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与负责任旅行的关注持续升温,“可持续旅游”正从小众理念走向主流,成为越来越多旅行者与企业的共同议题。它不仅关乎环保,更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将生态保护与社会责任纳入个人出行决策和企业战略之中。
中国旅游研究院今年发布的《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4》显示,2024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市场达到1.46亿人次。在气候危机与生态保护的全球背景下,中国游客正迎来从“规模增长”向“价值践行”转型的重要契机。
图片来源:Airbnb爱彼迎《2025年可持续旅游报告》
7月16日,Airbnb爱彼迎中国联合多家机构发布《2025年可持续旅游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聚焦中国出境游群体,分析其对可持续旅游的认知、态度与行动。亚洲旅游协会(PATA)大中华区主任吕咏梅表示,从报告可以看出,“可持续旅游不仅代表着高质量的旅游方式,更是保护地球、连接当地文化与提升旅游体验的重要途径”。
年轻一代更重视可持续旅游及住宿
可持续旅游在兼顾当前及未来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的前提下,满足游客、产业、环境和东道主多方需求。对游客而言,这不仅意味着低碳出行等环保行为,更体现了对目的地影响的关注。
报告显示,78%的受访者认为“可持续旅游”重要,超过五成表示比以往更为关注。其中,年轻一代(35岁及以下)对可持续旅游的重视程度显著高于年长群体,他们不仅认同其必要性,更将其视为旅行的核心价值。
图片来源:《2025年可持续旅游报告》,Airbnb爱彼迎
大多数受访者认同,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生态保护而非经济利益最大化,并将可持续旅游视为高质量的旅行方式。有84%的人认为其有助于保护地球,72%认为能够促进与当地人及文化的联系,67%的人认为这能带来更优质的旅游体验。而在企业层面,践行可持续旅游有助于树立负责任、有担当的品牌形象,74%的出境旅行者认同此类企业富有担当,69%认为这是企业应尽的责任。
在实际旅行中,旅客们也在积极践行可持续理念,85%的受访者愿意遵守目的地环保规定,59%会主动了解可持续运营措施,66%在选择住宿时关注其可持续性表现。值得注意的是,“可持续住宿”正成为旅途中的关键环节,50%的受访者愿意为环保住宿支付溢价,66%明确了解其社会价值,且过半数人将“环保与可持续性”视为高品质住宿体验的重要衡量标准。
在地体验丰富“可持续住宿”内涵
酒店业早已迅速响应“可持续住宿”这一趋势。越来越多的酒店将节能、减废、节水等环保措施融入运营,并引导住客共同参与。例如,部分酒店采用可回收玻璃容器替代塑料瓶、提供可重复使用的或鼓励自备洗漱用品、推荐低碳出行路线等,让可持续理念在细节中落地。
与此同时,在旅游消费日益趋向生态友好与文化共鸣的背景下,酒店也在强化“在地体验”,将文化与生态相结合,为旅客提供更有意义的旅行场景。根据报告,中国出境游旅行者对结合“在地文化体验”的“可持续住宿”表现出浓厚兴趣。
盐城大洋湾希尔顿逸林酒店
今年迎来入华20周年的悦榕集团便是代表之一。从2005年在香格里拉打造中国首家悦榕庄,到如今五大品牌、33家中国区酒店,集团始终坚持自然、人文与社区的可持续理念,并将其延伸至旅客体验,如旗下酒店推广的“向善而栖”活动,通过自然探索、非遗文化及当地美食制作等体验方式,引导宾客尊重并珍视目的地文化,同时以有意义的形式回馈当地社区。
近期,悦榕集团旗下悦椿酒店品牌全新启幕的舟山悦椿酒店也践行同一理念,不仅在设计上从舟山深厚的海洋文化与人文意象中汲取灵感,酒店特色主题活动“悦椿101”还通过丰富在店体验,如编织鱼篓、掐丝珐琅等当地文化项目,邀请宾客沉浸式走进舟山的文化脉络,感受人与自然、传统与当下的深度连接。
舟山悦椿酒店的设计理念巧妙融合渔网、绳结、羽毛、石材等当地元素
希尔顿集团近年来则通过“旅行有心益”(Travel with Purpose)计划,将ESG理念融入全球运营,倡导负责任旅行。例如,本月初开业的希尔顿格芮精选青岛石灿酒店,在规划之初就充分考虑青岛当地气候特征,采用气密性能优异的围护结构,最大程度减少供暖供冷需求,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为宾客提供舒适且低碳的居住体。
同时,希尔顿集团也将“在地体验”视为推动可持续旅行的重要抓手,如旗下九寨康莱德酒店、九寨鲁能希尔顿度假酒店引入了藏族文化体验项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地体验融入酒店住宿场景之中,助力当地文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近期,集团旗下康莱德酒店及度假村品牌还推出“康莱德1/3/5”全球品牌计划,旨在通过酒店精心策划的在地体验,为当代旅行者打造时长一小时、三小时或五小时的深度探索之旅,引导宾客沉浸式感受在地文化脉搏。
九寨康莱德酒店、九寨鲁能希尔顿度假酒店将团队成员家庭改造为可接待宾客的藏族文化体验窗口
万豪国际集团则通过万豪旅享家“益起旅行”项目,为游客打造兼具意义与影响力的旅行体验,让旅行转变为对目的地产生积极影响的行动。该项目自2021年在亚太区启动以来,截止去年底已覆盖大中华区49家酒店,聚焦生态环境与社会文化两大方向,联结会员游客与目的地自然环境及人文风土。例如,南通万豪酒店以“我的蜂园”打造生态研学场景,带领宾客了解系统化的蜜蜂知识;安吉万怡酒店则携手刘家塘社区推出“竹乡探秘”乡村游,深化旅客与在地文化的互动。
南通万豪酒店蜂园生态之旅
本月,锦江国际集团旗下的锦江丽笙酒店就创新启动了“传粉昆虫友好计划”,融合“昆虫酒店”理念,在酒店内为传粉昆虫搭建可庇护、可越冬的微型生态空间,并结合沉浸式研学课程,增强公众对城市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与尊重。目前,该计划在福建泰宁锦江国际度假酒店、广东惠州南昆山丽亭酒店率先试点,结合属地生态特色和趣味互动体验,向宾客传递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推动“昆虫友好”在酒店场景中的实际应用。
锦江丽笙酒店旗下“昆虫酒店”采用天然材料为传粉昆虫搭建的仿生栖息装置
此外,雅高集团也在旗下酒店中将可持续理念与在地文化相结合,打造多元化的特色住宿体验。三亚海棠湾熹棠费尔蒙酒店结合当地农业生态,提供食材自采、古法摇蜜等生态体验,并特别设置日落仪式,让宾客近距离感受海南黎族生活方式。深圳时尚小镇美憬阁精选酒店则依托大浪时尚小镇的环境资源,规划了大浪绿道骑行路线,鼓励住客在低碳出行中放松身心,发现本地文化与自然之美。
深圳时尚小镇美憬阁精选酒店提供自行车租赁服务
“可持续住宿”正逐渐融入旅游消费决策,从节能减排到生态教育与文化体验的深度延展,这一理念正从单纯的“环保标签”升级为衡量旅行品质与行业竞争力的新标尺。它不仅契合年轻一代旅客的价值观,更为企业打开差异化竞争与长期增长的新窗口。随着消费者、企业与目的地逐步形成共识,可持续旅行有望从阶段性趋势,演变为驱动全球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