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法治为盾、多元共治,上海“清朗e企来”沙龙助力优化网络营商环境
①7月31日,由上海市委网信办主办、静安区委网信办承办,以“汇聚法治力量 护航营商环境”为主题的“清朗e企来”沙龙活动顺利举行,来自政府、高校、行业组织、互联网平台、企业等各方代表参加活动;
                ②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涉企网络侵权问题涉及多个主体和环节,需要各方协同合作,形成治理合力。

财联社8月1日讯(记者 崔铭)7月31日下午,由上海市委网信办主办、静安区委网信办承办,以“汇聚法治力量 护航营商环境”为主题的“清朗e企来”沙龙活动顺利举行,来自政府、高校、行业组织、互联网平台、企业等各方面代表100多人参加活动。

财联社记者现场获悉,为更好发挥涉企侵权信息受理服务站(网信条线)、守沪e站(公安网安条线)、网络检察空间站(检察条线)“三站”职能作用,加强协同联动,沙龙现场上海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共同发布《合作倡议书》。

下一步,“三站”将在畅通线索移送渠道、强化联合研判处置、建立全链条治理体系、开展普法宣传服务等方面凝聚治理合力,为企业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多方共探治理心得

活动现场,多位企业代表分享治理案例。小红书执行总编辑刘曼结合处置的鲜活案例,介绍了平台在治理涉企侵权信息工作中的创新做法和工作成效。她提到,今年平台更加关注横向测评内容的问题,一些看似真实的用户分享(比如对比三款防晒霜的内容),经核查其利益链条后发现,实际是通过横向对比故意打压某一方。

为此,小红书针对此类横向测评内容开展专项治理,重点处理藏在日常UGC(用户生成内容)分享中的非真实舆论引导、抹黑攻击及诱导性对比。

上汽集团品牌与公关部负责人结合企业自身经历,分享了企业面临网络侵权时的注意要点和应对策略。他提到,汽车行业所处的舆论环境存在多项挑战,一方面是自媒体为博流量,编造、炒作或歪曲企业品牌产品,干扰经营;另一方面黑水军攻击问题突出,已从个别行为发展为有组织的行动,破坏市场环境。此外,行业内“拉踩”乱象明显。

在他看来,企业作为品牌受害的第一责任人,主动作为是维权的重要手段。应借助页面、邮箱、平台、电话等各类举报渠道——目前各平台基本都设有投诉举报入口,第一时间充分利用这些渠道,可极大减少负面信息传播,维护好自身形象。在维权时要注重文字的严谨性,避免触发二次舆情风险。

来自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网络平台和企业的代表围绕“涉企侵权信息的多元共治路径”展开热烈探讨。各方就当前涉企侵权网络问题的主要类型、法律适用难点和解决路径深入交换意见。

上海企联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广君结合服务企业的实践经验,系统剖析了当前企业在网络侵权治理中面临的共性挑战:一是信息洪流下“精准识别难”,包括海量信息甄别成本高、侵权形态复杂多样等问题;二是“高效阻断难”,平台响应机制差异导致维权效率低下;三是“溯源打击难”,司法救济周期长、灰色产业链打击乏力。他从上海企联的视角提出九项协同建议,包括建立共享侵权信息特征库推广信息监测工具、建立风险信息预警机制、组建法律维权服务、建立反黑协作机制、组织专业培训、制定网络行为自律公约、加强企业合规能力建设、传播行业正能量等。目的是帮助企业实现协同治理,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上海市委网信办专项工作负责人指出,通过开展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上海属地网站平台受理处置涉企不实信息的质效有明显提升,多个平台处置时效已缩短至1个工作日内,同时采取务实举措减轻企业举证负担。例如,小红书对争议笔记采取“外显争议标签”或“限时加私”措施,要求被投诉方在48小时内对笔记内容做出举证,到期后根据举证情况研判处置;东方财富网试行“企业维权数字管家”功能,支持企业针对同类侵权行为无需重复提交举证材料,系统自动关联历史证据链,提高处置效率。同时,建议企业对真实的负面信息持有一定包容态度,通过正面发声冲淡负面信息的影响。

协同凝聚治理共识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涉企网络侵权问题涉及多个主体和环节,需要各方协同合作,形成治理合力。政府应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网络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行业组织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和规范引导;企业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平台申诉、投诉举报、正面回应、司法维权等多种渠道处置负面不实信息;网络平台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技术手段应用,提高涉企侵权信息处置效率。

在最后点评环节,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指出,本次沙龙活动主题鲜明、交流充分、探讨深入,网信部门牵头开展的攻坚突破任务推进有力,希望各方继续携手,为上海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持续努力。

今年“营造清朗的舆论环境”被写入上海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并被列入“十大攻坚突破任务”,由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共同推动落实,进一步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净化网络生态、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上海市委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营造清朗的网络营商环境,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共同参与。下一步,市委网信办将进一步发挥统筹协调职能,汇集政府部门、高校智库、行业组织、网络平台、企业、媒体等各方力量,同题共答、同频发力,为打造法治的营商环境、清朗的网络空间持续努力,为推动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财联社记者行业观察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