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超80位科创板等领军上市公司企业家、核心高管、投资人汇聚现场,活动已成为科创领域发展倡议、对话的高层次平台; ②“2025科创领袖大会暨科创板开市六周年”的举办, 时值科创板迎来开市六周年的重要里程碑。
《科创板日报》7月26日讯(记者 郭辉 黄修眉) 7月25日,”上海之根“松江,备受关注的科创盛会——“2025中国科创领袖大会暨科创板开市六周年”圆满举办。
大会共举行9场主旨演讲、2场圆桌对话、2大平行分论坛、2场夜话——围炉夜话、2025科创家之夜,超80位科创板等领军上市公司企业家、核心高管、投资人到场,参会观众数量超过千人,气氛热烈。
在现场,政府、相关监管方、科创板等科创领军企业家等行业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围绕政策、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展开前瞻性对话,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上海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副社长胡明华在大会致辞中表示,六年来,伴随着科创板开市,界面财联社旗下的《科创板日报》持续发挥媒体放大器功能,跟踪报道科创板的创新成果,增强资本市场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和及时性,提升资本市场新闻传播力和引导力,助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积极助力和服务科创板全生态的创建,在科创企业和金融机构、投资机构之间搭起沟通桥梁,成为科技企业的“创业助推器”和“上市加速器”。同时,“‘科创板开市周年’活动已成为科创领域发展倡议、对话的高层次平台。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平台,汇聚各方智慧,为科创板发展升级注入新动能,向全社会更好弘扬科创精神。”
上海市松江区副区长陈容在大会致辞中表示,松江正围绕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发展集聚区、新质生产力发展先行区、现代化新城建设样板区、乡村全面振兴示范区”。松江作为上海国际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上海高端制造业主阵地之一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在上海产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松江正聚焦以智能终端、智算服务、卫星互联网为引领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以新能源设施、仪器仪表为代表的高端装备两个千亿级主导产业,推进先进材料、生命健康、时尚消费品、文旅影视四个百亿级重点产业。
上海证券交易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泊发表主旨演讲并表示,科创板日前迎来开市六周年的重要日子。六年来,科创板始终聚焦服务“硬科技”,推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促进科技迭代,同时科创板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持续推动实现“科技-产业-资本”高水平循环,有力支撑科技强国战略及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在过去六年里,资本市场“科技叙事”逻辑也日益清晰。
”面向未来,上交所将继续锚定国家战略需求和技术变革趋势,保持改革定力,推动“1+6”等各项改革举措加快落地见效,并推动试点更多创新制度,进一步发挥科创板功能和优势,实现更高水平“科技-产业-资本”循环。“上海证券交易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泊称。
中国科创家联盟宣布正式启动。G60科创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由杨、财联社总经理胡刚、芯原股份董事长兼总裁戴伟民、华熙生物董事长兼总裁赵燕、华懋科技董事长吴黎明、派能科技董事兼总裁谈文、埃夫特董事长游玮、安恒信息董事长范渊、卫宁健康总裁王涛等共同参与并见证联盟成立。
9场主题演讲:涉及半导体、AI、创新药等领域
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李迅雷,在围绕“中国科技企业如何借力资本市场做强做大”的主题演讲中表示,科创板六年来在制度建设、产业聚焦和研发强度方面已初具规模,但同时市值分散、退市率偏低等结构性问题仍不容忽视。未来应更好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与整合能力,引导“新质生产力”走向真正的强者恒强。
芯原股份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戴伟民以《芯火燎原 科创未来》为题发表演讲。他表示,芯原股份不仅见证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也代表了中国芯片企业从本土走向国际化。芯原股份在逆全球化背景下,实现了国际化发展,非常不易。科创板帮助芯原股份从中国的半导体IP龙头,成长为了ASIC龙头。当前,全球CPU和GPU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芯原股份在汽车智驾应用领域找到了新的发展蓝海。
中控技术董事长、总裁崔山在《工业AI发展的思想与实践》的主题演讲中表示,这是一个人工智能的时代,AI重塑价值创造,谁能驾驭AI,谁就引领未来;这也是一个工业AI的时代,工业AI不是一个选择题,而是行业技术发展的必然。在工业AI落地路径上,中控技术构建了“1+2+N”工业AI驱动的智能工厂新架构,为流程工业的智能化提供全栈支撑。
华熙生物董事长、总经理赵燕在题为《生物科技创新之路与未来展望——华熙生物的科创成长与产业担当》的主旨演讲中表示,目前市场对透明质酸只是补水分子的误解已打破,全面抗衰功效在近年来已是科学研究热点,在国际上已有大量的科研实验和论文。华熙生物正通过在透明质酸领域积累的深厚合成生物通用能力,致力于从透明质酸领先全球,到糖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再生医学的抗衰组学的战略升级。
安恒信息董事长范渊在题为《数据为基 AI为翼 共赴高质量安全产业化》的主题演讲中表示,数据正逐步上升为国家核心战略资源,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提出,要建设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打造可信数据空间,推进“数据要素×”的场景试点。在新质生产力成为国家战略方向的当下,数据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不仅带来了效率与模式的跃迁,也使“可信、可控、安全”的数字底座建设成为时代刚需。
