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镜行业爆发元年,阿里巴巴以最大的决心投身“百镜大战”,AI To C战略加速落地。
7月26日,被誉为“史上最盛大”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正式开幕。这场全球AI领域的顶级盛会不仅迎来“深度学习三巨头”之一、2018年图灵奖得主杰弗里·辛顿亲临开幕式演讲,更创下参展规模历史新高,展会现场前所未有的火爆。7万平方米展区汇聚800余家企业,40余款大模型、50余款AI终端、超60款智能机器人集体亮相,80余款全球/中国首发新品引爆全场。
与去年“互联网企业主导大模型概念”的基调不同,本届大会变成AI应用的主场,重心向模型应用、智能体(Agents)、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AI+AR眼镜等智能硬件转移,应用场景在教育、医疗等领域批量落地。AI走进生活,机器人正在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作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盛会,本届大会聚焦技术交流与成果转化,吸引全球目光。豆神教育-豆神AI 携超能训练场、分体式桌面AI机器亮相大会,并展示了一系列突破性技术成果,AI教育前沿产品成全场关注焦点。
效果导向,以负责任AI践行普惠教育
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一个核心议题即为AI教育普惠及个性化适配。
作为中国AI教育领域的头部企业,豆神教育以客户需求为核心锚点,通过技术自研、产品创新与生态共建,给普惠教育赛道带来全新的解决方案。
“我们的价值主张是努力让性价比更高、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尽可能推广出去。”豆神教育副总裁、CTO阎鹏表示,这次参展,我们带来了多个新的产品方案,就是希望通过千元左右的平价产品,把优质服务落地,践行普惠教育的理念。
据了解,“超能训练场”是其中参展的一款核心产品,也是豆神教育首推的全新教育产品形态,可针对作文、英语等科目,利用全新的、可视化的、可操作的3D模型全方位讲解学习内容,并将最关键的练习环节在训练中完成,AI超人名师实时互动,解决孩子的所有疑问,保障学习效果,大幅减少课后辅导的压力,减轻家庭负担。现场,这一全新的3D建模互动教学引发持续围观。
阎鹏介绍,“超能训练场”具备AI超人名师、建模互动、混合落实三大元素,具有堪比名师甚至超越名师的教学水准,能基于孩子大量的历史学情和个人图谱定制策略,量身定制学习策略,实现万人同时享受一对一策略化指导,大大降低了教育成本。
展会现场,学伴机器人的“主动式陪伴”功能更获家庭用户高频问询。“这个机器人家庭成员让我眼前一亮!”一位现场体验后的家长表示,未来它能加入家庭,真能帮家长省不少心。
据介绍,作为豆神教育全自研的分体式桌面小AI机器人,它也是豆神教育引领AI教育从任务型“AI Agent”迈向自主型“Agentic AI”的先进成果。它采用分体式设计,集“陪练+老师+生活管家”于一体,可批改作业、讲解百科知识,并通过花式唤醒机制培养学生作息习惯。
依托强大的主动式AI能力,学伴机器人不仅能感知孩子的状态,更能预判潜在风险,比如,当行程出现异常、遇到学校临时调课等变动,甚至天气变化时,它都会先一步主动提醒和推送关键信息。这不再是机械的问答或定时播报,而是将“感知-预判-主动干预”贯穿始终,从根源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从软件到硬件都是我们自主研发的。目前行业以学习机为主,像这种低价格、高性能的机器人形态还是比较少见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产品,给孩子一个专属设定的定制化设备,让AI教育更常见化、普及化。”阎鹏表示。
既横又纵、全科覆盖,豆神的行业野心有多大?
正如此次大会与会嘉宾所言,AI会变得越来越强,而且这种增强几乎没有尽头。
AI的强大变革能力,迅猛发展势头,在AI教育第一股上体现的尤为显著。
公开资料显示,在完成AI底座技术架构后,自2024年10月以来,豆神教育犹如踩上“风火轮”,先后与智谱华章、拓斯达合作,分别成立合资公司。借助国内两大软硬件巨头的技术加持,加速软件领域的纵深拓展以及硬件领域的布局。
在横向布局上,豆神教育持续扩容AI教育生态矩阵,特别是今年以来,落子布局更为密集。近来,豆神教育推出的全新产品形态“AI CLASS”,以“AI双师+ 超能训练场+学伴机器人”三层业务模型构建闭环系统:超能训练场聚焦能力落地,AI双师提升教学效率,学伴机器人延伸场景服务,三者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形成独特的技术壁垒与业务护城河。
在此基础上,豆神教育正从语言文学领域向全科拓展,计划通过AI前沿技术与各学科一线教育团队的合作,打造全行业开放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的“百花齐放”。
“从堆资源到真以客户为中心,这是我们AI战略的‘第一性原理’。”阎鹏的表述直指核心。这种思路下,豆神教育通过高性价比的高质量服务突破市场。而市场端也早已给出积极反馈,此前,“超能训练场”上线当晚,相关直播便持续霸榜抖音带货榜。超能训练场与AI双师产品6天销售额超3000万元,英语AI课程上线4天销量破4000万元。这也印证了普惠教育的商业可行性。
这一数据背后反映出重要行业趋势,即中国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正加速推进,已迅速进化出足够优秀和领先的产品。阎鹏表示,“2025年也会是AI教育领域发展的关键年,人工智能领域TO C的大单品可能率先出现在这一领域。”
“在语文单科时代,大班直播课转化率已超30%;如今横向扩容扩科、纵向打底座,叠加AI双师服务和场景延伸后,转化率有望突破50%。”豆神教育集团董事兼CEO赵伯奇预计。
支撑这一野心的,是豆神教育全链条的AI化能力。“从获客转化、营销服务到中后台运营,我们已实现全维度AI化。”赵伯奇表示,传统模式下数十亿营收规模需数万人支撑,而借助AI技术,豆神教育仅需1000名员工即可达成,未来 AI员工数量将达到真人员工的100倍。这种降本增效为其规模化扩张提供了可能。
“豆神教育有丰富的产品矩阵、有清晰的用户规模增长计划、有成熟的二次销转策略。”据赵伯奇预计,未来一年,豆神教育有望覆盖百万用户。
而这,或许才只是开始。
机构同样持有乐观态度。国信证券认为,教育AI Agent纷纷落地,更加坚信强调教育科技这条投资主线。各家教育企业发布的产品或许只是“一小步”,但却可能是促进教育行业模式变革的“一大步”。站在“主动输出型”教育AIC端产品的起点,或许不该拘泥于某个产品短期的收入和利润贡献,或公司当前的估值等,因为未来潜在非线性增长,或许并不能被当前的业绩和估值所解释。既然处于变革的时代,可以用发展的眼光和事件驱动来看待这个行业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