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ESG Weekly | 黄质潘正式出任星纪魅族集团CEO;百度新一轮干部轮岗启动
本周ESG领域重要事件包括: 家用电器安全使用年限和再生利用国家标准修订发布;今年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1.09亿台;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北半球高温致灾 南半球遭遇世纪严寒。

本周ESG领域重要事件包括: 家用电器安全使用年限和再生利用国家标准修订发布;今年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1.09亿台;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北半球高温致灾 南半球遭遇世纪严寒。

【热点聚焦】

联合国:化石燃料已成过去 新能源价格越过临界点!

上海互联网企业高管收受供应商贿赂4000多万,7名行受贿人员落网

绿色愿景让位盈利渴求 英国石油计划退出360亿美元绿氢项目

多家上市公司业绩改善 水泥行业去产能“交卷”倒计时|反内卷进行时

山鹰国际践行反内卷:以新质生产力与资本协同破局

【国际概览】

中欧领导人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

据央视新闻,值此中欧建交50周年和《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之际,中国和欧盟领导人:重申在当前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下,世界各国尤其是主要经济体保持政策连续性与稳定性、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努力至关重要。认为中欧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关乎双方人民福祉,对维护多边主义、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具有特殊重要意义。认为中欧绿色伙伴关系是中欧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是中欧合作鲜明底色,双方在绿色转型领域有坚实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合作空间。

美环保署拟撤销气候变化危害认定

据新华社援引多家美国媒体23日报道说,美国环境保护署正在起草一项提案,拟撤销2009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做出的科学认定,即温室气体排放危害公众健康。这项认定被认为是美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措施及美环保署温室气体监管法规的基石。

国际法院就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责任作出系统性阐释

据央视新闻报道,联合国国际法院当地时间23日在荷兰海牙宣读其关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义务的咨询意见。该院强调,气候变化是一个紧迫且关乎生存的威胁。意见指出,各国应在法律允许范围内,采取最大努力避免不可逆气候损害。意见说,温室气体排放毫无疑问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并具有跨境影响。这是全球首次由国际司法机构就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法律责任作出系统性阐释,具有里程碑意义。

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北半球高温致灾 南半球遭遇世纪严寒

伴随极端高温,干旱、暴雨、洪灾也频频袭扰北半球。而正值冬季的南半球却遭遇了世纪严寒。专家警告,破纪录的极端天气已成为地球一种新的常态。数据显示,在西班牙,一些地区最高气温一度高达46℃,两个月以来,气象部门已累计发布76次红色高温预警。截至7月19日,全国已有1180人死于高温相关疾病。另外,寒潮自6月26日开始影响南美,并在6月30日达到最强,导致阿根廷、智利、乌拉圭等国出现创纪录低温,部分地区最低气温降至零下18℃。

《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在津巴布韦开幕

据新华社报道,《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COP15)24日在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城开幕,各缔约方政府代表聚集在此,倡议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守护“地球之肾”。COP15以“保护湿地,共筑未来”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凸显湿地在维系生态健康和生物多样性以及增强气候韧性中的关键作用。

【国内动态】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修订印发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修订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原《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23年第2号)同时废止。《办法》将碳排放评价和煤炭消费管理有关要求纳入节能审查,对项目用能和碳排放情况进行综合审查评价;建立节能审查权限动态调整机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对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实施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强化节能审查事中事后监管,压实地方管理节能工作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完善项目节能报告和情况说明编制、项目重大变动情形、节能审查验收等方面的具体规定,明确相关违法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

今年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1.09亿台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超6600万名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1.09亿台,超6900万名消费者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超7400万件,全国8.2万家销售门店开展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累计换购新车905.6万辆。

《浙江、河南、广东省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绿证核发工作方案》印发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浙江、河南、广东省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绿证核发工作方案》,经研究,在浙江、河南、广东省探索开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绿证核发全覆盖工作,并制定了《浙江、河南、广东省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绿证核发工作方案》,力争在2025年12月底前基本实现分布式项目绿证核发全覆盖。

家用电器安全使用年限和再生利用国家标准修订发布

修订版《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使用年限和再生利用通则》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聚焦老旧家电超期服役引发的安全风险隐患及废旧家电不当处置造成的环境污染风险,通过明确家用电器安全使用年限与再生利用技术要求,着力构建完善的产品全链条管理体系。

