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又一高弹性业绩亮相,粤开证券净利增八成,财富管理成重要增长极
①粤开证券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加84.56%;
                ②财富管理业务上半年营收3.18亿元,同比增加34.65%,主要是市场交易额同比增加,经纪以及两融规模有所增加。

财联社8月14日讯(记者 高艳云)在中小券商阵营中,粤开证券上半年业绩展现出强劲弹性。

8月14日,粤开证券披露2025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4.82亿元,同比增加16.42%;实现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加84.56%。净资产收益率(未年化)2.37%,同比增加1.05个百分点。

从业务结构来看,经纪、信用、自营三大业务构成业绩主力,且均实现较快增长。具体数据显示:

经纪业务:净收入为1.64亿元,同比增47.72%,营收占比为33.93%;

自营业务:收入为1.06亿元,同比增5.21%,营收占比为22.04%,其中投资收益(1.02亿元)下滑10.39%,公允价值变动收益(0.03亿元)增126.78%;

利息:净收入为1.81亿元,同比增16.65%,营收占比为37.54%;

投行业务:净收入为0.09亿元,同比下滑40.31%,营收占比为1.78%;

资管业务:净收入为0.1亿元,同比增109.35%,营收占比为2.14%。

经纪收入增近五成

对于利润的大幅增长,粤开证券解释称,经纪及信用业务收入同比增长,带动营收同比增加16.42%;受股票质押业务抵押品可回收价值波动影响,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减少116.50%,带动营业支出同比减少4.04%;营收增加、支出减少,公司利润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粤开证券上半年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加47.72%,公司称主要因二级市场成交额同比增加,交易佣金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

此外,粤开证券按产品分类对业务表现有如下自我分析:

财富管理业务成为粤开证券重要增长极,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8亿元,同比增加34.65%,主要是证券市场交易额同比增加,经纪业务收入以及两融业务规模有所增加。公司透露,实现投顾累计签约资产超百亿元,私人财富产品保有规模近50亿元,高净值客户产品配置超10亿元,机构经纪业务半年交易额突破千亿元。

证券自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5亿元,同比减少31.98%,主要是债券市场行情影响,去年同期固定收益业务收益率较高,同比基数较高所致。

投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0.08亿元,同比减少43.89%,主要是本期发行承销规模同比减少。

资产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0.15亿元,同比增加51.02%,主要是受托资产管理规模同比增加。

私募股权投资业务实现营业收入0.23亿元,同比增加213.1%,主要是受市场行情影响,股权投资项目市值上升。

其他收入0.03亿元,同比减少45.15%,主要是本期政府补助同比减少。

此外,粤开证券披露报告期内发生的诉讼、仲裁事项涉及的累计金额为6.78亿元,占期末净资产11.80%。作为原告、申请人的累计金额为1.89亿元,占期末净资产3.29%;作为被告、被申请人的累计金额为4.89亿元,占期末净资产8.51%。

重返创新层值得期待

随着业绩的显著改善和股价的稳定,市场对粤开证券何时重返新三板创新层高度关注。

去年9月24日,粤开证券公告称,公司已连续60个交易日(不含停牌日)股票每日收盘价均低于每股面值。根据相关规定,创新层公司连续60个交易日股票每日收盘价均低于每股面值,全国股转公司将其调整至基础层。

去年12月10日,粤开证券公告称,自2024年12月11日起公司调入基础层,且自被调整至基础层之日起12个月内不得再次进入创新层。

为挽救局面,控股股东持续发力。去年4月至9月,近6个月时间,粤开证券控股股东广州开发区控股集团累计增持耗资6403.17万元,增持公司股份1.95%。

去年9月30日,受市场“924行情”带动,粤开证券股价一举站上1元面值,随后,国庆假期后的首个交易日即10月8日,公司股价盘中一度高达2.7元。

截至今年8月14日,自去年10月8日以来,在211个交易日内,粤开证券股价未再跌破面值,区间最低价为1元,最新收盘价为1.12元。

市场人士称,粤开证券最快可于今年12月提交重返创新层申请,但需在冷却期内系统性改善经营业绩、股价表现及合规水平,并通过新三板审核。

对比“降层”与“升层”来看,降层的负面影响是,流动性降低、融资能力弱化、市场关注度下降,可能延缓转板北交所进程;重返创新层将提升融资便利性、增强投资者信心,并为转板更高层次市场奠定基础。

券商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