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美国制药巨头礼来宣布,从9月起,其在英国的减肥药Mounjaro价格最高上调170%; ②美国制药行业目前正努力应对特朗普签署的“最惠国药品定价”行政令,该方案拟将美国药价锚定海外最低价。
《科创板日报》8月16日讯(编辑 宋子乔) 8月行情行至一半,科创板已有个股股价翻倍。本周,赛诺医疗延续了上周两连板势头,本周股价累计上涨69%,月度涨幅高达152%,涨幅位列沪深两市(剔除新股)第一。
赛诺医疗致力高端介入医疗器械产品研发,业务涵盖心脑血管、结构性心脏病等关键领域,拥有冠脉和神经介入两大管线。8月6日,该公司公告,旗下赛诺神畅研发的两款神经介入耗材产品——COMETIU自膨式颅内药物涂层支架系统及COMEX球囊微导管,共同获得了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一举成为同领域医疗器械创新的标杆。
其背后的医疗器械前沿高值赛道——介入类耗材由此浮出水面。
介入技术是一种微创疗法,主要通过血管内途径(如动脉或静脉)治疗疾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主要可以分为神经介入(针对脑、脊髓、头颈部血管疾病)、心血管介入(针对心脏及外周血管疾病)。目前,神经介入对操作精确性和速度要求更高,而心血管介入技术更标准化、普及度更广。
其中,脑血管病作为神经介入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卒中等急性脑血管病和颅内动脉瘤等慢性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等特点。开源证券表示,我国脑卒中成人致死致残及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预计到2030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将增长到584.76万人。国家政策助力中国神经介入市场迅速发展,但跨国医疗器械厂商仍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国产替代和产品创新潜力仍较大。
另外,我国冠心病患者众多且死亡率不断上升,2020年冠心病患者达2527.2万人,预计2020-2030年GAGR为2.28%。作为心血管介入的重要分支,冠脉介入器械在国内市场发育成熟,开源证券表示,随着心血管病患病人口增加、治疗手段普及、基层医院发展、带量采购及国产医疗器械崛起等推动,我国冠脉介入耗材市场未来仍有较大发展潜力。
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多,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心脑血管病患病人数不断增加。随着介入治疗逐渐成熟、国家医疗卫生的持续投入、居民支付能力提升以及人口老龄化加剧,介入治疗医用耗材市场规模正快速增长。
集采提高可及度 头部公司积极“介入”
介入类器械(如心血管支架、神经介入弹簧圈、取栓装置等)属于高价值耗材,如冠脉药物支架国产约1-2万元/枚,进口2-4万元/枚;神经介入弹簧圈单根可达1-3万元,复杂动脉瘤需多根填塞;一台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需支架、球囊、导丝等多件耗材,成本占比超60%,且有着高技术壁垒、严格的监管与认证流程,长期由美敦力、雅培、波士顿科学等跨国企业主导。中国厂商正逐步崛起,目前尚处国产替代初期。
国内,介入行业集采已铺开且覆盖主流产品,头部企业有望借此契机扩大市场份额。
财信证券表示,神经介入行业市场空间广阔,集采前该市场由外资企业主导,国产化率较低,但集采推进加速了部分品类国产替代进程,使国产器械入院流程缩短,在临床中应用和普及加快。头部企业凭借产品质量、品牌效应及市场教育能力等优势,借助集采渠道扩大市场份额,如归创通桥、心玮医疗等企业通过集采实现了产品销量增长和业绩提升。
华创证券认为,神经介入是渗透率、国产化率双低的高潜力赛道,神介集采快速扩围,推动渗透率、国产化率、集中度提高,利好国产头部厂家。而心血管介入患者基数庞大,集采将加速渗透率、国产化率提高。
与此同时,国内企业在介入领域不断深耕与创新,不仅体现了各自的核心竞争力,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据《科创板日报》不完全统计,这些公司正积极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