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技术创新突破、本土供应链安全需求提升,国内相关厂商市场份额逐年扩大。在这其中,利氪科技作为国内线控底盘硬科技科创公司的代表,在线控底盘市场中,跑出了“立刻”速度。
当前,线控底盘技术已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其核心作用在于使车身结构更简单、制造更方便、运行更高效,提升车辆的智能化程度。
随着技术创新突破、本土供应链安全需求提升,国内相关厂商市场份额逐年扩大。在这其中,利氪科技作为国内线控底盘硬科技科创公司的代表,在线控底盘市场中,跑出了“立刻”速度。
走进利氪科技,映入眼帘的是“Keep Day 1”(即:保持第一天的心态)的标语。“在创业过程中,这点始终不变。我们要保持初心,守好自己的本分。”利氪科技创始人、董事长惠志峰在接受采访时坚定地说道。
惠志峰是利氪科技的掌舵者,同时是一位“90后”。
“在我们这个行业,‘90后’(的人)算是很年轻。为了得到客户的充分信任,我们只能用产品说话。”但与此同时,“投资人很欣赏年轻的创业者,会为公司带来持续的活力、激情,以及新颖的战略眼光。”
在这位“90后”掌舵者的带领下,成立仅四年的利氪科技已快速建立起完善的线控底盘技术体系。从One-Box线控制动系统的规模化量产标杆,到全地形智能控制技术的突破性升级,再到智能底盘2.0产品EMB与线控转向产品的重磅发布,利氪科技在中国线控底盘市场中,刻下了属于自己的名字。
跑出“利氪速度”:营收翻番、产品快速迭代配合主机厂规划出海
2021年,惠志峰带领一群深耕底盘控制系统多年的行业“老兵”,瞄准线控底盘市场,成立了利氪科技。
发展至今,利氪科技凭借线控制动产品率先实现规模化量产,在线控底盘竞争白热化之际,以“后来者”身份强势领跑市场。作为目前市场主流的线控制动Onebox方案之一,利氪IHB-LK®(One-box)产品于2023年实现量产,覆盖数十家车企客户,已跻身国内线控底盘零部件企业规模化量产的第一梯队。
截至目前,利氪科技客户覆盖奇瑞、赛力斯、一汽等国内外超15家车企超40个项目,其中,2025年将有20款车型搭载One-box产品实现量产。
“虽然公司才成立四年,但我们的产品已迭代至第五代,而且还在快速迭代、升级中。”惠志峰如是说。
对于利氪科技,惠志峰表示,“取这个名字,灵感来源于我们的产品特性之一——刹车速度快。公司产品作为一个生命安全件,要能够‘立刻刹车’,快速响应,从而在危险情况下确保驾驶员与行人的安全。”
同时,“在公司发展上,借用武侠小说里的一句‘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创业公司首先是要活下来,只有朝着正确的方向跑,才能跑得更远,才有可能活下来;另外在客户项目上,团队需要做到快速响应、快速解决问题、快速拓展业务。”惠志峰说道。
于利氪科技而言,2025年是公司迈入的第一个收获的年份。
谈及公司营收情况,据惠志峰透露,预计今年实现营收将在去年基础上至少4倍的增长。值得一提的是,利氪科技正配合主机厂规划布局出海业务。据介绍,目前利氪科技团队近300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约65%,随着公司各项业务的发展,团队规模将进一步增大。
实现“多点开花”:规模化量产呈现爆发状态 市占率位居国内前列
作为新能源和智能汽车的核心执行件,线控制动技术在新车中的渗透率已突破90%。其中,高集成度、更具成本与性能优势的One-box方案成为市场绝对主流。据工信部公告的One-box配套车型信息统计显示,利氪科技项目数位居科创公司首位,在规模化量产方面呈现出爆发状态;另据高工智能汽车最新数据显示,在2024年线控制动One-box细分领域市场中,利氪科技排名国产线控制动供应商前三。
从具体产品来看,其中,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利氪科技在已量产产品基础上,发布多版本One-box线控制动方案,可适配主机厂不同需求。系统升级了全新软件架构,可适配全地形等一系列特色功能,2025年中已搭载国内头部车企实现量产。
