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王健林正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化解万达债务危机,互联网巨头腾讯与京东,成为关键合作方。 ②万达除了与腾讯、京东等13位合伙人联合设立苏州宽遇,还分别与腾讯、京东成立了合资企业,这三家合伙企业的出资金额合计465亿元。
财联社8月28日讯(编辑 冯轶)近几日,港股创新药板块持续调整。
据Wind行情数据显示,恒生创新药指数在短线4连跌后,已从此前的年内高点回调近10%。这也逐渐引发了市场对创新药行情短期见顶的担忧。
而结合本周港股走势来看,创新药板块也确实成为场内“砸盘”的主要力量。
截至8月28日收盘,多只个股5日跌幅均已达两位数以上,此外百济神州(06160.HK)、康方生物(09926.HK)等明星龙头股也都高位滞涨。
尤其是,8月25日,百济神州刚刚披露了一笔首付款最高达9.5亿美元的海外授权交易。但这笔相当于其上半年约4成营收的交易利好,却未能刺激更多资金看好。截至8月28日收盘,百济神州也已连续3个交易日下行。
综合来看,目前港股创新药板块正面临技术性回吐与板块情绪高涨后的修正。
一方面,创新药作为今年港股市场表现最好的板块之一,存量筹码获利丰厚,在调整行情下也更容易波动。
据Wind数据显示,尽管有所回落,但万得(港股)中国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仍接近9成,相比银行、新消费、红利等其他热门板块仍是大幅领先。
另一方面,在出海BD交易火热背景下,市场对创新药业绩预期高涨。但近期恰逢中报窗口期,不少创新药企公布的中报业绩仍有部分较为疲弱,对基本面逻辑形成挑战。
此外,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誓言,将大幅降低美国药价。此番言论后,海外医药股普遍走低,空头情绪也传导至港股市场。更为值得关注的是,特朗普还重申了将对进口药品加征关税的承诺。
短线而言,伴随港股大市的持续调整,市场整体情绪趋于谨慎,也或促使部分资金从创新药这类高波动性的板块转移。
但中长期看,港股创新药的投资逻辑依旧具备一定基础。
估值方面,据东吴证券跟踪研究,当前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市盈率位于2019年4月以来31.2%的历史较低位置,且预计热门港股创新药公司将于2025-2027年实现扭亏为盈,板块投资属性凸显。
纵向对比,目前恒生生物科技等创新药指数离21年高点仍有约50%空间。
国信证券还表示,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和欧洲肿瘤学年会(ESMO)将分别在9月和10月举行,一系列国产创新药的研究成果即将在会议中进行展示,包括康方生物的AK112、映恩生物的DB-1311等。
消息面上,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20日在北京调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加大高质量科技供给和政策支持,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着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研发生产更多优质高效的好药新药,不断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展望后市,上述事件驱动性热点也有望在后续重新催化创新药行情。
另据行情数据显示,在港股创新药板块回调的同时,也有资金通过ETF产品逆势布局。恒生创新药ETF(159316)近几日累计净申购量超1.5亿份,连续获净流入,最新规模达17亿元,创历史新高。
国元证券也指出,目前中报已经临近尾声,市场也将逐步的从关注中报业绩转移到新的方向。目前我国创新药进入成果兑现阶段,研发进展催化较多,且不受贸易战影响,望持续作为2025年医药板块投资主线,目前部分创新药标的涨幅较大,后续建议关注有研发催化且股价前期滞涨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