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明日主题前瞻】康养机器人产业正迎来技术融合与场景落地的爆发期
①康养机器人产业正迎来技术融合与场景落地的爆发期;②行业会议将召开,机构称创新药板块景气度可持续;③有望成为AI应用的重要载体,行业多款AI新品放量在即。

【今日导读】

康养机器人产业正迎来技术融合与场景落地的爆发期

行业会议将召开,机构称创新药板块景气度可持续

有望成为AI应用的重要载体,行业多款AI新品放量在即

礼新医药与默沙东就LM-299达成全球独家授权协议

百亿湖北人形机器人母基金启动

行业订单加速落地,多家厂商持续推出新品

AI带来性能需求提升,散热能力是性能提升的基础

【主题详情】

康养机器人产业正迎来技术融合与场景落地的爆发期

近日,2025北京智能康养机器人应用大赛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40支团队携53件创新产品同台竞技,现场还推介IEC63310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为应对全球老龄化挑战提供“中国智造”解决方案。本届大赛与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联动,加快智能康养机器人从技术创新迈向应用落地。

方正证券表示,智能机器人在养老领域渗透率不断提升,市场空间十分广阔。按照2.17亿中国老年人口计算,预计2025年智能养老机器人的整体渗透率约为8%,2025年智能康养机器人市场有望达到500亿元。康养机器人产业正迎来技术融合与场景落地的爆发期。

公司方面,欧圣电气围绕失能老人这个特殊群体的多样化需求持续开发系列化的智能护理机器人产品,不断丰富产品矩阵,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今年护理机器人产品的订单较去年相比大幅增加。作为养老护理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受邀参加了2025年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荣泰健康成立的子公司阿而泰机器人公司主要聚焦理疗/康复机器人赛道,首款理疗机器人计划年内推向市场。

行业会议将召开,机构称创新药板块景气度可持续

2025第九届亚太生物医药合作峰会将以“全球协同创新,多元开放合作”为主题,于2025年8月28日-29日在上海召开。

兴业证券表示,板块策略方面,创新药板块景气度可持续,“创新+国际化”创新药产业趋势不变,始终是医药板块的核心方向,政策支持+全球竞争力持续加强+商业化盈利兑现。同时,可关注基本面开始改善的创新药产业链,海外业务方面订单和业绩已开始恢复,国内业务具备自主可控逻辑,上游业绩已出现复苏趋势。国内方面,2025年需求有望迎来复苏,若经济基本面预期转好,消费医疗领域(医疗服务、中药OTC与连锁药店等)基本面有望实现回升。同时,医疗器械2025年亦有望迎来改善。

上市公司中,亿帆医药是国内少数几家获得中国、美国、欧盟和巴西等国家/区域药品监管机构批准上市的生物制品创新药中国企业之一,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获得中国、美国、欧盟和巴西药品监管机构商业化生产许可及通过GMP检查的生物原料药(API)制药基地;已经累计在全球超过50个国家/地区成功实现了产品的销售。仙琚制药建立了专业的研发团队,涵盖了药物研发的各个环节,为创新药研发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公司还积极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加速创新药研发进程,提升公司在创新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有望成为AI应用的重要载体,行业多款AI新品放量在即

据媒体报道,Meta 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周三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强调了AI眼镜的重要性。他表示,眼镜将成为用户未来与AI交互的主要方式,没有AI眼镜的人将处于劣势。扎克伯格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依旧认为,眼镜基本上会成为AI的理想载体,因为你可以让AI看到你一天中所看到的一切,听到你所听到的一切,并与你进行交流。”

随着AI技术的不断突破和产业链的日益成熟,AI眼镜正在从基础硬件叠加阶段向智能辅助与智能助理方向发展。目前,AI眼镜已实现万物识别、提词字幕、实时翻译、拍照、录音等多项功能。多款AI眼镜新品放量在即,有望推动全球AI眼镜出货量快速增长,根据wellsenn XR的数据,预计2025年全球AI眼镜销量达到350万台,同比增长230%,预计2026年将达到千万台。国金证券指出,AI眼镜有望成为AI应用的重要载体,看好消费电子行业新一轮AI端侧创新周期的机会,AR眼镜有望成为智能眼镜终极形态,建议持续关注AI眼镜板块,核心关注产业链组装代工、芯片、光学显示环节。

上市公司中,弘信电子凭借深厚的技术实力和创新研发优势,为市场上多款主流AI眼镜品牌提供定制性适配方案。公司与国内知名品牌x客户合作研发的超薄多层柔性线路板,厚度仅0.17mm,较传统PCB减重70%。云天励飞表示,2024年12月,公司与闪极科技、LOHO联合推出了国内第一款量产AI眼镜,加速推进公司人工智能技术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融合发展。亿道信息已经具有光波导技术AR眼镜的技术储备,目前也在和有带显示功能AR+AI智能眼镜方案需求的客户展开产品定义和软硬件研发工作,首批样机将亮相CES2026。

礼新医药与默沙东就LM-299达成全球独家授权协议

7月30日,中国生物制药公告,附属公司礼新医药与默沙东就LM-299达成全球独家授权协议。根据协议条款,默沙东将获得LM-299的全球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独家许可。礼新医药将获得5.88亿美元的首付款,以及最高27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中国创新药出海是未来3-5年的产业趋势,中国医药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带来了盈利能力和全球市场空间的提升,这也将进一步转化为行业估值水平的提升。东海证券杜永宏认为,前沿创新-商业化-反哺研发的正向循环进一步得到验证,预计“Licenseout+股权合作”将成为出海的主流模式,而具备充裕现金流+前沿管线布局的仿创结合药企正迎来新的估值重塑。创新药作为医药生物板块最具确定性引领性的细分板块,是核心投资主线。

