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在AI领域风起云涌的当下,互联网大厂再次将战略投资纳入核心议程,将其作为与业务并行的抓手,加速展开AI时代的卡位竞赛。 ②尽管战略手段一致,在投资方向的选择上,它们已走出了迥异的轨迹。
《科创板日报》8月20日讯,8月19日下午,“模数世界”全国巡回路演暨“2025科创好公司DEMODAY”活动在上海报业集团顺利举办。
在现场,7家AI终端企业展开路演,中兴通讯产投基金、水木清华种子基金、盈富泰克、国科投资、光源资本、义柏资本等10余家投资机构参与互动对接,北京亦庄国投、模数世界、京东集团等向在场企业抛出“橄榄枝”。
智能终端有多少种答案?4家硬件AI+3家情绪服务AI
归墟机器人、李未可科技、小派科技、鹿明机器人、虹掣智能、数伴AI、心元精灵7家智能终端企业,围绕AI、硬件、市场策略、合作发展前景等方向展开路演。
归墟机器人总经理张永攀展示了公司服务老年人养老需求的机器人解决方案。借助机器人内嵌软件系统,以视频、语音等形式服务老年群体的情感需求,同时提供健康监控、医生助手功能。该功能也可以应用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治疗等医疗领域。
同样瞄准机器人智能硬件研发的鹿明机器人,则提供了另一种研发策略——“机器人进厂打工”。
尽管鹿明机器人成立时间不足两年,但合伙人赵广智向在场嘉宾介绍了公司的成熟团队,以及已落地的多款机器人产品。其中,在今多个展会上亮相的底盘轮式Mos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工业和物流场景,单臂可负载25公斤、双臂负载50公斤,是当前负载能力最强的机器人产品。
AI的载体除了机器人,更为常见的是各类轻量级消费硬件产品,而智能眼镜、头显则成为了十分适配的出口。
李未可科技作为国内头部AI眼镜研发商之一,其合伙人张建华重点展示了公司多年来不断迭代优化的眼镜产品,包括自主研发的AI模型、产品不断适应市场以及更为前瞻的市场布局。尤其在智能眼镜轻量化设计上,李未可科技将AR技术与AI模型融合,预计通过自有品牌与预装APP销售结合不断培育需求市场。
小派科技则带来了对标苹果Vison Pro以及其轻量化的对应产品。小派科技董事长助理赵心怡展示了公司率先推出的8K高分辨率头显,并正在研发16K高清设备。据悉,小派科技头先产品已在赛车模拟、游戏、文旅、医疗、教育等领域有应用案例,并与微软等知名企业合作紧密,在全球范围内拥有10万量级客户群体。
在更侧重软件、算法的陪伴类智能硬件领域,虹掣智能、数伴AI和心元精灵各自带来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虹掣智能CEO谢丰百表示,团队正在设计研发一款AI驱动的电子宠物APP和相关智能硬件。公司依托于智能手表等生理监测、心理研究陪伴算法等,让AI技术模拟宠物可以与现实产生强交互性,提供更多元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交场景,释放生活压力、缓解焦虑。
心元精灵CEO王哲心则介绍了公司基于“通用人类心智仿生技术”的多面体陪伴机器人。其可以通过算法技术学习用户心智,创造能表达类似人类心智的复杂情感交互与对话理解。除了陪伴外,该智能硬件还具备生活服务属性。例如,智能体在理解用户生活习惯后,能够适时提供定制化的健康饮食建议。目前公司采取了低价策略,尝试快速培育市场、占领品类心智,已和京东建立起销售合作。
数伴AI创始人李巍佳提出了一个更为细分,但却有着确定需求前景、发掘潜力的智能硬件消费方向——二次元虚拟形象的互动陪伴产品。数伴AI以免费的手机APP、模型网站作为切入口,吸引二次元消费群体拓展建模精致、自主性更强、情感交互更为丰富的智能硬件产品。在游戏影视IP储备上,公司已完成国内大部分游戏、虚拟主播运营公司版权签约,目前正努力拓展海外多家二次元相关IP合作签约。
“政府+媒体+产业+园区”生态
本次活动充分体现了“政府+园区+媒体+产业”共建科创服务生态。
作为本次活动主办方之一,模数世界副总经理刘玮玮表示,今年模数世界社区将打造100家高成长性AI企业,以“大模型”和“数据要素”为双引擎驱动,形成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中国范式。与此同时,社区鼓励企业和企业之间合作,鼓励企业与社区平台合作,打造上下游产业。
“我们紧抓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契机,着力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全域孵化、全城应用、全面赋能,构建了‘数、算、模、用’协同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体系。”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信息技术产业局人工智能处黄楠表示,“希望有更多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能够与经开区一起携手,向心而行、共赴美好未来。”
当前,亦庄聚焦为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高性能算力集群建设、国产芯片应用、基础模型能力强化、数据集流通提供支持。截止上半年,亦庄已开放场景55个,撮合订单2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底将向社会开放100个应用场景。
财联社编委、《科创板日报》总编辑徐杰表示,作为聚焦科创板、新兴产业与资本的主流媒体,成立至今,《科创板日报》持续发挥科技企业的“创业助推器”和“上市加速器”作用。
徐杰表示,《科创板日报》正实现从媒体传播,迈向“媒体 + 数据 + 科技” 赋能科创生态的新阶段,在服务科技方面,构建了“1+4+N”体系。其中,“1”是“中国科创领袖大会暨科创板周年活动”;“4”是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外滩大会、浦江创新论坛、中国硬科技大会;“N”是指延展覆盖的N种类型的垂直行业场景,主要包括三大IP——“科创好公司DEMODAY“、“新质生产力行业沙龙”和“中国科创传播沙龙",以及围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低空经济等多个细分领域所构建的产业生态场景。
“未来五年之内,智能机器人将会进入C端家庭消费市场。根据多家机构预测,在2028年时,智能机器人市场将达到千亿美元级别。”京东智能机器人业务部范再鹏表示,京东背靠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技术企业可以专注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环节,而京东将负责营销、运营、售后服务等。近期,京东领投了一批明星机器人企业正是出于对行业发展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