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券商大集合处置路径多元化,公募化转型成主流,清盘或转为私募资管计划为补充方案。 ②存续234只大集合改造产品,规模合计3366亿元,管理人包含33家机构,仅兴证资管取得公募牌照。
财联社7月29日讯(记者 林坚)在资本市场不断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市值管理已成为券商业务布局中的关键一环。近期,中信证券推出了首套市值管理AI企业服务平台CapitAI-Link(信·企智)。
自从新“国九条”首次将“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纳入政策导向后,中国资本市场的价值管理逻辑正经历深刻变革。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市值每提升10%,平均融资成本可降低0.5-1个百分点,这对资本密集型行业(如科技或制造业)尤为重要。这一背景下,券商也加大在市值管理领域的业务布局,这也被视为券商拓展业务边界、提升综合竞争力的体现所在。
随着市场对市值管理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和精细化,券商纷纷致力于打造综合服务体系,为上市公司提供一站式、定制化的市值管理服务。结合中信证券官方介绍以及业内人士的观点,中信证券CapitAI-Link信·企智的看点在于AI智能的投入与结合,目前证券业暂无券商推出此类AI专项系统与服务。公司正在探索市值管理新路径,这是构建CapitAl-Link信・企智上市公司服务平台的一个解读。
如何理解这一平台的运作逻辑?可以诠释为券商AI+财富管理的新“产品”组合、一种企业级的“投顾产品”。
中信证券方面称,平台将AI大模型算法与市值管理相结合,利用大模型等前沿技术,深度解读政策背景,剖析资本市场主流市值管理举措,结合具体上市公司经营数据与实际举措,为企业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智能化的决策支持,助力上市公司价值增长。其中最大的看点之一就是,平台可以借助AI大模型技术,实现企业市值管理参考方案的一键生成。该平台也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进行了分享展示。
探索市值管理新路径,“AI+财富”如何理解?
目前来看,CapitAl-Link平台区别于其他AI问答平台,不仅能归纳客观历史数据,还通过AI模型思考和深度学习提供分析参考;对市值管理理解更深,与业务工具、场景结合紧密,落实性强;可叠加中信证券强大投研能力、业务案例经验及AI技术,涵盖舆论分析、监管跟踪等工具,能提升市值管理分析建议质量与实战经验。
根据中信证券进一步介绍,CapitAI-Link信·企智的AI智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实时追踪政策文件、监管动态与行业舆情,精准识别相关联上市公司主体、事件标签及情感倾向。通过行业/板块/地域等多维度可视化分析,直观展示市场热点与趋势变化,助力高效洞察市场风向。
二是深度整合工商数据、行业趋势及全市场热点,实现对单家上市公司的市场公告与舆情的全景解析。支持多时间维度溯源、舆情链条推演及实时报告推送,精准定位企业竞争优势与风险节点,助力全方位了解企业现状。
三是深入融合内外部市场数据与专业观点,系统解析企业核心经营动态、资本运作脉络及重大事件影响。紧密结合政策环境与行业趋势,深度研判企业战略规划的可行性与潜在价值增长点,助力面向企业的全面分析与决策支持。
CapitAl-Link平台以AI算法大模型与市值管理相结合为核心,具备多项功能与优势。其能提供市场速览、企业舆情监控等基础服务,其中舆情监控日均处理量超6万条,解析准确率高;同时可整合各类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为企业提供市值管理方案等支持。
业内人士认为,可以将CapitAl-Link服务平台解读为券商“AI+财富管理”的新“产品”组合,也可以视为是一种企业级的“投顾产品”。比如它将“AI算法大模型”与“市值管理”相连接,改变了券商传统财富管理的服务模式。传统财富管理更多聚焦于个人投资者的资产配置等,而该平台针对上市公司,提供从市场速览、舆情监控到智能分析、方案生成等一站式服务,满足上市公司在市值管理方面的需求,这种创新的服务模式拓展了券商财富管理的边界,形成了区别于传统业务的新“产品”组合。
不难发现,投顾产品的核心是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投资建议和决策支持。CapitAl-Link平台能整合各类数据,生成分析报告,辅助上市公司进行战略决策,就如同投资顾问一样,深入了解企业情况,为企业量身定制市值管理方案。例如在企业并购、再融资等重要决策场景中,平台可基于自身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提供合理的策略建议,帮助企业实现市值的提升和战略目标的达成。
记者从中信证券了解到,目前CapitAl-Link平台是中信证券财富管理委员会内部赋能平台,未来将不断迭代升级算法技术,计划打造成为围绕上市公司的框架性支持工具,覆盖全量业务场景等内容,助力上市公司培养专业的市值管理员工,最终成为助力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连接的AI智能服务平台。
中信证券将人工智能作为推动公司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抓手,CapitAl-Link平台就是一例。公司目前也正全力推进AI数字员工体系建设,以打造智能化、拟人化、高效协同的数字员工体系为目标,为每位员工提供多个“数字分身”,每个岗位配置专属数字员工,每人配备数字助理,实现‘以一抵十’的效能跨越。
券商市值管理业务打法有何进展?
