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
两大核心创新药产品销售放量 荣昌生物上半年亏损收窄
科创板日报记者 王楚凡
2025-08-23 星期六
原创
①荣昌生物2025上半年营收10.98亿增48%,净亏损4.5亿元同比收窄,泰它西普等销量带动回暖。
②荣昌生物RC148获CDE突破性认定,泰它西普海外授权,8月22日市值444.86亿元。
科创板公司面面观
关注

《科创板日报》8月23日讯(记者 王楚凡) 8月22日,荣昌生物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今年上半年,荣昌生物实现营业收入10.9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8.02%;归母净利润-4.50亿元,上年同期为-7.81亿元,同比增长42.40%;扣非净利润-4.46亿元,上年同期为-7.94亿元,同比增长43.88%。

关于业绩变化,荣昌生物在报告中表示,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在于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销量持续增加,产品销售收入增加。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亏损减少主要由于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销量持续增加,产品毛利率持续增长,销售费用率下降,研发投入减少导致。

单季度来看,荣昌生物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5.72亿元,同比增长39.06%;归母净利润-1.95亿元,同比增长54.71%;扣非净利润-1.93亿元,同比增长56.85%。

今年上半年,荣昌生物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6亿元,同比增加5.75亿元。主要原因在于销量增加,销售回款大幅增加;另外该公司实行降本增效,各项经营支出减少。

报告期内,其收入占比第一的产品为销售商品,收入为10.92亿元,占比99.46%;第二名为出售材料,收入为417.72万元,占比0.38%。

地区收入方面,收入占比第一的地区为中国大陆,收入为10.96亿元,占比99.79%;收入占比第二为美国,收入为230.99万元,占比0.21%。

报告期内,该公司累计申请发明专利623项,获得发明专利155项。其在抗体和融合蛋白平台、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平台等核心技术平台上取得多项技术突破,涉及抗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等领域。

荣昌生物处于生物医药产业中的生物技术药物领域,专注于抗体药物偶联物、抗体融合蛋白等治疗性抗体药物。该公司拥有全球首款BLyS/APRIL双靶点融合蛋白泰它西普和中国首款ADC创新药维迪西妥单抗。

报告期内,荣昌生物生物新药产业化项目累计投入9.88亿元,进度101.05%,已结项。抗肿瘤抗体新药研发项目累计投入3.19亿元,进度74.26%。自身免疫及眼科疾病抗体新药研发项目累计投入2.26亿元,进度102.89%,已结项。该公司于2023年10月30日审议通过了抗肿瘤抗体新药研发项目部分临床试验子项目及其募集资金投资金额的调整,募集资金投资总金额保持不变。

2025年4月,荣昌生物完成 2022年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A类权益第二个、B类权益首次授予第一个归属期第一次归属的股份登记工作,向16名 A类权益激励对象和100名B类权益激励对象归属限制性股票276160股,归属的股票于2025年5月8日上市流通。

2025年5月,荣昌生物完成配售发行新H股事项,按每股H股42.44港元的价格向不少于六名承配人成功配发及发行19000000股新H股。

2025年6月,荣昌生物将泰它西普有偿许可给Vor Bio,后者获得除大中华区外的全球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作为交易对价,荣昌生物及其全资附属主体荣普合伙将从Vor Bio获得1.25亿美元现金及认股权证,最高可达41.0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销售提成款。2025年7月14日,公司收到4500万美元首付款。

今年8月20日,荣昌生物还发布公告称,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双特异性抗体RC148,已被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正式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品种,其针对的适应症为“RC148联合多西他赛,治疗经PD-1/PD-L1抑制剂和含铂化疗(联合或序贯)治疗失败的驱动基因阴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

截至8月22日收盘,荣昌生物股价报78.93元/股,总市值444.86亿元。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企业家
联系Ta
联系企业家
为保护双方个人信息请联系您的专属助理进行接洽
我再想想
点击复制
复制成功,请去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