同时,利氪科技积极响应主机厂自主可控的迫切需求,持续投入国产化方案研发。该公司全栈自研-100%国产化线控制动方案,也将于今年四季度实现量产。
此外,面向智能底盘2.0时代,利氪科技重磅发布EMB-LK®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和SBW-LK®线控转向系统。其中,该公司EMB产品将于2026年在国内头部车企高端车型实现领航量产。
整体来看,利氪科技全新的智能底盘2.0平台产品,通过模块化设计与高性能表现,灵活支持主机厂高阶辅助驾驶功能的快速落地。在保障功能可靠性的同时,也进一步优化了系统成本,为高阶智驾向主流车型渗透提供强有力支撑。
产能方面,利氪现阶段先进制造中心占地面积近万平方米,配备完善的研发、试验设备以及数条国际化全自动产线,可实现One-box制动产品年产能超百万套。
对于公司后续研发重点,惠志峰表示,“公司的方向还是聚焦线控底盘核心技术,基于客户端及市场反馈,快速迭代和打磨产品,打造更具性价比优势的产品。”
在采访中,惠志峰亦坦言:公司的高速发展势必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我们同步也在推进关键模块的系统性优化,匹配自身快速发展节奏:首先在供应链端,作为tier1供应商,我们必须构建稳健的供应链体系,通过大规模产品出货来巩固“护城河”优势,并且在市场反馈中快速做出反应,产品端要更贴合客户需求。同时我们的人才管理机制也在升级,公司会动态调整业务战略布局,保障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竞逐“线控底盘”:国产供应商强势突围 行业马太效应已显现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扩张,线控底盘通过智能化与新能源技术的协同,已成为新能源车提升安全性与能效的核心技术路径,并在规模化量产中加速成本下探。在智驾平权的背景下,线控底盘行业也迎来结构性机遇。
线控底盘主要由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线控驱动和线控悬架四部分组成。其中,线控制动可实现底盘与车身之间的结构,成为线控底盘的核心。在新能源增量市场扩张与燃油车存量市场改造的双重驱动下,线控制动等核心部件展现出显著的商业化潜力。
根据传输介质的不同,线控制动系统可分为电子液压制动系统(EHB)和电子机械制动系统(EMB)。而EHB根据集成度高低,进一步分为One-box(ESC与电子助力器实现集成)和Two-box(ESC和电子助力器相互独立)方案。
业界普遍认为,One-box将是未来五年线控制动市场最佳解决方案。
据介绍,截至目前,利氪科技在线控制动产品方面的专利已近200项。
在惠志峰看来,选择布局线控底盘市场,走的是一条难、却更宽广的路。
他表示,布局线控底盘市场,主要在于明确公司产品定位、做好产品延伸、充分理解客户需求、确保供应链质量与稳定性,以及具备先发优势。
对于国内线控底盘市场的竞争格局,在惠志峰看来,目前国际Tier1的市场空间被挤占,国产供应商市场份额逐年递增。
惠志峰进一步表示,“但行业窗口期较短,马太效应已经显现。线控制动产品作为底盘最高安全等级的产品,车企在供应链的开发和选择上相对谨慎。产品已有规模出货,稳定性、一致性得到验证的企业将会获得更多项目机会。反之,产品商业化进程较慢的企业,在新项目上获取的机会将会变得渺茫。”
采访结束后,惠志峰立即从其上海办公室赶往公司太仓工厂。他笑称:“毕竟我们是‘立刻’速度。”
在线控底盘市场中,跑出了“立刻”速度的利氪科技,亦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及‘卡脖子’硬科技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以利氪科技为代表的中国线控底盘科创公司,在实现本土供应链突围与发展的道路上,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