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中国银联官网发布声明,近期有机构或个人假冒中国银联名义从事违法经营活动,侵害商家、消费者财产及个人信息安全。 ②声明指出,凡以“中国银联工作人员”“中国银联某产品”等名义开展的招股募资、高利率理财、信用卡逾期账单处理等业务或经营活动,皆为假冒银联名义。
今年 3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到 2027 年,金融“五篇大文章”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持续完善养老金融相关政策,促进中国式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7 月 10 日,“金融聚能 智汇山城”——AI 领创企业重庆行暨西部金融中心之夜活动在重庆两江新区隆重举行。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性前沿方向,“具身智能”已成为驱动产业变革、重塑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核心力量;今年全国两会上,“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当日下午,作为活动平行会场之一,以“具身时代·向智而生”为主题的 2025 具身智能生态大会同步举办。
▲ 2025具身智能生态大会现场 摄影:大会组委会
重庆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许宏球出席活动并致辞。他表示,具身智能是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两江新区作为重庆市科技创新前沿阵地,正凭借机器人产业发展优势,积极推动具身智能产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截至 2024 年,两江新区机器人产业链规模超 30 亿元,集聚了机器人企业 23 家,初步形成了工业机器人集聚、服务于特种机器人培育壮大、产业生态日益完善的发展格局;希望充分发挥本次大会的平台作用、纽带作用和桥梁作用,进一步助推专家学者深入交流和思想碰撞,为具身智能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产业未来描绘更清晰的蓝图。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梁超表示,重庆金融监管局深入落实《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先后推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22 条”举措、支持专精特新企业“13 条”措施等一揽子政策举措,助力全市培育新质生产力。同时,科技赋能金融创新也成效显著,推动辖区金融机构不断夯实金融创新的科技底座,前瞻性探索金融数字化发展路径,大幅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信贷可得性。后续将继续推进金融与科技两大要素深度融合,深入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金融+科技”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新路径,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贡献金融力量。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理事长宋显珠表示,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重要市场。随着技术和产品成熟度的快速提高,具身智能机器人正在进入养老、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科技既是金融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支撑。重庆作为西部科创中心,同步推进金融中心与科创中心“双中心”建设,通过赋予金融更高的科技含量,鲜明树立起西部金融中心“金融+科技”的城市辨识度。在市场实践上,重庆已形成了庞大的“金融+科技”产业生态:辖内消费金融机构累计申请科技专利达 2700 余项,获得科技奖项 160 余个;由马上消费自主研发、全国首款智慧养老情感陪护机器人“裴裴”试点落地重庆第一社会福利院,在满足老年群体情感陪伴需求的同时,创新金融教育方式方法。
“社会责任无止境,破解养老金融大文章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课题。作为一家技术驱动的数字金融机构,我们在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金融、科技融合发展,以 AI 科技为突破口,从情感陪护、创新金融科普教育等角度,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通过技术创新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传递金融温度。未来,我们希望与各方携手,构建协同生态,共同探索中国特色养老金融发展之路,让科技创新真正造福银发人群。”马上消费董事长赵国庆表示。
▲ 马上消费董事长赵国庆接受媒体采访 摄影:大会组委会
2024 年末,我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首次突破 3 亿,占全国人口的 22%,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 15.6%,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养老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应用,重点推动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技术产品研发应用,积极推动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的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在《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主题演讲中指出,养老金融作为新兴领域,与区块链、具身智能等前沿科技的交叉融合,成为金融行业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正加速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人口结构的“断崖式”变化对传统养老体系提出严峻挑战。他建议,可以运用 AI 反诈技术(如具身智能语音识别)构建防骗屏障;金融支持综合型“为老”服务需保持社会公益的平衡,方能保持可持续性。
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 COO 李春枝表示,人形机器人将是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之后的下一个万亿级市场。据高盛预测,全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在 2035 年达到万亿级市场。随着具身智能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开源生态的完善,人形机器人将重塑未来社会的工作与生活方式。
马上消费常务副总经理蒋宁作题为《智慧养老情感陪护机器人赋能养老创新变革》的演讲。他指出,马上消费启动了养老机器人研发计划,其中包括通过仿生大脑解决养老健康生活问题、利用行动感知预判构建失能失智帮扶、结合情绪感知与机器臂实现养老全面介入三个阶段。
此外,蒋宁还提到基于全方位的行动和心理感知,具身智能可构建老年人安全管理方案,通过对老年人行动骨骼动态建模预判跌倒等危险情况,并表示未来希望在三五年内取得科技突破。
作为一家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数字金融机构,马上消费深入研发人工智能、心理学和机器人技术,自主研发出全国首款智慧养老情感陪护机器人“裴裴”,现已实现覆盖情感陪护、健康监测、数字素养提升、娱乐休闲服务、生活指南社区等五大功能突破。目前,“裴裴”已入驻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成为解决老龄化社会情感陪伴难题的创新样本,也展示了数字金融机构在未来新的机遇和空间。
在机器人表演环节,由宇树科技机器人 G1 和马上消费养老陪护机器人“裴裴”共同带来的机械舞—“APT”,引得现场观众频频喝彩。机器人融合了先进的传感技术、智能算法与精密的机械结构,不仅能完成复杂的动作,还能与人类进行互动,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智慧”与“灵活性”。随着动作库扩展和交互深化,这一技术将从舞台走向生活,成为养老、医疗、家庭服务等领域的底层支持力量。
▲ 宇树科技机器人 G1 和马上消费养老陪护机器人“裴裴”共同带来的机械舞—“APT” 摄影:大会组委会
会上,《养老领域具身人工智能应用框架》国际标准和全国首个《AI专利开放许可供需对接计划(100件)》启动正式启动,全国首个《智慧养老技术与应用发展白皮书》以及《共建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场景应用的倡议》也正式发布。
大会由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中共重庆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重庆市民政局、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重庆市知识产权局、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等共同指导,由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具身智能专委会、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重庆大模型联盟联合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