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公司上半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为1.35亿元左右,同比增长61.72%左右;预计公司净利润为亏损3468.45万元左右。 ②对比此前1月17日裁定的一审判决,任斌所需分割的股份数量由1230.12万股股份,下降至999.6万股股份。
编者按:发展“新质生产力”正成为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2024年2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为调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成果,财联社、《科创板日报》联合推出“新质生产力专题调研”。本次,新质生产力专题调研走进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极米科技”)。
《科创板日报》7月18日讯(记者 黄修眉) 百元股作为判定市场热度的信号之一,历来受到投资者关注。而股价短时间内走出一路上扬趋势的企业并不算多。
在近两年的A股市场中,极米科技便是这样一家公司。去年9月至今,极米科技股价涨幅超过100%。究其背后原因,在过去一年内,极米科技整体供应链体系提质增效,产品盈利能力明显改善;同时,其车载业务取得重要突破。
回看其发展历程,极米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新型显示领域,集设计、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高新科创企业。2021年3月,极米科技登陆科创板。2024年以来,极米科技积极拓展车载、商用等投影领域。截至目前,该公司已获得总共8个车载投影定点,其商用产品也即将在2025年内发布。
(图:极米科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软件园的办公总部)
在公开披露的范围内,作为A股市场唯一拥有从镜片到光机到整机生产能力的光学研发公司,极米科技如何应对“基本盘”智能投影业务受国内需求下滑带来的影响?极米科技在光学技术应用方面是否有着更多场景的探索?
为解答上述疑惑,《科创板日报》一行人等近日走进极米科技,与该公司董事会秘书薛晓良深入交流。
加速智能投影新应用场景布局
“从智能投影领域切入车载投影、商用投影等领域,我们发现不同业务领域有着不同的挑战,产品力是业务发展的基础,同时to B业务的渠道也非常重要。”在面对面交流中,当问及如何看待极米科技这几年对新领域的探索时,薛晓良如是表示。
“to B市场与C端市场不同,公司团队在渠道建设方面做了很大努力,目前在车载市场已经斩获了重要客户,商用投影渠道也正在搭建中,相信后续能够取得更多的成果。”薛晓良称。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除“基本盘”家用智能投影仪外,极米科技也开始积极拓展商用投影市场,如文旅、办公等场景。这亦是极米科技应对国内家用智能投影市场需求下滑的战略之一。
以商用市场为例,根据洛图科技数据,去年全球投影机出货量已经突破2000万台,其中商用占比约14%,接近300万台。
当前全球商用投影新增和存量市场存在一些问题,如许多投影产品笨重且机械化,普遍存在能效水平低下、使用寿命短暂以及维护成本高昂等问题,不符合低碳环保、智能化的理念。
据薛晓良介绍,极米科技预计在今年下半年推出性能更为优越的商用投影产品。该公司亦希望新的产品能积极推动办公、教育、文化旅游等相关领域的传统投影仪设备升级换代。
对于“基本盘”家用智能投影仪领域目前的市场情况,极米科技认为,目前投影显示技术仍在朝“更优、更好”不断迭代和进步;同时在智能化方面,可以结合AI技术实现更智能的用户交互、画面校正等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例如,极米科技今年6月在巴黎召开新品发布会,推出投影产品MoGo 4和MoGo 4 Laser,标志着极米科技全球化布局迈出新步伐,Play 6系列海外版正式亮相欧洲。
《科创板日报》记者在该公司展厅看到,MoGo 4除具有更小的体积、更高的性能、更长的续航外,还配有无限WIFI以及4个投影镜头,除基本的投影功能外,亦能当做家庭节日氛围灯使用,这一功能在海外市场颇受欢迎。
越南生产基地预计于年内投产
对于目前极米科技的海外市场拓展,薛晓良进一步介绍道,海外市场目前是极米科技重点拓展方向,该公司已在越南布局生产基地,预计今年内便能开始投产。
“越南基地是我们为拓展全球市场做的最新准备。希望此次在欧洲发布新品后,经过一段时间验证,能用欧洲市场逻辑打开美国市场。”薛晓良称,“极米科技早先亦在美国进行了备货,能在一定程度上应对地缘政治对供应链的影响。”
在薛晓良看来,目前国内智能投影行业已发展到尾部品牌逐步出清的阶段,与前几年多个智能投影品牌,多家智能设备企业进军投影仪的时期大不相同。“那一阶段的‘品牌大战’,有着资本入局支持的背景,但行业经过‘大洗牌’后,最终留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已不多。”
“因此我认为没必要对智能投影仪市场太过悲观。一是目前国内过了竞争最激烈的时期;二是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智能投影的市场空间非常具有想象力。”薛晓良表示。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1年、2022年该公司投影整机产品营收达到阶段性高峰,分别为37.85亿元、39.38亿元。2023年、2024年受市场需求影响有所下降,投影整机产品营收分别为32.12亿元、29.99亿元。2024年度境外营收为10.86亿元,占总营收比例31.89%。
Mordor Intelligence数据显示,全球投影仪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的123.9亿美元涨到2030年的162.7亿美元,每年增长5.6%。而中国品牌在该赛道占据绝对主场,全球75%的投影仪由中国生产,62%的核心面板来自中国供应链。
正探索光学技术在多领域的可能性
薛晓良表示,极米科技战略规划的底层逻辑,是依托光学技术的积累和专利布局,推动投影显示技术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打造行业新产品、新场景的示范应用。
极米科技一直都在寻找能复用自身经验的领域,基于在智能投影领域积累的核心优势与产业化经验,持续探索具备技术协同效应和市场潜力的新应用场景。
据介绍,截至目前,极米科技车载投影业务已获得总共8个定点,涉及智能座舱、智能大灯业务。
“今年以来,公司车载领域有了一定突破,也给了我们去探索新领域的信心和决心。”薛晓良表示,“拓展新领域其实是非常考验团队意志力的一件事。在车载领域,我们花1年时间走过了别人3到5年才能走完的路,成功获得了重要客户的认可,这验证了我们技术复用和跨领域拓展的战略可行性。”
据了解,延续极米科技拓展车载投影领域的技术逻辑与严谨细致的风格,该公司一直在探索光学技术在多领域的可能性。
极米科技在智能投影领域积累的成本控制优势、规模量级效应等,均可以复用在其他领域,这也是其能迅速取得车企业定点的竞争力之一。
针对市场对极米科技探索光学技术新应用方向的关切,薛晓良称,“我们一直在探索光学技术在多领域的可能性,但每个领域都有其挑战,所以新业务的开拓必然是基于严谨验证和技术突破的渐进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