投股的比例较低,不过已有部分机构开始尝试港股打新、北交所打新等模式,本质上都是在寻找新的收益来源。”
张东表示,虽然当前理财子公司的客群仍以低风险偏好为主,R4、R5 级高风险产品规模较小,产品体系以 R1、R2 级为主,R3 级产品处于探索阶段。“但我们判断,在低利率长期化背景下,R3 级理财产品将成为未来大力发展的重要方向。这类产品通过多资产、多策略的混合配置,既能分散风险,又能为客户创造更稳健的收益,是平衡风险与收益的关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