百利天恒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朱义在大会发表主题演讲。他表示,成为跨国药企需具备四大能力:一是全球领先的早期研发能力(已培育ADC、ARC领域的全球领先能力);二是全球临床开发能力(在中国和海外均有布局,但规模仍然不够大);三是全球药品供应能力;四是全球商业化能力(在中国预计明年形成,海外预计2028年/2029年获批后形成)。
2场圆桌论坛:聚焦并购与出海 探寻科创产业价值增长极
在《并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圆桌对话环节,来自美埃科技董事、首席财务官、董秘陈矜桦,云天励飞副总经理郑文先,南芯科技董秘梁映珍,晶华微副总经理、董秘纪臻,一村资本总经理于彤,以及华泰联合证券董事总经理左迪,共同围绕新形势下并购重组的逻辑演变、政策动态、法律法规、风险识别与防范等前沿话题展开思维碰撞和深入交流。
对于当下并购重组市场呈现出的新变化,一村资本总经理于丹表示,与2014年至2016年并购潮主要以“做大上市公司的市值为目的”不同,现阶段并购重组主要有三大特征:一是本轮并购潮主要是以上市公司寻找第二增长曲线、进行产业链重塑等为主,更注重业务上的协同性;二是由于IPO收紧等因素影响,本轮并购重组属于上市公司的买方市场,对于标的公司的价值估算,甚至会低于其在一级市场最后一轮融资的估值;三是当下上市公司做跨境并购时,更看重标的公司在海外有供应链和客户情况,更加务实、理性。
“新兴战略产业领域的并购重组是现阶段市场热点。”晶华微纪臻表示,在半导体芯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战略产业,其并购重组的背后是各个细分领域面临的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某种程度上促使这部分新兴战略产业公司,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获取部分市场核心技术。
在《出海:新市场的机遇与挑战》圆桌对话环节,阿里巴巴菜鸟驿站创始成员、KKS创始人王莺,金山办公董秘潘磊,三一重能董秘周利凯,汇成股份董秘奚勰,普源精电副总经理、董秘程建川,海天瑞声董秘张哲,聚焦于企业出海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分别分享了企业各自的出海路径。
出海是一件“难而正确”的事情。近年来,中国企业出海正在经历三个维度的深刻变革:一是从成本优势转向技术优势;二是从单一产品输出转向生态体系输出;三是从被动适应规则转向主动参与标准制定。
金山办公潘磊表示,近年在地缘政治环境背景下,金山办公洞察到用户有着较强的数据私有化需求,公司近年来不断加大投入,构建海外的节点和架构,有效地解决了中资企业出海遇到的数据安全、软件安全、信息安全等问题,抓住了这一市场机遇。
普源精电副总经理、董秘程建川表示,对于中国科创企业而言,“要不要出海”已非核心议题,关键在于思考“为什么出海”。出海是一项分行业、分阶段的战略选择,企业明确所处阶段,是做出有效决策的前提。
集成电路高端先进封装测试服务商汇成股份董秘奚勰表示,大家普遍理解的出海是“走出去”,但他们认为让外国企业“走进来”也是一种出海方式。此前,境内集成电路显示驱动芯片领域多个环节都存在市场空白,韩国等地区的企业占据了全球绝大部分市场份额。随着近年来汇成股份等企业快速发展,境内企业已在芯片设计、晶圆代工、封装测试多个环节形成了追赶甚至赶超的态势,形成了独特的对出海命题的理解。
2大平行论坛:集成电路+上市产融对接会 高效链接科技与资本的需求
在”2025中国科创领袖大会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会“上,国芯科技、力合微、上海工研院、光羽芯辰、深聪半导体、耀途资本等超10位集成电路领域企业家、高管及科研机构专家汇聚一堂,围绕政策导向、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产业协同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国芯科技董事长郑茳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闭门会上表示,DSA(领域专用架构)是未来十年芯片技术突破的核心,RISC-V也被业内认为是领域专用架构DSA的创新底座。在RISC-V+AI的方向上,郑茳认为,RISC-V是天然适合AI的CPU架构。
力合微董事长、总经理刘鲲表示,“国内企业在单一产品研发上表现出色,但缺乏统一的技术协议与标准,导致跨品牌、跨品类设备难以互联互通,严重制约了产业规模化发展。”他以智能家居为例,尽管行业发展多年,但因连接技术碎片化,目前还未能真正走进千家万户,而该公司正在积极推动联网产业生态建设。
深聪半导体CTO刘珂关于AI带来的产业机遇表示,突破性机遇要聚焦于AI技术与集成电路产业的深度融合及场景化落地。他表示,在语音交互及场景延伸领域,AI推动语音体验持续升级,已在智能家居中实现低延迟、噪声消除、成熟转写等基础体验优化,未来将进一步向车内空间拓展,通过AI更灵活地实现主动降噪、环境降噪、发动机降噪等进阶功能,提升场景化交互价值。
在”2025中国科创领袖大会暨上市公司产融对接会“上,镭昱光电、归芯科技、华美浩联、益腾科技等六家硬科技企业集中展示了其核心技术成果。这些企业均聚焦于高壁垒的技术领域,涵盖半导体、医疗设备与人工智能三大方向,呈现出显著的国产替代特征与工程化验证趋势。
财联社编委、《科创板日报》总编辑徐杰在上市公司产融对接会上表示,本次对接会依托财联社、《科创板日报》积累的产业资源,采用深度交流模式,旨在打破科创领域一、二市场的信息、资源壁垒,推动技术、资本与产业需求的高效链接,助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在“2025科创家之夜”上,正式揭晓“最佳ESG科创板上市公司”榜单等。其中,由财联社、《科创板日报》与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联合推出的“最佳ESG科创板上市公司”榜单,是首次由权威财经媒体与高校智库联合发起、专门面向科创板上市公司ESG表现的系统性年度评选,旨在为市场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评价范式。
“2025科创领袖大会暨科创板开市六周年”的举办, 时值科创板迎来开市六周年的重要里程碑。六年砥砺前行,科创板已诞生589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7.5万亿元,正成为新质生产力“主阵地”,这些上市公司勇当中国科技创新“排头兵”,期待未来书写更加精彩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