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银行半年报密集披露,理财业务表现不一,部分存续规模涨幅达17%
拥有理财子公司的机构普遍实现规模增长,而部分未设立理财子公司的区域性银行则面临规模收缩压力。

财联社8月28日讯(研究员 李响)今日,浦发银行、杭州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上市银行集中披露了半年度报告。

半年报数据显示,受宏观经济环境、监管政策调整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银行理财业务呈现明显分化态势,拥有理财子公司的机构普遍实现规模增长,而部分未设立理财子公司的区域性银行则面临规模收缩压力。

图:部分披露半年报业绩的银行财务数据

数据来源:银行半年报,财联社整理

从行业整体情况看,2025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经历了一季度规模缩水后的逐步回暖,截至6月末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38%。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开放式净值型产品占比显著提升,固收类产品占比高达97.2%,短期限、高流动性特征凸显,其中1月以内期限产品占比首次升至21.2%。

在今日披露的多家银行半年报中,杭州银行理财业务表现尤为亮眼。数据显示,上半年杭银理财存续产品规模超51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7.26亿元,实现净利润4.83亿元。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城商行,杭州银行旗下杭银理财在第二季度城商系理财机构中排名第四,发行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均位居前列。

不过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青农商行理财业务出现明显下滑。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末,青农商行发起设立的非保本理财产品规模为308.01亿元,较去年年末316.31亿元有所减少,中间业务收入8754.26万元,较去年同期8730.63万元小幅增加。

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或与青农商行未设立理财子公司,受监管政策影响较大。根据监管要求,未成立理财子公司的银行需在2026年末将存量理财业务全部清理完毕,此举会导致银行主动收缩理财业务规模。

股份制银行方面,浦发银行旗下浦银理财表现稳健,截至6月末理财产品规模13375.59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3.33亿元,净利润9.25亿元。第二季度产品研发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排名均较上季度有所上升,综合竞争力较强。

而中信银行作为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依托其综合金融服务能力,理财业务保持稳定发展,净值型产品占比持续提升,顺应了行业转型趋势。数据显示,信银理财产品管理规模(含委托管理)2.1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00%,实现营业收入18.75亿元,实现净利润11.96亿元。

业内人士预计,随着监管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市场环境的变化,银行理财业务分化将持续加剧,具备理财子公司牌照、区域客户基础深厚、产品创新能力强的银行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与此同时,随着存款利率下行趋势延续,理财产品作为存款替代品的定位将更加巩固,预计下半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2万亿元,短期限、低波动的固收类产品仍将是配置主流。

银行理财 大资管追踪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