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兴发集团的磷矿资源储量及产能居行业前列,多年的研发投入,使得其磷矿开采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同时,公司注重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在“绿色矿山”建设方面全国前列。
兴发集团(600141.SH)于8月25日发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46.2亿元,同比增长9.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27亿元,较第二季度环比增长超30%。创立于上世纪90年代、早期以传统磷化工为核心业务起步的兴发集团,已逐渐成长为国内精细磷化工龙头企业,并积极探索磷、硅、硫、 盐、氟融合发展,不断完善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条,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资源能源为基础、精细化工为主导、关联产业相配套”的产业格局,也实现了企业从资源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的转变。
从磷矿资源到精细化工的跃迁之路
根据财报,2025年上半年,公司整体营收达146.20 亿元,同比增长9.07%,持续的业绩增长,得益于兴发集团在国内磷矿石行业重要地位,以及在精细化工行业的持续深耕与投入。目前,兴发集团的磷矿资源储量及产能居行业前列,多年的研发投入,使得其磷矿开采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同时,公司注重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在“绿色矿山”建设方面全国前列。
自工业黄磷提纯为超高纯电子级磷酸的科研攻关成功后,兴发集团其产品从磷矿石“论吨卖”,转变为高端产品“论克卖”,彻底摆脱了传统化工企业的粗放型产业形象,迈上了精细化工产业道路。
兴发集团所在的精细化工行业,是当今化学工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领域之一,产业链上游为有机化工原料和无机化工原料;中游精细化学品可分为农药、染料、涂料、颜料、试剂和高纯物质、信息用化学品、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等;下游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医药、纺织、新能源、电子制造等行业。兴发集团目前已基本掌握稳定的上游原料供应,精细化工的中下游产品链,先后研发了磷酸盐、农药、有机硅、肥料、基础化学、复配食品添加剂、新能源和硫化学品9个门类26个系列674个品种的产品。
近年来,兴发集团在研发投入上毫不吝啬,仅2024年研发投入合计11.88亿元,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多领域技术突破。今年上半年兴发集团研发投入 5.41 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70%。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专利授权 1,487 件,其中发明专利509 件、实用新型专利978件,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 12 家。兴发集团亦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公司加大高水平科技人才的招引力度,专职研发人员超过 500 人,其中博士56 人,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接近 90%。新增授权专利 68 件,累计拥有 1,487 件。
人才+创新+深耕,让兴发集团在其赛道连续录得佳绩。去年,兴发集团归母净利润为16.01亿元,增长14.33%;今年上半年营收超146亿,同比增长9.07%,归母净利润为7.27亿元。
增长的背后,是特种化学品的布局与发力
特种化学品是公司的重要板块。兴发集团的特种化学品主要包括电子化学品、食品添加剂以及用于油田、水处理、医药、矿山等领域的多种精细化学品和助剂;其中,电子化学品是重中之重。电子化学品当前是全球第二大特种化学品,与半导体行业有着重要关联,是在电子元件和产品制造、硅晶片和集成电路(IC)、IC 封装以及印刷电路板(PCB)的生产和组装的加工步骤中广泛使用的高度复杂的特种化学品。
兴发集团的子公司兴福电子,是兴发集团培育的重点科创企业,也是兴发集团电子化学品的载体,并于今年1月挂牌上交所科创板。目前,兴福电子的产品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等领域的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尤其是在微电子、光电子湿法工艺制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报告显示,兴福电子当前已建成 6 万吨/年电子级磷酸、10 万吨/年电子级硫酸、3 万吨/年电子级双氧水、5.4 万吨/年功能湿电子化学品以及2 万吨/年电子级氨水联产 1 万吨/年电子级氨气产能,产能规模居行业前列。目前兴福电子正在推进 4 万吨/年超高纯电子化学品项目、3 万吨/年电子级双氧水扩建等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增强公司微电子新材料产业发展动能。
食品添加剂作为兴发集团特种化学品的重要补充,产品主要包括食品级磷酸和磷酸盐,其中食品级磷酸盐产能超过15 万吨/年,公司是国内食品级磷酸盐门类最全、品种最多的企业之一。公司在精细磷酸盐领域积累了较强的技术能力,多项技术荣获中国石化联合会、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并参与了食品级三聚磷酸钠、焦磷酸二氢二钠等多项国家标准的制订工作。
另外,今年公司新研发的有机硅皮革、泡棉、硅油、磷化剂、乙硫醇等特种化学品陆续投放市场,未来或将为公司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市场对兴发集团中长期表现持积极态度。国信证券今年发布的研报称,给予兴发集团优于大市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磷化工全产业链平稳运行,营收增长,毛/净利率回升;磷矿石价格有望继续在高位区间运行,公司资源优势显著;有机硅、草甘膦盈利水平有望迎来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