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股市行情升温带动券商营业部客户咨询量增多,且此次咨询热潮主要集中在线上; ②佣金调整、两融业务、基础账户操作、权限开通等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内容; ③与去年十一前后“爆表”情况不同,当前市场还处于较为温和的状态。
财联社8月18日讯(记者 林坚)国泰海通证券最新公告,将于9月12日实施法人切换、客户及业务迁移,整体旨在多维度保障客户权益平稳过渡。
图为国泰海通证券发布最新公告,明确实施法人切换、客户及业务迁移时间。
本次切换的具体内容包括:在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全国股转系统、中国结算、各签约存管银行及基金管理公司等单位实施法人切换、客户及业务迁移合并,将原海通证券在上述单位的法人主体切换为国泰海通证券,相应切换相关市场的结算参与人编码、结算账号、交易商代码、编码参数等,适时将原海通证券的客户及业务迁移合并入国泰海通证券。
据业内人士介绍,法人切换、客户及业务迁移合并相关工作涉及面广、复杂度高,需中国结算、各证券交易所、各签约存管银行及基金管理公司等大量外部机构协调一致。国泰海通证券经与相关单位充分协商后调整实施时间至9月12日,将有利于进一步保障各项工作平稳顺利实施,最大限度维护客户利益。
公司明确两个举措与态度
作为证券行业重要的整合动作,国泰海通证券对海通证券客户及业务的迁移合并,不仅涉及两家机构的资源整合,更关乎数百万投资者的交易体验与权益保障。公告通过详细披露迁移细节、客户影响及应急方案,展现了对市场秩序与投资者权益的高度重视。
对于本次法人切换以及业务迁移合并,国泰海通证券明确了两个举措与态度。一方面,在实施法人切换、客户及业务迁移合并过程中,国泰海通证券主要业务与服务均可正常开展、不受影响;另一方面,法人切换、客户及业务迁移合并后,由国泰海通证券继续为原海通证券客户提供各类服务。公司强调,将稳妥有序推进本次法人切换、客户及业务迁移合并,保证客户服务的平稳正常进行,充分保障客户合法权益。
受访人士谈到,从历史案例看,此类整合中最易出现的是“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国泰海通证券通过提前公告、明确清单、全渠道咨询等方式,已将风险降到最低。
从公告内容看,此次迁移体现了三大特点:
一是合规先行,迁移方案获得中登公司、交易所等核心机构的协同支持,确保操作符合监管规则;
二是细节透明,通过明确业务暂停时段、编码变更、应急措施等,让客户对影响范围有清晰预期;
三是渠道畅通,提供客服热线、客户经理、分支机构等多重联系渠道,降低客户沟通成本。
迁移核心在于法人主体切换与结算信息更新
根据公告,9月12日日终清算后,原海通证券的法人主体将正式切换为国泰海通证券,这一核心动作将伴随全市场结算信息的同步更新,涉及上海、深圳、北京三大市场的普通经纪业务及融资融券业务。
具体来看,上海市场普通经纪业务的结算参与人编码将由JS507切换为JS509,融资融券业务编码由JSX25切换为JSX20;深圳市场普通经纪业务结算账号由288700调整为002800,融资融券业务账号由650103变更为650104;北京市场普通经纪业务结算账号从800030改为800027,融资融券业务账号从828030切换为828027。
此外,对客户的具体影响,主要体现在业务端,但整体无实质影响。公告用较大篇幅明确了迁移过程中对原海通证券客户的具体影响。总体而言,多数业务可正常开展,但部分跨期业务需提前了结或暂停,涉及财富管理、机构与交易等多个领域。
此次迁移合并是国泰海通证券整合资源、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一步。受访人士告诉记者,对投资者而言,无需过度担忧账户安全与资产归属,因为根据公告,国泰海通证券已承继海通证券的全部权利义务,账户内的股票、基金、资金等权益不受影响。客户需重点关注自身参与的业务是否在暂停范围内,提前做好操作规划。
需关注具体业务阶段性暂停时间表
财富管理业务:多类业务阶段性暂停。
财富管理业务直接关系零售客户的日常操作,公告对相关暂停业务的时间与范围做了详细说明。
在开户业务方面,9月5日交易收盘后至9月14日,原海通证券客户无法在原系统平台办理B股证券账户、信用证券账户、股票期权衍生品合约账户的开户业务。若客户有开户需求,需在9月5日前完成,或待9月15日系统恢复后办理。
投资人登记业务的暂停分为两个时段:9月4日至9月12日,暂停上海证券交易所跨市场补登记业务;9月10日至9月12日,暂停远程证券质押及解除质押、非交易过户、远程证券质押查询业务。这意味着,涉及证券质押、过户等权属变更的操作,需在上述时段前完成,否则将面临约3-9天的业务中断。
场内开放式基金业务的暂停更为细化,覆盖不同市场与产品类型:
9月1日至9月12日,暂停上交所、深交所LOF、REITs、上证基金通的场内认购服务;
9月8日至9月12日,暂停上交所、深交所LOF(QDII类、FOF类)的场内申购赎回服务;
9月15日,暂停深交所LOF场内赎回、转托管转出及REITs场内转托管转出服务。
此外,股权激励业务中,9月12日至9月15日,原海通证券客户无法在原系统办理上交所股权激励自主行权服务,持有相关权益的客户需提前规划行权时间。
机构与交易业务:编码变更与结算路径调整。
针对机构客户,公告重点披露了债券质押式协议回购、券商结算、资产托管等业务的调整细节。
债券质押式协议回购业务中,9月12日日终清算后,原海通证券在沪深交易所的在途合约相关代码(交易商代码、交易员代码等)将统一变更为国泰海通代码。9月15日起,客户新开合约或对原有合约进行续作、购回等操作,需使用新代码,机构客户需提前与客户经理确认新代码信息,避免操作失误。
券商结算业务中,9月12日后,原海通证券承接的券商结算模式产品,结算路径将切换至国泰海通,相关托管行发起的银证转账业务中,券商编码参数将由1033变更为1027。这要求托管机构同步更新系统参数,确保资金划转顺畅。
资产托管业务方面,原海通证券托管的托管人结算模式产品,结算路径也将切换至国泰海通,由其承接清算、交收、公司行为申报等全流程服务。公告强调,国泰海通将“承继并办理”上述业务,保障机构资产运作的连续性。
司法执行与证券质押:9月15日起由国泰海通证券承接。
公告明确,9月15日起,原海通证券客户涉及的司法冻结、轮候冻结、司法扣划及证券质押等事宜,将统一由国泰海通承接。有权机关及质押双方需向国泰海通提出申请,原海通证券不再受理相关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