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近期,江苏银行、南京银行等多家中小银行宣布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降幅达10到20个基点。 ②吉林龙潭华益村镇银行、山东省高密惠民村镇银行等多家银行也宣布下调多个期限存款产品利率,调整幅度多集中在10到20个基点。
财联社8月28日讯(记者 彭科峰)今日上午,中信银行在京举行2025年半年度业绩发布会,介绍该行最新营收、利润情况,并介绍下半年工作重点。
中信银行行长芦苇在会上指出,上半年中信银行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364.78亿元,营业收入1057.62亿元。“目前,我行已经摒弃规模情结,而是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相关中信银行高管也指出,在零售业务方面,正在择机加大低风险产品的投放。
净息差仍领先同业 已摒弃规模情结
2025年上半年,中信银行的资产规模、不良率、净息差等关键指标表现如何?
中信银行高管在业绩会上指出,至上半年,中信银行资产总额9.8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42%。贷款及垫款总额5.80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3%。在不良率等方面,中信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71.34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49 亿元,增长0.98%;不良贷款率1.16%,与上年末持平。
在净息差方面,中信银行行长芦苇指出,至上半年末净息差1.63%,比上年下降14个BP,但绝对值领领先行业。并且,不良连续6年持续下降,“我行不以风险下沉来换去短期利润的增长。已经彻底摒弃了规模情节,而是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
对后续的息差走势,芦苇认为,目前息差仍有收窄的压力,但多项政策和因素将推动银行净息差趋稳。“比如,目前央行已推动存贷对称降息等。”
对于目前行业内热议的“反内卷”问题,芦苇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有利于银行的存贷款和中间业务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对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有重要的意义。”
已择机加大零售低风险产品投放 将继续"降负债成本"
近年来,银行零售业务的资产规模、不良问题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对于这一问题,中信银行相关高管也在会议上进行了解答。
中信银行相关高管介绍,该行着力构筑零售业务体系化优势,截至报告期末,零售管理资产余额(含市值)达4.99 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52%。
中信银行副行长胡罡进一步指出,零售业务的不良问题,是近年来尤其是去年以来行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不过,今年上半年,该行进一步加大了零售业务的风险管控,并在产品结构、客户结构等方面都进行了调整。
“在零售业务方面,我行持续了加大低风险产品的投放力度。上半年,我行在住房按揭贷款增量保持可比同业第一位。并且,85%的按揭贷款客户都分布在一二线和人口净流入城市。”胡罡表示。
面对下半年的重点工作,芦苇指出,将继续重视负债端的成本管理,“全力推动活期存款的有效增长。”在资产端,将持续压降票据资产,加大信用债配置力度,以进一步增厚收益。在对公端,将围绕“五篇大文章”继续深入布局,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此外,随着资本市场持续提振,存款资金向理财转化应是趋势,中信银行将努力将财富管理打造成新的增长极。
在投资者关心的分红方面,中信银行相关高管表示,该行在去年实施中期分红的基础上,着力推动中期分红常态化,拟将2025年度中期分红比例提升至30.7%,进一步提升投资者回报预期及投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