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人形机器人产品尚未出货,主打产品谐波减速机产量和出货情况不佳; ②该公司毛利率不及30%,尚未盈利且现金流为负。
《科创板日报》8月3日讯(记者 吴旭光) 上周(7月28日至8月3日),共3家冲击科创板IPO的企业更新上市审核进展。
其中,节卡股份和昂瑞微的审核状态均更新为“已问询”;泰诺麦博科创板IPO于7月31日已受理。
节卡股份将于8月8日上会
8月1日,上交所官网显示,节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节卡股份”)科创板IPO将于8月8日接受上交所上市委审核。
根据上交所官网,节卡股份科创板IPO于2023年5月9日获得受理,2023年5月26日进入问询阶段。在IPO过程中,节卡股份共经历了两轮问询。其中,在第二轮问询中,节卡股份核心技术、市场空间及募投能力等问题遭到了追问。
招股说明书显示,节卡股份成立于2014年,公司主要从事协作机器人整机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并从事包括集成设备及自动化产线在内的机器人系统集成业务。
节卡股份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李明洋,拥有41.63%表决权;磐信上海、方广投资、软银愿景基金、先进制造基金、SPRINGLEAF、TRUELIGHT等为持股5%以上的股东。
节卡股份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约为2.81亿元、3.50亿元和4亿元,呈逐年增长趋势。
2025年上半年,节卡股份经审阅的收入为1.74亿元,同比增长4.29%;净利润为-1996.56万元,同比下滑513.55%。节卡股份对此表示,由于上半年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新增部分境内外经营场所、利息收入有所下降等所致。根据公司第二轮问询回复,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在手订单金额约为1.11亿元。
节卡股份计划募资6.76亿元,募投项目主要为产能扩充,拟用于智能机器人生产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计划分5年逐步释放,预计项目将不早于2026年正式投产,投产后各年度产能分别约为1.60万台、2.00万台、2.80万台、3.20万台,并在2030年以后达产满产4万台产能。
泰诺麦博科创板IPO获受理
7月31日,上交所受理了珠海泰诺麦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泰诺麦博”)的IPO申请,泰诺麦博成为重启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后首家成功受理的企业。
招股书显示,泰诺麦博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创新生物制药企业。公司核心产品斯泰度塔单抗注射液(新替妥®)已于2025年2月获批上市,是全球首款重组抗破伤风毒素单克隆抗体药物,是抗感染领域首个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认定为突破性治疗药物的国产创新生物药。
2022年至2025年3月,报告期内,由于泰诺麦博尚未实现盈利,其选择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
2022年及2024年,泰诺麦博主营业务产品暂未上市销售,其主营业务收入均为向百克生物的专利技术转让收入。2025年1-3月,随着核心产品斯泰度塔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泰诺麦博于2025年3月开始销售斯泰度塔单抗注射液,并实现药品销售收入16.93万元。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
此次IPO,泰诺麦博拟募资15亿元。该公司计划本次募集资金用于新药研发项目、抗体生产基地扩建项目和补充营运资金项目。
昂瑞微披露首轮审核问询函回复
7月28日,上交所官网显示,北京昂瑞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昂瑞微”)科创板IPO对外披露了首轮审核问询函回复。
据披露,昂瑞微是专注于射频、模拟领域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主要从事射频前端芯片、射频SoC芯片及其他模拟芯片研发、设计和销售。该公司科创板IPO于2025年3月28日获得受理,2025年4月15日进入问询阶段。
业绩方面,近年来,昂瑞微营收规模增速较快,虽仍未实现盈利,但亏损幅度有所收窄。
根据其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各期期末,昂瑞微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9.23亿元、16.95亿元、21.01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2.9亿元、-4.5亿元和-6470.92万元。截至2024年末,该公司累计未弥补亏损为-12.39亿元。
招股书显示,2024年,昂瑞微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87亿元,年末现金及等价物余额仅剩3.46亿元。与此同时,该公司资产负债率也在逐年走高,由2022年的17.82%升至2024年的42.33%。
昂瑞微回复称,考虑到公司尚未实现盈利,且随着业务规模扩大,库存备货和研发投入等方面的资金需求持续较大,如果公司现有融资渠道无法满足经营所需,公司将面临资金短缺的风险。
本次冲击上市,昂瑞微拟募集资金约20.67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资于5G 射频前端芯片及模组研发和产业化升级项目、射频SoC研发及产业化升级项目和总部基地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在首轮审核问询函中,昂瑞微产品、市场、持续经营能力、偿债能力等问题遭到了监管问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