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10年前旧案,东海证券财务顾问失责遭没一罚三6000万,六维度补位看门人责任
①东海证券因独立财务顾问未能勤勉尽责,“没一罚三”合计罚没金额高达6000万元。
                ②东海证券称,公司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内部控制及人才队伍建设,从六个维度持续提升投行执业能力和质量水平。

财联社7月7日讯(记者 高艳云)历经近两年五个月的调查,东海证券一桩旧案的行政处罚终于落地。

7月7日,东海证券发布公告,因在2015年金洲慈航重大资产重组项目中,公司作为独立财务顾问未能勤勉尽责,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公司被证监会责令整改,没收业务收入1500万元,并处以4500万元的罚款。

上述罚单金额达“没一罚三”,合计罚没金额高达60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罚单落地当日,东海证券同步宣布完善风控架构。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增补风险控制委员会成员的议案,选举职工董事马芸为风控委新成员。此举被业内解读为公司在监管处罚后,强化风险管控体系的具体动作。

东海证券表示,公司诚恳接受并将深刻反思,认真落实整改,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积极落实监管要求,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切实维护公司及广大投资者利益,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相关文件存在重大遗漏、虚假记载

2015年,金洲慈航(原金叶珠宝)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丰汇租赁9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东海证券担任该重组项目的独立财务顾问,持续督导期间为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

2018年开始,丰汇租赁业绩大幅下滑出现巨额亏损,引起监管部门关注,后经立案调查,因该重组项目信息披露存在重大遗漏,重组后上市公司年报存在虚假记载、重大遗漏,金洲慈航、丰汇租赁及相关人员于2024年1月分别被证监会实施行政处罚。

针对东海证券的立案调查,则始于2023年2月6日。彼时,东海证券发布公告,因公司在金洲慈航2015年重大资产重组中,开展独立财务顾问业务涉嫌未勤勉尽责,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证监会决定对东海证券立案。

经证监会查明,东海证券在担任金洲慈航2015年重大资产重组独立财务顾问的项目中,出具的相关文件存在重大遗漏、虚假记载,在独立财务顾问业务中未勤勉尽责,包括:

未为尚未完结的持续督导工作重新指定财务顾问主办人;

未审慎核查其他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报告;

未保持职业怀疑,未对标的公司业绩承诺实现情况进行充分核查和验证。

就对公司经营及财务方面产生的影响而言,东海证券称上述事项未对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目前公司经营情况正常。上述事项未对公司的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目前公司财务状况稳定。

强化内控:六大维度压实“看门人”责任

此次重罚发生在资本市场持续强化中介机构责任的监管背景下。新“国九条”明确要求券商等中介机构切实压实“看门人”责任,实施全链条监管。

东海证券称,公司积极响应,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内部控制及人才队伍建设,从六个维度持续提升投行执业能力和质量水平,压实“看门人”责任。

一是设立投资银行业务专业委员会,对投资银行类业务进行统一管理。目前,公司已构建了清晰、合理的投资银行类业务内部控制组织架构,建立了分工合理、权责明确、相互制衡、有效监督的三道内部控制防线。

二是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一整套投资银行业务管理制度和操作指引,并持续根据外规变化和行业案例及时修订完善,全面覆盖公司各类投资银行业务活动,贯穿于决策、执行、申报、反馈、后续管理等投资银行类业务各个环节,建立投行项目统一质控标准和执业程序。

三是对投资银行业务实施贯穿全流程的动态跟踪和合规管理,涵盖立项、尽职调查、现场检查、问核、内核、持续督导、底稿管理、项目管理等各环节,强化过程管控。

四是在公司各内控部门和投资银行业务条线持续开展政策宣讲和合规培训,不断提高投资银行业务人员的专业业务能力、合规经营理念以及风险防范意识。

五是制发《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类业务项目执业质量评价办法》,每年对所有对外申报项目和持续督导期项目进行执业质量评分,并将之纳入部门组织绩效考核体系,切实强化考核机制的刚性约束。

六是持续优化升级大投行业务管理系统,通过科技赋能业务,不断拓宽尽职调查的广度和深度,支持业务人员提升行业风险识别能力,切实增强风险管控效能。

东海证券强调,这是一次“深刻的教训”,公司将以此为鉴,痛定思痛,建立更加严密的内控合规体系,从投行业务全流程强化风险管控。未来,东海证券将始终把合规经营放在首位,严格遵守资本市场各项法律法规,持续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切实履行资本市场“看门人”职责,以更严谨的态度、更规范的执业维护市场秩序与投资者权益。

投行罚单频发:上半年27家券商收49张保荐违规罚单

今年以来,投行保荐业务违规已成为券商罚单的主要类型之一。

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保荐业务违规罚单有49张,在券商罚单中占比达29.88%;波及27家券商,五矿证券罚单较多,有罚单4张。

有3张罚单的券商有5家券商,分别是东兴证券、中信证券、民生证券、海通证券、平安证券。

有2张保荐违规罚单的券商有8家,分别是中航证券、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国元证券、方正证券承销保荐、浙商证券、中金公司、广发证券、华英证券。

有1张罚单的券商有13家,分别是国泰海通、国投证券、东方证券、中信建投、长江证券承销保荐、华林证券、德邦证券、国金证券、中泰证券、西南证券、招商证券、东吴证券、宏信证券。

部分券商在同一保荐项目中多次被罚,受罚对象不仅包括保荐代表人,还涉及相关业务负责人乃至公司主体本身。这凸显了监管部门对投行执业质量问题“一案多罚”、追责到人的严厉态度。

业内分析认为,随着监管持续加码,券商投行业务将进入“强合规、重质量”的发展阶段,内控体系是否健全、执业是否勤勉尽责,将成为决定券商投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券商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