政策层面的支持与引导对券商市值管理业务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至此券商在市值管理业务上的打法呈现出多元化、综合化的特点。目前已有市值管理相关服务的券商普遍谈到,后续将凭借对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痛点、难点与要点的深刻理解,协同产业生态圈,集合公司资源与销售网络,发挥研究分析及系统支持优势,助力上市公司价值挖掘、实现增长,力争为投资者带来长期回报。
从业务类型来看,主要是投行业务在市值管理中迎来新机遇。随着上市公司为提升市值进行并购重组、再融资等活动的增加,券商投行业务的项目来源得以拓宽。其中,盘活上市公司大股东存量持股市值成为众多券商的基础打法。
从业务增量来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的正式落地,为券商市值管理业务带来了新的业务模式与增长动力。
例如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兴业证券、平安证券、东方财富证券、中信建投、申万宏源、国泰海通、国投证券、南京证券等在内的多家券商迅速响应,在旗下平台详解回购增持再贷款新政策,宣传自身服务优势。券商主要通过提供从回购增持的方案设计、交易执行、合规交易管理到回购后股份应用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参与到该业务中。
其中,申万宏源证券推出“申万宏源市值管理工具箱”,将其作为“回购增持利器”;国泰海通则针对回购、增持业务的全流程,面向上市公司及其股东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东方财富证券围绕上市公司客群设立专业服务团队,为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增持提供从方案设计、智能交易执行到股份用途规划的全流程服务。
从模式来看,业内普遍是将市值管理纳入自身综合服务体系之内进行展业,例如山西证券正持续优化的“1+N”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就聚焦重点战略客户,拓展市值管理、战略咨询、ESG管理等业务;又比如华福证券今年5月全新上线的上市公司股份一体化平台,平台以“一站式股份管理”为核心,聚焦合规交易、股份回购、股权激励、员工持股四大核心场景,通过全流程管控精准解决企业及相关股东股权管理中的痛点。
今年7月24日,广发证券机构客户综合服务品牌及平台“广发证券・智汇”也上新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分析功能,能智能解析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核心风格并精准画像,独创的六维评估体系可提供行业精细化水平对标;还能通过风格诊断、六维对标、趋势追踪实现深度洞察与动态追踪,并基于市值评估结果自动生成管理建议,为上市公司决策赋能。此外,公司之前推出的“董秘宝”智能合规系统是其在该领域的重要布局。
招商证券则推出了“招证企航”,这是为企业客户专门打造的综合金融服务品牌,从投资服务、经纪服务、资产盘活、投行服务及研究咨询等多业务维度,积极响应客户需求,为企业提供陪伴式服务,其中,市值管理服务是重要组成部分,融合多项金融工具,为上市公司提供并购重组、员工激励、回购增持、战略咨询等综合市值管理服务。亮眼所在是,招商证券聚焦央企服务这一战略方向,充分发挥自身央企券商优势,通过丰富的集团及央企服务经验,协助央国企上市公司制定市值管理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券商也在沟通的过程中提到了易董的市值管理平台,这或是行业的一个参考。比如易董的市值管理平台为上市公司创建PC端投关网站,数据自动抓取,统一化后台管理,可配置化首页提供个性化展示服务,支持中英文切换;移动端投关网站可嵌入公司公众号,实现多平台联动;具备34个可自动更新模块,涵盖公告、人员信息、财务数据等多方面;支持全方位自定义设置,满足个性化需求。
券商关于市值管理业务的探索整体偏向进取态势,但是也不乏一些痛点待解。综合记者采访注意到,比如券商提供的服务中,市值管理精准度不足,企业难以清晰掌握自身市值管理核心风格,缺乏科学的评估体系进行行业对标,无法准确了解自身在行业中的定位。此外,动态追踪和决策支持也存在短板,难以实时追踪市值管理关键维度的历史表现和变化趋势,且缺乏基于数据的有效管理建议,导致企业决策缺乏有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