上市公司中,小方制药与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合作的治疗脱发药属于国家中药1.1类创新药,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凯因科技目前重点聚焦以创新药为核心的乙肝功能性治愈药物组合研发,不断提升病毒及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治愈率,更好地满足临床治疗需求。

百亿湖北人形机器人母基金启动

日前,武汉投控集团与东湖高新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核心内容之一,是由武汉投控集团旗下武汉基金,联合长江证券、东湖高新区,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湖北人形机器人母基金。《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基金总规模100亿元,计划分两期组建,首期规模50亿元,目前已完成工商注册、实缴出资。一期基金中,长江证券与东湖高新区的湖北科投集团各认缴30%,湖北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武汉产业基金各认缴20%。

这意味着,人形机器人母基金得到湖北省、市、区三级国资的支持。并且,据武汉投控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会前瞻布局人形机器人“大脑”和“小脑”及“肢体”等未来制造领域关键技术。光大证券殷中枢认为,现代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架构已形成“大脑-小脑-肢体”三位一体的协同系统,其系统性突破标志着仿生机器人领域的质变。产业要从单纯炒作硬件供货数量及大厂供应链,逐步转向大、小脑及传感器的技术进展。

上市公司中,光电股份开展人形机器人头部模组研制工作,产品装备于某型机器人系列平台,于报告期完成首批交付,正在进行新一轮研制。恒工精密目前已在RV减速器的行星架座、行星架盖、摆线轮、针齿壳、偏心轴等核心部件实现技术突破,并开始小批量供货,未来有望获得较大市场份额。

行业订单加速落地,多家厂商持续推出新品

IDC预测,到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占据近半份额,并以近15%的复合增长率位居全球前列,成为推动全球机器人产业增长的核心引擎。

长城证券研报指出,近期,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拓展,综合总结为三方向。第一,头部机器人企业订单加速落地;第二,以宇树、智元机器人等为引领的机器人具身智能产业加速上市进程;第三,多家机器人厂商持续推出机器人本体等产品,在技术上持续迭代。长城证券认为,目前人形机器仍处于进厂打工阶段,各类诸如汽车厂商、家电、云厂商持续拓展机器人产业市场持续繁荣,人形机器人相关订单加速落地,伴随海内外人形机器人持续加速迭代,机器人逐步从硬件端的演进上探至大小脑的演进,随着机器人厂商融资加速落地,人形机器人将进入迅猛增长阶段,持续看好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

上市公司中,安培龙在机器人用传感器领域已建立起以力/力矩感知技术为核心的战略布局,重点突破力/力矩传感器产品,覆盖单力、力矩以及多维力传感器三大机器人核心产品品类,深度服务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两大新兴领域。祥鑫科技于2025年初设立全资子公司祥鑫(东莞)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统筹机器人业务,且该公司近期战略投资苏州苏合天玑科技有限公司,重点切入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领域,强化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关键环节布局。公司的部分核心部件已实现向下游客户供货。

AI带来性能需求提升,散热能力是性能提升的基础

机构指出,随着AI+发展火爆,行业升级催生出更大的散热应用市场,对综合散热解决方案迎来了更高性能的要求,散热材料行业不断更新升级,出现了导热石墨、导热界面材料、热管/VC均热板等优异材料,电磁屏蔽和散热材料/器件的需求也持续增长。

AI带来性能需求提升,而散热能力是性能提升的基础。东北证券指出,随着AI大模型的发展,端侧智能体AIAgent将彻底改变智能手机的现有使用方式,在此基础上,用户对智能手机其他功能的使用,可能加剧手机功耗的增长,最终引发手机温升、处理器降频,而影响用户体验。因此,端侧AI的发展,将受到端侧散热的限制,也将因端侧散热技术的突破而释放更大潜力。

上市公司中,艾为电子微泵液冷驱动产品目前已在多家客户完成验证测试,并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批量量产,高压微泵液冷驱动芯片产品实现了公司在高压100V领域的关键性技术突破,提供了极具创造性的热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精准满足紧凑型便携式设备和可折叠设备散热系统多样化需求,不仅在技术层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并且填补了国内空白。飞荣达一直与各头部品牌终端厂商保持密切合作,有向终端客户提供散热模组、风扇、热管、VC、石墨片及石墨烯等导热材料及器件,电磁屏蔽材料及器件等相关产品。公司目前是苹果的原材料供应商,部分产品间接供应给客户。中石科技热管理解决方案产品包括高导热石墨产品、导热界面材料、热管、均热板、热模组等,公司主要产品具有普适性,可应用于机器人领域。

明日主题前瞻
相关个股:
仙琚制药-0.55%
凯因科技+2.13%
光电股份-3.87%
亿帆医药+2.04%
恒工精密-2.95%
中石科技+0.47%
亿道信息+0.28%
天玑科技-0.34%
小方制药+6.18%
祥鑫科技-2.17%
艾为电子+0.03%
欧圣电气-1.28%
荣泰健康+7.57%
弘信电子-1.15%
云天励飞-U+2.90%
安培龙-0.70%
飞荣达+1.02%
东湖高新-0.43%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