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7月28日讯(记者 黄修眉) 上周(7月21日至7月25日),共6家冲击科创板IPO的企业更新上市审核进展。
其中,有研复材、亚电科技、视涯科技、钶锐锶审核状态均更新为“已问询”;坤恒新材科创板IPO于7月25日暂缓审议;北芯生命IPO申请于7月18日过会后,于7月25日提交注册。
4家企业状态更新为“已问询”
有研金属复合材料(北京)股份公司(下称“有研复材”)成立于2019年9月,注册资本3.71亿元,是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二级公司,是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其前身系1992年原国家科委批准成立的国家有色金属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有研复材主要从事金属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和有色金属特种成形加工技术的研发及相关产品的生产,产品包括铝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制品、镁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制品、铜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制品等,应用于航空、航天、兵器、电工电子、船舶、汽车、通讯、核工业、3C等领域。
其中,有色金属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和铝合金半固态成型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度至2024年度,有研复材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4.14亿元、4.98亿元、6.1亿元;对应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5830.55万元、5387.87万元、6554.78万元。
江苏亚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亚电科技”)科创板IPO申请于6月27日获受理,辅导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
此次IPO,该公司拟募资9.50亿元。其中,近7.18亿元用于高端半导体设备产业化及先进制程半导体工艺研发试制项目、8244.57万元用于先进制程湿法清洗设备研制项目、1.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亚电科技系国内领先的湿法清洗设备供应商,主要从事硅基半导体、化合物半导体及光伏领域湿法清洗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客户已覆盖芯联集成、时代电气、比亚迪、华润微、三安光电、青岛芯恩、卓胜微、华虹公司、隆基绿能等行业领先企业。
该公司自主研发的“DF-3000-B12英寸槽式半导体湿法刻蚀清洗设备”被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为“2023年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
经营业绩方面,2022年度至2024年度,该公司营收分别为1.21亿元、4.42亿元、5.8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99.02万元、1036.80万元、8512.05万元;同期的研发投入为5737.37万元、4429.20、4433.38万元。
股权结构方面,钱诚直接持有公司22.59%股份,合计控制亚电科技41.29%股份的表决权,并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系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
视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视涯科技”)科创板IPO申请于6月26日获受理,保荐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
此次IPO,该公司拟视涯科技拟募资20.15亿元,近16.1亿元用于超高分辨率硅基OLED微型显示器件生产线扩建项目,近4.06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视涯科技是全球首家基于12英寸晶圆背板实现硅基OLED微显示屏规模量产的企业,也是全球少数具备硅基OLED“显示芯片+微显示屏+光学系统”全栈自研能力的科创企业。
截至目前,视涯科技已成为全球第二、境内第一的微显示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并已实现对字节跳动、雷鸟、联想等全球一线终端厂商的出货。打破了索尼在热成像、夜视仪等传统专业市场的垄断,同时快速抢占全球XR市场份额。
经营业绩方面,2022年度至2024年度,视涯科技实现营收1.9亿元、2.15亿元、2.8亿元,实现净利润-2.47亿元、-3.04亿元、-2.47亿元;上述各期研发费用分别为2.37亿元、2.87亿元、2.69亿元,占各期期末营收比例分别为124.48%、133.35%、95.93%。
股权结构方面,奕瑞科技实控人顾铁,亦为视涯科技董事长和实控人。上市公司精测电子和歌尔股份为持股5%以上的股东。
广东钶锐锶数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钶锐锶”)科创板IPO申请于6月27日获受理,辅导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
此次IPO,该公司拟募资7.19亿元。其中,1.64亿元用于数控机床生产基地建设项目、2.41亿元用于新一代智能化数控系统研发建设项目、1.63亿元用于数控机床整体加工解决方案研发项目、1.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钶锐锶是国内全直驱数控机床的领先者,也是国内少有的同时拥有PWM型数控系统和总线型数控系统、且两种类型数控系统均已形成规模销售的企业。
钶锐锶2024年全直驱数控机床销量在国产厂商中排名第一,U系列PWM型数控系统成功打破德国海德汉对中国机床市场的垄断。在国内机床市场中,德国海德汉和钶锐锶是PWM型数控系统的主要供应商。
截至目前,钶锐锶的客户累计超700家,包括富士康、长盈精密、统联精密、潍坊力创、欣旺达、显盈科技、安泰科技、电连技术、鼎泰高科、杰克装备、豪特曼、春草研磨、发那科机器人、日本沙迪克等国内外知名厂商。
经营业绩方面,2022年度至2024年度,钶锐锶营业收入分别为2.22亿元、2.54亿元、3.1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94.14万元、3590.99万元、6406.17万元。同期的研发投入为1672.29万元、2011.03万元、2470.12万元。
坤恒新材科创板IPO暂缓审议
上交所官网显示,厦门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恒坤新材”)科创板IPO于7月25日上会,当日结果为暂缓审议。
恒坤新材致力于集成电路领域关键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是境内少数具备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关键材料研发和量产能力的创新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本次IPO,恒坤新材拟募资10.07亿元,分别用于集成电路前驱体二期项目和集成电路用先进材料项目。
经营业绩方面,2023年度至2025年上半年,恒坤新材实现营收3.68亿元、5.48亿元、2.94亿元,同期净利润为8984.93万元、9691.92万元、4148.45万元。
已过会的北芯生命提交注册
此外,科创板IPO于7月18日过会的深圳北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芯生命”)于7月25日提交注册。
北芯生命是一家坚持高端医疗器械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的本土企业,专注于心血管精准介入高性能创新医疗器械领域。该公司科创板IPO申请于2023年3月30日获得受理,此后经历两轮审核问询。
此次IPO,北芯生命拟募资9.52亿元。其中,3.82亿元用于介入类医疗器械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4.7亿元用于介入类医疗器械研发项目、1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其2023年首次递交招股书时拟募资12.74亿元。
招股书(上会稿)显示,北芯生命核心产品血管内超声(IVUS)诊断系统为中国首个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的自主创新60MHz高清高速国产IVUS产品。自2022年获批上市以来,该产品销售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24年末,已覆盖约1000家医院。
核心产品血流储备分数(FFR)测量系统为金标准FFR领域内中国首个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国产产品。该产品上市次年在中国冠脉直接测量FFR市场的市占率即达到30.6%。
截至目前,北芯生命已获批及在研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产品共有17个。其中,核心产品IVUS系统、FFR系统均进入了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
经营业绩方面,2022年度至2024年度,北芯生命分别实现营收9245.19万元、1.84亿元、3.1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亿元、-1.4亿元、-4359.62万元,净利润情况持续改善。同期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43亿元、1.33亿元、1.13亿元,占同期营收比例分别为154.95%、72.03%、35.65%。
该公司营收分产品看,2024年度FFR系统收入7745.84万元,占总营收比例24.48%;IVUS系统收入2.17亿元,占总营收比例68.62%;血管通路类产品收入2181.81万元,总营收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