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上涨行情掀起新一轮开户宣传热潮,券商通过多渠道宣传、为新老用户送上“心理按摩”、下调佣金费率等举措吸引投资者入市及交易; ②部分券商佣金费率已打破万1至万0.8,更有券商以“零资产门槛”吸引新客入市; ③在宣传开户上,银河证券的投入力度尤为突出。
财联社8月20日讯(记者 王晨)随着市场行情升温,券商新客争夺战愈演愈烈,佣金战全面升级。行业人士直呼:太卷了!
目前多家头部券商新开户佣金已触及万0.8的“地板价”,华南某头部券商新开户股票佣金低至万0.841、ETF万0.5;华北一头部券商50万资金新客可享万0.845佣金;部分国企券商更推出限时万0.8免五政策,ETF及可转债佣金低至万0.5。
这场佣金战呈现明显分化:新客享受超低费率,存量客户则受严格佣金管控,调佣需按资产量执行,低于标准需走审批流程。在2.4亿股民开户数趋于饱和的背景下,“挖同行墙角”成拉新主要方式,导致咨询调佣及转户现象激增。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券商平均佣金率持续下行,上海地区2025年上半年A股平均佣金率已跌至0.201‰。面对这一不可逆趋势,券商正通过加大买方投顾服务、绑定附加服务、推广智能算法工具等方式提升附加值,实现佣金价值的重新锚定,寻求从“通道依赖”向“服务驱动”转型。
新客争夺战白热化,万0.8寻常见
伴随行情升温,券商为拉新客户发起的佣金战也愈演愈烈。
近日记者了解到,华南某头部券商新开户可享股票万0.841、ETF万0.5的低佣金;华北一头部券商新开户资金有50万可享受万0.845佣金。还有国企券商限时推出新开户万0.8佣金免五佣金政策,ETF/可转债万0.5。
综合来看,目前多家券商针对新开户的佣金水平已触及万0.8的“地板价”,ETF与可转债佣金更是低至万0.5。
多位券商业务人员告诉记者,低佣金主要针对在本券商新开户的客户。而对于存量客户,公司则有严格的佣金管控,即使为存量客户调整佣金,也需要按照资产量对应的佣金标准来调整。
“不管是存量客户还是新客户,低于公司制定的最低佣金标准,我们都需要走流程申请,申请流程通过才能为客户调佣。”券商营业部人员透露。
“市场行情好的时候,是拉新的黄金期,但现在股民都2.4亿了,多数人早就开过户,只能靠低佣金抢存量。”有从业人员说道。新客户资产量是前台人员的重要考核指标,在开户数饱和的背景下,“挖同行墙角”成了完成任务的主要方式。这直接导致近期咨询调佣的客户激增,转户现象愈发频繁。
与新客户的“优待”相比,存量客户的佣金管控则严格得多。
多家券商业务人员表示,存量客户调佣需按资产量对应标准执行,且不得低于公司最低标准,特殊情况需走审批流程。“给老客户降佣太多,个人业绩考核受影响;不降,客户可能就转走了。”上海某券商客户经理道出两难:他们往往会引导客户开通两融、T+0等业务,以此实现“有效调佣”,平衡客户需求与业绩指标。
“佣金万分之几”是如何构成的?
普通投资者眼中“简单”的佣金,实则是一笔复杂的账目。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通常所说的佣金指“全佣金”,这其中包含证券公司收取的“净佣金”和证券公司代为收取的交易规费。交易规费又包括经手费、征管费和过户费。
“净佣金”是券商为投资者提供交易通道、账户服务、行情资讯等服务所收取的核心费用,属于券商自主定价的部分,也是佣金中弹性最大的部分。这部分费用是券商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可根据市场竞争情况和客户资质进行调整。
“证管费”即证券监管费,由中国证监会收取,用于证券市场的监管和运营,属于法定收费项目,费率固定,按成交金额的0.02‰双向收取(即买入和卖出时均需缴纳),这部分费用由券商代收,最终上缴给监管部门,不纳入券商的收入。
“经手费”由证券交易所收取,用于交易所的日常运营和维护,同样是法定收费项目,费率固定,上交所和深交所对A股的经手费费率均为0.0341‰(双向收取),由券商代收后上缴给交易所,与券商自身收入无关。
“过户费”由中国登记结算公司收取,用于股票过户登记,费率为0.01‰(双向收取),由券商代收。深市A股已包含在佣金中,不单独收取。
以此计算,当前部分券商新客户万0.841的佣金中,扣除固定的交易规费(证管费0.02‰+经手费0.0341‰+过户费0.01‰)后,券商实际获得的净佣金仅约万0.2。不过也有券商表示,此类超低佣金仅向高频交易投资者开放。
佣金率下行成不可逆趋势
财联社记者曾在《万2佣金将告破!沪上平均佣金率跌至0.201‰,“新佣金”时代到来》报道中,对上海地区的A股平均佣金率做了详细分析。2025年上半年,上海地区A股平均佣金率再创新低,以0.201‰的数值延续了近年来的下行趋势,下行的步伐在近两年明显加快。
目前大多数券商针对个人投资者新开户的佣金率最低可做到万分之一左右,甚至有券商提出可以免除最低收费五元,针对有一定资产规模的客户,有券商将新客户佣金率做到万0.8。不过,也有券商新开户的佣金率最低在万分之1.5左右。总体上,虽然各家券商的费率水平不一,但佣金率持续走低已是必然趋势。
“几乎每天都会有客户联系我们希望下调佣金,存量市场竞争下,佣金率的下滑已是不可阻挡,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用服务和陪伴留住客户,让客户觉得‘物有所值’,延缓这种趋势。”一券商营业部总经理告诉记者。
但投资者的心态也在变化。不少股民表示,自己仅使用券商交易通道,未享受到其他任何服务,“佣金就不该太高”。这种认知进一步加剧了券商的降佣压力。
提升服务附加值实现佣金价值的重新锚定
行业佣金率持续走低已成必然。但是不得不提的是,为延缓这种下行趋势,券商正采取一系列积极且多元化的举措,从服务升级、模式创新、生态构建等多维度破局,通过提升服务附加值实现佣金价值的重新锚定。
一是加大买方投顾服务力度。多数券商深刻认识到买方投顾模式对于财富管理转型的关键意义,全力推进相关业务发展。传统佣金模式依赖交易频次,而买方投顾模式转向以客户资产增值为核心,通过深度服务绑定长期收益。
方正证券就是较为典型的例子,作为买方投顾转型走在前列的券商,方正证券将投顾服务作为服务客户的重要内容,而投顾服务的收费则通过提高佣金来实现,签约客户的佣金甚至达到千几的水平,但客户对此仍“欣然接受”。
二是将佣金与附加服务绑定。部分券商创新推出“佣金+服务”套餐:除基础交易服务外,将神奇九转、Level-2等交易辅助工具,以及独家行业研报、宏观分析、个股评级等纳入服务体系,与佣金率挂钩。这种模式既满足了投资者多元化需求,也让券商在价格竞争中形成差异化优势。
三是推广智能算法工具。越来越多的券商推出拆单、T0算法等智能交易工具,通过技术手段提升客户交易体验。以T0算法为例,其能帮助客户增厚收益,同时提高交易频率,间接增加券商佣金收入。“很多客户调佣时,我们会推荐开通这些工具,既留住了客户,也保障了业绩。”深圳一券商客户经理说。
业内分析认为,券商佣金战的背后,是行业从“通道依赖”向“服务驱动”转型的必然阵痛。单纯的低佣金难以形成长期竞争力,只有通过服务升级、模式创新构建核心壁垒,才能在佣金下行的大趋势中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