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
国产首台自主研发航空转子发动机量产下线 低空经济动力短板有望补齐
科创板日报记者 张洋洋
2025-08-01 星期五
原创
①我国首款自主研发的30KW国产高性能航空转子发动机量产下线,该发动机打破国际禁运和技术封锁,实现了100%国产化替代;
②除了eVTOL、无人机等整机产品,来自产业链上更为细分的产品,如航空发动机产品、机身新材料等也成为行业人士关注的重点。
低空经济
关注

《科创板日报》8月1日讯(记者 张洋洋)《科创板日报》记者从江苏云征智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云征动力”)了解到,今日,我国首款自主研发的30KW国产高性能航空转子发动机量产下线,该发动机由云征动力量产,具有高效能、轻量化、长航时、重载荷等特点,打破国际禁运和技术封锁,实现了100%国产化替代。

近期在上海举办的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上,《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除了eVTOL、无人机等整机产品,来自产业链上更为细分的产品,如航空发动机产品、机身新材料等也成为行业人士关注的重点。

云征动力创始人姜信云向《科创板日报》表示,与传统的往复式发动机通过活塞往复运动产生动力不同,转子发动机通过转子的旋转产生动力,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运转平稳,功率重量比(功重比)较传统活塞发动机提升约150%,有望成为我国发展低空经济的动力来源之一。

一直以来,我国工业级无人机发展受制于发动机技术,缺乏经典机型。国内现有动力系统无法满足长航时、重载荷、运行平稳的要求,直接影响无人机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比如在工业巡检或者是灾害场景,无人机需要携带红外热像仪和高清晰度摄像头等检测设备,这些设备重量较大,需要足够的动力系统支撑。

转子发动机是全球下一代微小型航空动力领域最重要的解决方案之一,其广泛应用于消防应急、电网巡检、岛屿与高原起降等重载荷、长航时无人机等。

云征动力创始人姜信云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发动机是无人机整机性能指标的关键。长期航空发动机制约着无人机产业的发展,中小型无人机缺乏典型产品。整机主要以模仿海外战术级为主,包括固定三角翼(以色列哈比)、短距起降固定翼(美国影子无人机),这几种机型在海外主要采用航空转子发动机。

“所以,一方面要有高性能、轻量化的发动机,满足智能时代分布式飞行器的动力需求,另一方面要填补现有的功率空白段,实现功率覆盖。”姜信云表示。

据姜信云介绍,公司正与多家整机企业开展动力适配和整机定向开发工作,已与焦作万方集团签订合作协议,下一步将完成重油转子发动机、油电混合发动机定型,同时储备氢燃料转子发动机,并筹备香港国际研发中心,加速产品开发和海外市场布局。

此外,云征动力已与广西天等县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将在“十五五”规划期内双方共建低空经济产业集群,打造集整机研发、制造、服务、培训于一体的产业生态闭环,辐射东盟市场。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新闻
抄底成功
相关企业家
联系Ta
联系企业家
为保护双方个人信息请联系您的专属助理进行接洽
我再想想
点击复制
复制成功,请去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