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郭柏春自2020年起担任A股上市公司亚钾国际董事长。 ②2024年3月,郭柏春在境外落网并被遣返回国。
继2018年通过收购沈阳含能和升华电源顺利转型军工以来,甘化科工围绕军工细分领域持续深耕,在资本市场相关政策对产业并购的支持与鼓励下,甘化科工并购再下一城,切入光电成像领域拟控股甘鑫科技实现电源电子板块“特种电源+光电系统”双轮驱动格局,拓宽发展空间。
公告显示:通过多年技术积累和客户开拓,甘鑫科技已经成为多个国家重点型号武器装备光电成像系统的核心供应商,在手项目充裕,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通过本次收购,甘化科工不仅增加了光电成像相关业务,也补强了电源相关领域的产品能力及客户资源。在国防信息化投入持续高增长背景下,本次交易所带来的强势协同效应将为甘化科工在电源电子板块的深化布局带来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进军光电领域:标的业绩高增 业绩承诺凸显增长底气
甘化科工在军工光电领域的布局迈出关键一步。
8 月 14 日,甘化科工公告,拟3.88亿元现金收购西安甘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甘鑫科技)65% 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甘鑫科技将成为其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
标的公司甘鑫科技成立于 2014 年,总部位于西安高新区,是以弹载光电、微电路模块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和技术服务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主要产品包括光电成像组件、电源模块、舵机驱动模块和显控系统等,广泛应用于弹载、车载和无人装备平台。
技术上,甘鑫科技主要围绕高功率超低纹波智能电源、小尺寸高效率电机驱动、高过载成像等关键技术形成独特的技术优势,具备国内先进水平。
财务数据显示,2024 年甘鑫科技实现营收 6520.71 万元,净利润 283.50 万元;2025 年 1-4 月营收快速增长至 3578.70 万元,净利润达 1241.97 万元,呈现强劲增长势头。
从交易核心信息来看,此次收购标的为杨牧、西安甘之合等4方合计持有的甘鑫科技 65% 股权。支付方式分四期进行:首期约2.21 亿元,剩余款项根据 2025-2027 年业绩承诺完成情况及减值测试结果分期支付,形成对标的业绩的动态约束机制。
为保障收购质量,交易设置了严格的业绩承诺与补偿机制。甘鑫科技原股东承诺,其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500万元、5,000万元、6,500万元,三年累计不低于1.5亿元。若未达标,承诺方将以现金补偿。
同时,若业绩承诺期内累计净利润超承诺,甘鑫科技核心团队等可获得超额部分50%的奖励(不超过交易对价 20%)。由此,形成 “激励 + 约束” 双重机制。
电源相关领域深度协同:多维度互补推动业务发展
本次收购的另一亮点在于甘化科工旗下核心全资子公司升华电源与甘鑫科技的深度协同潜力。
作为国内领先的特种电源供应商,升华电源产品已服务于机载、舰载等多类武器平台。升华电源的高压电源模块已解决小型化、轻量化难题,并且产品全系列已实现100% 国产化。
而甘鑫科技深耕微电路模块领域多年,在低纹波、抗高过载电源技术上具备优势,其产品在弹载和无人装备等平台上得到广泛应用。
本次交易完成后,甘鑫科技与升华电源在产品谱系、客户资源等方面将形成多维度互补,覆盖更为广泛的军工应用场景。
从行业维度看,国防信息化浪潮正推动军用电源市场快速扩容。数据显示,2025 年我国国防信息化投入预计超 2500 亿元,2014-2025 年复合增长率达 11.6%,其中特种电源作为装备核心部件,需求增速领先。
在行业发展机会涌现的大背景下,并购重组带来深度协同互补,有利于推动所涉业务的深度发展。
国防信息化浪潮下的战略选择:“技术驱动+产业并购”的甘化思路
回顾甘化科工转型军工后的经营动作,不难窥见其发展思路。
甘化科工2018年以来,研发投入年复合增长率近 70%,2024 年研发费用近亿元,占公司当期营收比例高达24%。另一方面,近年来公司围绕电源及高性能特种合金材料领域进行过多次产业投资,目前参股或控股的深圳陆巡、北京惠风、沈阳非晶等子公司均在相关技术领域具备一定优势。
在双光融合技术领域,甘鑫科技拥有多年技术储备,于2023年陕西省揭榜挂帅项目中联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共同申请双光融合项目技术开发,并于2024年与西安工业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成立智能感知联合实验室,处于技术领先地位。
甘化科工坚持技术驱动的战略定力是能承接甘鑫科技的底气与原因所在。此次收购,是公司继2018年6.6亿元收购升华电源后,在军工电子产业链的又一次关键延伸,彰显了其进一步构建核心竞争力的魄力。
可以预见的是,本次收购完成后,甘化科工与甘鑫科技双方技术资源整合后,有望加速新产品迭代,且资质与客户资源的叠加将进一步释放协同价值。甘化科工也表示,通过收购可直接切入光电成像系统赛道,与现有业务形成互补,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