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宽松加码或箭在弦上!二季度货政报告定调“防空转、降成本”,债市博弈新中枢|固收首席论市
多家券商解读央行《2025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财联社8月18日讯(编辑 林卓然 实习生 王艺霏 罗阳)中国人民银行8月15日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延续“适度宽松”基调,提出“保持流动性充裕、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降”等核心任务。财联社梳理了部分券商宏观、固收首席的最新观点解读,部分机构认为宽松加码或箭在弦上,三季度存在降准降息空间。

关注点一:宽松力度再确认,政策延续性成共识

中金固收首席分析师陈健恒指出,本期货政报告新增“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表述,确认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基调;结合当前实体经济边际走弱和通胀下行压力,货币政策宽松必要性显著提升。9月至四季度降准降息概率加大,降息幅度或超5月水平。报告将“实施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调整为“落实落细”,与7月政治局会议一致,强化政策延续性。

华泰证券固收相关分析师认为,货币政策新增“防范资金空转”指向信贷提质增效而非压制债市,结合贷款利率持续下行(6月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69%,较3月再降6BP),印证宽松环境延续。当前央行处于目标“舒适区”,虽无主动宽松动力但明确保留灵活性,三季度资金面将维持平稳偏松以护航经济结构性调整。

关注点二:融资成本下行,利率博弈新中枢

国盛证券首席分析师杨业伟指出,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行15bp至3.29%,其中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行6bp至3.69%,企业贷款利率下行4bp至3.22%,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行7bp至3.06%,票据利率大幅下行28bp至1.27%。同时央行在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展望中,提及持续深化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申万宏源固收分析师黄伟平团队认为,存款利率持续陡峭下行驱动居民资产重配置,但债券资产因赔率与胜率双低遭遇资金分流。当前10年国债收益率上行趋势明显,但从估值上看,10年国债收益率在1.7%附近性价比不高,叠加权益市场稳健走强,固收类产品回报明显减弱,导致债市对基本面与流动性的定价阶段性弱化。

关注点三:汇率压力有所缓和,但“三个坚决”的表态延续

华泰证券研究所所长、固收首席张继强团队在研报中指出,人民币汇率压力有所缓和,但“三个坚决”的表态延续。关于汇率的表态基本延续一季度报告的说法,在“把握好利率、汇率内外均衡”的具体表述中主要强调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但前文总述部分依旧强调“三个坚决”。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后续美联储降息或进一步打开国内货币政策“以内为主”的操作空间。

关注点四:供给侧发力强化,物价目标获支撑

中国银河宏观团队指出,央行明确金融促消费的政策着力点在服务消费供给端。央行指出当下服务消费供给存在的问题:第一,我国服务消费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供给总量不足;第二,服务消费供给存在结构性矛盾,低端化、同质化供给过剩,专业化、个性化则供给不足;第三,企业盈利能力不足,新兴消费领域的盈利模式还需探索。央行明确未来的政策支持方式包括:第一,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的双重支持;第二,除了间接融资外,还强调直接融资渠道的支持,产业升级;第三,强调货币政策与财政、就业、社保等政策的协同发力。团队认为后续应关注政策对于养老、育幼、医疗、新消费等服务体系的供给端的政策支持,例如相关领域基础设施的建设等。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报告提及“物价水平温和回升积极因素增多”,体现了对下一阶段物价回升的信心。 “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的表述和Q1货政报告基本一致。7月以来伴随反内卷政策落地,煤炭、黑色、有色等上游工业品存在一定涨价,但向中下游传导节奏偏慢;伴随后续基建项目发力,下半年PPI可能存在温和回升的支撑。报告指出,下半年经济增长支撑在于“新动能加快发展”“总需求持续扩张”以及“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肯定了经济发展动能的抬升,以及需求回暖的趋势,宏观政策基调延续积极,但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海外经济定调“全球经济增长动能总体偏弱,复苏进程仍有不确定性”,全球金融市场波动风险加剧。

关注点五:融资结构优化,信贷支持再提速

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指出,在金融服务实体的方向上,央行表述如下:“下阶段,金融体系将继续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聚焦国民经济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围绕科技创新和扩大消费等支持主线,持续优化信贷结构,推动信贷供给与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动态平衡更为适配,进一步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高效的支撑。”对于科技创新而言,结合团队理解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分为两个维度,一方面是信贷支持不断加强;另一方面是融资渠道的进一步完善,即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国盛证券首席分析师杨业伟认为,相较于一季度货政报告,央行在加快金融市场建设和对外开放方面,延续对于发展科创债的支持,同时新增“用好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支持更多民营科技型企业、民营股权投资机构发债融资。强化民营企业债券融资需求对接,引导用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支持优质民营企业发债融资”。对外开放方面,进一步推动熊猫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大金融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