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该系列眼镜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两倍; ②Meta正在研发的主力产品线包含两款与雷朋联名的第三代智能眼镜; ③多款AI眼镜新品放量在即,有望推动全球AI眼镜出货量快速增长。
《科创板日报》8月18日讯 据科技记者马克·古尔曼报道,Meta传闻中更加“高阶”的AI眼镜,将于下月正式发布。
据称,这款AI眼镜代号为Hypernova(意为“极超新星”),将搭载高清单目可用显示屏,用于显示迷你应用程序和提示。该屏幕将位于AI眼镜的右侧镜片中,可通过附带的腕戴式配件进行控制。除基础功能外,该产品还将配备进阶版本的摄像头,并配备AI聊天机器人。
在开发过程中,Meta曾计划为Hypernova定价至少1000美元。如今为刺激智能眼镜市场需求,Meta决定接受较低利润率,并将起售价降至约800美元。尽管如此,其价格相比没有显示屏的Meta Ray-Ban眼镜(约300美元),仍存在明显上涨。
中金公司8月17日研报指出,今年第二季度全球AI眼镜出货约87万部,其中Meta出货约72万部,市场份额为83%。目前,Meta Ray-Ban眼镜已成为行业硬件标杆,各品牌均参考其硬件设计及参数配置,但在显示、SoC、声学及续航等领域仍有创新,或将引领行业快速增长。
该机构进一步表示,未来更多科技厂商将发布眼镜类产品,推动硬件产业链成熟以及软件生态丰富,并完成消费者教育,带动出货量增长。预计2028年全球AI/AR眼镜出货有望达到3500万部,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19%。
此前,Counterpoint在《全球智能眼镜型号出货量追踪》报告中将智能眼镜市场爆发归功于小米、雷鸟科技等新进入者以及一些较小品牌的加入。事实上,国内大厂正加速进入“百镜大战”。7月26日,阿里巴巴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展示了首款自研的夸克AI眼镜,确认具备支付功能;字节跳动也被被曝正计划推出自家AI眼镜。
另一方面,AI/AR眼镜降价趋势渐显。电商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智能眼镜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品类成交量同比激增10倍,入驻品牌数量较去年增长超3倍。此外,在国家补贴和产业链协同下,产品入手门槛正在降低,智能眼镜均价已从2000多元降至1500元左右。
国泰海通认为,2025-2026年将是AI眼镜胜负分界的关键窗口。其表示,若厂商能跨过“价格破冰”(1500元以下)与“场景刚需化”(翻译、办公提效)两道门槛,AI眼镜有望复刻TWS耳机的增长曲线,在2030年前冲击千万级年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