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千帆星座预计明年将完成几百颗低轨卫星的发射,其中载荷决定了卫星大部分技术指标,早期部分卫星近60%的载荷产品由这家企业提供;②下半年卫星发射速度有望加快,其中相控阵天线和主线占卫星成本的约30%-40%,T/R组件占10%-20%,这些生产厂商业绩或大幅受益;③铜铟镓硒技术有潜力将卫星电池成本降低至原来的10%到30%,这些企业已有该技术的研发经验和先发优势。
①北美发电装备供应紧张,SOFC成北美数据中心电源新选择,整机供应商Bloom Energy三季度业绩大超预期,这家公司已成为Bloom Energy供应商之一;②甲骨文、亚马逊纷纷投入现场电力服务,SOFC的运行不依赖电网且易于接入,有望释放AI基础设施在地理空间上的部署自由度;③SOFC已被明确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内SOFC产业链已初步形成,覆盖了从材料、电堆到系统集成的关键环节。
①AI应用移动端月活跃突破7亿大关!多领域已率先实现业绩破冰,这些业内重点企业均有AI应用成果新突破;②AI驱动终端规模化爆发,将带来产业链多层渗透发展机遇,散热、封测等多周边产业同步受益,这些领域内企业已有优先布局;③随着具身智能发展,机器人搭载的仿生眼系统采用多颗AI摄像头,这些摄像头企业正从光学部件厂商蜕变为AI世界的视觉中枢构建者。
①英伟达Vera Rubin计算架构有望新采用相变冷板散热,液冷板价值量提升约15%,CoolerMaster和AVC为B300液冷板主要供应商,国内这三家企业分别为其提供代工服务;②液冷最大下游客户仍为英伟达,国内这两家企业已拿到英伟达液冷供货相关资质;③除AI服务器液冷需求外,储能电站是液冷增长潜力最高的应用场景,这家企业为国内储能液冷领域的代表性供应商。
①国内外储能需求“全面开花”,行业龙头预计2026年全球储能增速仍将高达40-50%,该类储能在“绝对增量+成长弹性”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②英伟达将储能视为下一代“AI工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Fluence表示已有40%的储备项目与数据中心间接相关,至2027年AIDC带来的新增需求或超350GW;③展望未来3-5年,全球锂电池需求的绝大部分增量将由储能市场贡献,需求非线性、爆发式增长有望导致锂电关键材料价格上涨。
①产业关键转折点!可回收火箭首飞与技术验证将陆续展开,其中新型发动机系统是价值量最高的关键研发方向,这家企业为国内航天发动机推力室、喷嘴提供关键耐高温材料,具有技术代表性;②测控系统是火箭发射过程中保障发射顺利的关键配套,这家企业在火箭控制系统和发射全流程监控方面市场占比领先;③随着卫星网络建设推进,这类能提供太空态势感知、轨道预测与运行管理等底层支撑业务的企业愈发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