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海外算力建设需求持续强劲,哪些因素推动产业链加码投资? ②港股AI硬件概念短线走强,本周还有哪些利好催化?
财联社8月14日讯(编辑 胡家荣)受益于市场利好,港股医药股持续走强。截至发稿,晶泰控股(02228.HK)、同源康医药-B(02410.HK)、诺诚健华(09969.HK)、百济神州(06160.HK)分别上涨10.76%、5.53%、4.06%、3.50%。
注:医药股的表现
领涨的晶泰控股近日发布公告称,预期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不少于5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加至少约387%;更值得关注的是,集团预期将转亏为盈,实现纯利不少于5000万元人民币。
业绩的爆发性增长主要源于其重磅国际合作。晶泰科技(晶泰控股附属)利用其“端到端人工智能药物发现平台”及“AI+机器人”技术,向美国生物制药公司DoveTree提供药物发现解决方案及服务。
今年6月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覆盖肿瘤、免疫炎症等领域的小分子及抗体类候选药物研发。8月5日,晶泰科技已收到该合作的首付款5100万美元。
根据协议,晶泰后续还可获得4900万美元付款及最高58.9亿美元的里程碑款项,并享有个位数百分比的销售分成。DoveTree则获得相关药物的全球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
事实上,晶泰控股的案例是当前中国创新药企出海热潮的缩影。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企业达成的海外授权交易数量达72笔,已接近2024年全年的80笔水平;交易总金额更是创下新高,达到660亿美元,不仅同比增长16%,更超越2024年全年总额。
商保创新药目录亮相
除了BD交易火爆之外,政策层面也传来重大利好。8月12日,国家医保局公示通过2025年国家基本医保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及相关信息。
其中今年共有534个药品通过基本医保目录的形式审查,121个药品通用名通过商保创新药目录的形式审查,包括定价百万元的抗癌药CAR-T在内,多款高价创新药冲刺商保创新药目录,寻求创新药多元支付的新途径。
该目录的推出直接回应了创新药企的痛点。过去,未能进入医保目录的创新药常面临市场推广难、增长乏力的困境,甚至难以回收研发成本。此次新增的商保目录,为那些可能因价格等因素难以纳入基本医保、但具有显著临床价值的药品提供了新的市场准入和支付渠道,有望显著改善创新药的商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