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特朗普AI行动计划恐遭法律挑战?专家:问题在“谁能决定真相”
①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周三发布了备受业内瞩目的人工智能(AI)行动计划,旨在巩固美国在AI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地位;
                ②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该计划几乎肯定会遭遇法律上的阻力,特别是来自民权倡导者和版权所有者的反对。

财联社7月28日讯(编辑 潇湘)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周三发布了备受业内瞩目的人工智能(AI)行动计划,旨在巩固美国在AI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地位。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该计划几乎肯定会遭遇法律上的阻力,特别是来自民权倡导者和版权所有者的反对。

特朗普政府的官员们上周大力宣传了该计划以及三项配套行政令,此前他们已通过1月份的一项行政令,废除了前任拜登总统相对具有保护主义色彩的AI政策。

特朗普新AI行动计划的关键支柱包括了:加快审批建设创建AI技术所需的数据中心的许可、扩大美国制造的人工智能出口,以及消除基础人工智能模型中的意识形态偏见。该计划还旨在消除法律障碍,例如各州特殊的人工智能限制规定,以及环境和版权法律。

“从现在起,美国政府将仅与追求真理、公平和严格中立的人工智能合作,”特朗普上周三在华盛顿特区举行的AI峰会上发表讲话时表示。

然而,一些法律界专家指出,特朗普政府可能会面临针对其法律依据较弱的指令的诉讼,例如要求算法无偏见的行政令——该行政令禁止联邦政府采购带有党派偏见和意识形态议程的人工智能技术。

法律界人士表示,这一要求可能无法实现。他们补充称,即使消除偏见成为可能,政府对开发者的歧视也可能在宪法第一修正案挑战下站不住脚。

问题在“谁能决定真相”……

斯坦福大学教授Mark Lemley表示,任何声称要求人工智能保持中立的行政命令,其实都未能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

他警告称,若政府因开发者技术中表达的观点而拒绝其获得政府合同,可能面临宪法挑战。

科技律师Star Kashman也对此表示赞同,并补充称,“无偏见人工智能的概念“很美好”,但在实践层面会限制所有处于早期开发阶段的人工智能系统的使用,(因为)所有人工智能系统都带有固有的偏见。”

Kashman指出,令情况进一步复杂化的是,这些行政令似乎会根据AI系统或其训练数据集被感知到的意识形态倾向,来决定公司是否中立。

“然而问题是,什么是人工智能系统的‘偏见’……以及由谁来决定这个标准?”

事实上,人工智能系统本身就是通过互联网上的内容进行训练的,使用的都是人类编写的数据——而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偏见,这些偏见随后会渗入那些从网络上获取信息并进行处理的人工智能模型中。

“我的看法是,人工智能中肯定存在偏见,”康奈尔大学信息技术助理教授Aditya Vashistha表示,“我问人们,你在互联网上看到偏见了吗?你是否看到人们对某些人群、身份、文化等等有特定的看法?通常,这个答案会是‘YES’。”

他补充称,评估人工智能系统中的偏见本身就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如果你想设计一个‘述说真相’的人工智能技术,那么谁来决定什么是真相,又该如何衡量它?”

Vashistha举了一个人工智能模型中最常见的语言偏见例子。他解释称,尽管印地语的使用者超过5亿,远多于美国人口,但网上大约60%的数据是英语,只有0.6%是印地语——这导致人工智能系统主要就会聚焦英语,而忽视其他语言。

版权侵权挑战

特朗普的AI行动计划中,另一个亟待解决的挑战是,政府计划为大型语言模型提供一定程度的版权侵权索赔保护。

特朗普的看法是,“当然,你不能复制或剽窃一篇文章,但如果你需要阅读一篇文章并从中学习,我们必须允许人工智能使用这个知识库,而无须经历复杂的合同谈判过程,那将会有成千上万的合同谈判。”

目前,数十家版权持有者已起诉大型语言模型开发商,包括Meta和Anthropic。他们主张,AI模型的开发者在允许生成式人工智能软件解读其作品以获取利润前,必须向版权持有者支付费用。这些版权持有者还要求,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不得与原作品相似。

“我们目前还无法预测这些案件的最终结果,”CM Law的知识产权合伙人Courtney Lytle Sarnow早6月接受采访时表示。

Sarnow及其他知识产权专家预计,相关争议最终将上诉至美国最高法院。

环球市场情报 人工智能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