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论坛由高金和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联合主办,学院副院长罗譞出席活动并致辞,学院教授、EED项目学术主任及执行主任蒋展重磅发布2026级高金EMBA全新升级及「科技强国人才培养专项计划」。
8月1日,“AI时代下的未来范式”主题论坛暨2026级EMBA全新升级「科技强国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发布会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以下简称“高金”)上海大虹桥中心隆重举行。
本次论坛由高金和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联合主办,学院副院长罗譞出席活动并致辞,学院教授、EED项目学术主任及执行主任蒋展重磅发布2026级高金EMBA全新升级及「科技强国人才培养专项计划」。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上海交大工业创新研究院理事长王延峰,银行资深管理者徐瀚,恒生电子首席科学家、恒生研究院院长白硕,真格基金合伙人刘元,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胡喆等多位重磅嘉宾接连发表精彩主旨演讲,全方位揭示了AI时代的最新前沿动态及其商业应用落地路径。发布会由学院EED项目联席执行主任唐翀主持。
即日起,高金「科技强国人才培养专项计划」正式启动,并同步面向新兴战略产业、具备鲜明科创属性的广大企业实际控制人、联合创始人或主要股东开放招生。该计划创新突破传统教育模式,构建了“科技强国人才培养专项奖学金”支持全面解绑学费门槛、“产学研”协同创新赋能企业成长、深度融入“科技-产业-金融”生态网络的三位一体赋能体系,致力于全方位助力科创企业家扎得更深、管得更好、走得更远,让更多高潜力科创人才圆梦高金,共绘未来新图景。
罗譞副院长在致辞中表示:“当前中国企业面临的将是更复杂的竞争环境,这也对我们的企业在技术创新、复合型人才储备、战略布局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罗譞副院长还提到了高金在人才培养机制上实现的颠覆式创新,也就是积极落实科技人才培养的重大举措——「科技强国人才培养专项计划」,以长期投入支持科技创新。该计划针对优秀的科创人才,提供全额或半额的奖学金支持,并以“产学研”协同的培养模式,全方位赋能科创企业成长,帮助科创企业更加快速地发展。
蒋展教授重磅发布交大高金2026级EMBA全新升级课程体系。作为中国首个金融专业方向高级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全球管理教育的标杆,交大高金2026级EMBA项目以“交叉融合”为核心理念,深度整合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等多学科顶级资源,在原有金融×管理、金融×科创、新峯方向基础上,首次将AI技术与法律规则深度融入金融与管理教育,旨在以金融为引擎,构建多学科深度交叉与实践融合的培养体系,全面赋能学员在资本运作、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中洞察趋势、精准决策,成长为兼具全球视野与本土洞察的时代引领者。
AI时代下,企业应当如何正确应对时代挑战?通向未来新范式的最优解又到底是什么?主题论坛上,王延峰、徐瀚、白硕、刘元、胡喆等多位来自人工智能、金融科技、风险投资、银行、法律等不同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展开精彩交流对话。
王延峰院长表示,目前我们正处在以数据驱动为核心、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轮发展浪潮,未来中国AI发展的关键在于突破先进算力和底层技术的瓶颈,发展AI生态,同时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AI发展路径。目前,高金已与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达成战略合作,依托交大人工智能全球领先实力,率先推动“金融×AI”新方向跨学科协同生态。
徐瀚从金融机构视角出发,指出要将AI与具体业务结合,AI的价值才能得以充分体现。“金融机构在AI的价值链中是应用部门,要时刻找准自己的定位,在不可或缺、不可取代的点发力。”在AI应用策略及原则上,他主张以安全为前提,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标,积极推动AI技术商业应用。
白硕预计,未来大模型驱动的应用架构大概率将沿着“公域AI SaaS化”、“私域AI 中台化”两大方向演进。对于金融从业者而言,务必聚焦“最后一公里”,努力发展与通用AI正交的垂域能力。
刘元重点分享了对于AI时代下创新企业的一些前沿洞察:一,中国公司出海甚至创业一开始就在做全球化的产品正在成为一种趋势;二,AI创业者的年龄前所未有的年轻,传统的工作经验不再重要甚至成为负担;三,市场破除对于模型技术壁垒的迷信,开始重新回归对于应用场景的探索。
打破学科壁垒,构建创新共同体。在这个超级人工智能重塑产业逻辑的时代,交大高金2026级EMBA项目全方位打造“金融+X”复合知识体系,旨在培养能够运用复合思维重构企业价值链的跨界领军者。在交大高金EMBA,您将与行业领跑者同频,与未来大势共振,让每一次智慧交锋都成为事业突破的崭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