生态环境部强化生态保护监管 守护好美丽中国自然生态本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年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工作座谈会在京举行。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董保同出席并讲话。会议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一是持续加强环境治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二是强化生态保护监管,守护好美丽中国自然生态本底。三是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四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生态环境挑战。

家具环境意识设计导则国家标准出台

记者今天从国家标准委了解到,《家具环境意识设计导则》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将环境意识设计理念融入家具产品全生命周期,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运输销售,到使用维护、回收处置每个阶段,都提出了细化设计开发要求,旨在降低家具产品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推动家具行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转型升级。

【行业动向】

上海就“外卖大战”约谈相关外卖平台

有媒体报道称,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同步约谈饿了么等平台。相关平台已执行三项整改,包括全面下线“零元购”类促销活动;大幅收缩免单营销范围;成立专项工作组加强活动监测、价格管控及骑手权益保障,并强化社会监督与信息透明度建设。记者从上海市场监管局获悉,市场监管部门只是向有关平台同步了解具体情况。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于10月15日正式实施。为确保新法有效实施,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已组织开展针对相关平台企业的法律宣贯工作,要求其积极自查自纠,防范不正当竞争行为,营造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

黄质潘正式出任星纪魅族集团CEO

星纪魅族今日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证实,黄质潘正式出任星纪魅族集团CEO。据了解,黄质潘于2004年加入魅族,2021年1月担任魅族CEO。在魅族被吉利收购后,星纪魅族集团由沈子瑜出任董事长兼CEO,随后在2024年5月,由苏静接任CEO职务。今年6月,珠海星纪魅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由苏静变更为黄质潘。

百度新一轮干部轮岗:原智能体业务负责人轮岗负责地图事业部

百度启动新一轮干部轮岗,原行业搜索及智能体业务总经理谢天,从移动生态事业群组轮岗至智能驾驶事业群组,负责地图事业部。据了解,谢天此前负责百度搜索生态、行业搜索及智能体等业务,主要推动AI在垂直领域的应用落地。

西藏晟源2025年承接《墨脱县县域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监测项目》 周期3年

清新环境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子公司天晟源环保的子公司西藏晟源主要业务为环境类的检测、监测,一部分修复的风险调查,拥有近千米的试验室,在西藏自治区排名前列。其中,西藏晟源2025年承接《墨脱县县域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监测项目》,周期3年。公司高度重视雅下水电项目带来的市场机遇,但未来公司能否参与该水电工程项目尚存在不确定性。

【ESG报告】

大麦娱乐发布2025 ESG报告

报告显示,2025财年大麦娱乐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度融入企业战略与经营管理中,强化与用户、合作伙伴等多方的共生关系,实现了商业与社会价值的协同发展,其MSCI ESG评级升至AA。在低碳环保领域,从消费端到产业端的绿色实践全面铺开。消费端,大麦无纸化消费占比达91%,淘票票“电子纪念票”覆盖平台99%影片;产业端,“剧组资产回收”项目已服务超2000个影、剧、综项目。

逸飞激光发布2024年ESG报告

近日,逸飞激光正式发布《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这是逸飞激光自登陆科创板以来首次对外公开发布ESG专项报告。

逸飞激光作为行业领先的精密激光加工智能装备供应商,凭借“激光+智能装备”的专业技术与深厚的行业积累,构建了“结构件—电芯—模组PACK—回收/拆解—智慧物流与仓储”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助力实现动力电池循环利用的生态闭环。同时,逸飞激光全面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发电,利用厂房屋顶安装光伏发电站,2024年公司光伏电力自用量958,329.29kwh,自用比例高达77.53%,相当于减少514.24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

农林牧渔行业ESG 百家公司披露率超四成

近四年,农林牧渔行业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比例持续上升,但仍然持续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根据中诚信绿金统计,2021-2024年间,农林牧渔行业可持续信息披露形式逐渐从社会责任报告转变为ESG报告。2024年ESG报告(包含单独披露与年报披露)披露比例首次超过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比例,其中单独对外披露ESG报告占比为96.15%。

2024年度A股和中资港股上市公司共6500家,3160家披露ESG相关报告,披露比例为48.62%。

ESG这些事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