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长期以来,特朗普一直警告称,如果各国未能在下周截止日前与美国达成协议,他将单方面征收关税; ②经济学家指出,8月实施关税的时间安排显示,美国可能希望为与欧盟、日本和韩国等关键贸易伙伴继续谈判争取更多时间。
财联社7月4日讯(编辑 牛占林)据全球金融数据提供商Dealogic周五发布的数据显示,在今年上半年,伦敦IPO融资额至少降至三十年来的最低水平,这引发了人们对英国作为全球资本中心吸引力逐渐减弱的质疑。
具体来说,在2025年上半年,伦敦证券交易所的IPO活动非常疲软,仅有5家公司在这一时期完成上市,总共募资1.6亿英镑,这是Dealogic从1995年开始收集数据以来,上半年IPO融资额的最低水平。
实际上,即便是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2009年上半年仍有两家伦敦公司进行了IPO,筹集了2.22亿英镑。
今年到目前为止,伦敦最大的IPO是专业服务公司MHA的上市,筹集了9800万英镑的资金。
此前很多企业都愿意在伦敦上市,因为这里金融体系发达,资金充裕。但现在,IPO数量大幅下降,使这座城市越来越难以保持其作为全球资本首选目的地之一的荣耀。
而根据专业服务巨头普华永道的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英国的IPO收益降至1亿英镑,低于去年同期的3亿英镑。
据悉,今年很多企业原本计划在伦敦上市,但最后都改变了主意。据报道,时尚电商Shein在放弃了在伦敦上市的计划后,正在计划在香港上市。而由嘉能可支持的金属投资公司Cobalt Holdings上个月确认,它已经取消了在伦敦上市的计划。
麻烦不仅局限于新的上市公司,今年6月份,英国金融科技巨头Wise宣布将其主上市地点从伦敦迁至纽约,寻求更好的流动性和投资者基础,制药巨头阿斯利康也计划在纽约上市。
如果阿斯利康真的离开伦敦,势必在金融界引发地震,进一步打击市场信心,引发更多企业效仿。
Wise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Kristo Kaarmann此前表示,此举将有助于提高该公司在美国的知名度,同时让公司更好地进入“世界上最有深度、最具流动性的资本市场”。
与此同时,今年前六个月,美国市场共进行了156宗IPO,筹资总额达283亿美元。在香港市场上,上半年共有43只新股上市,募资合计1067亿港元(约合136亿美元),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不过,Mergermarket股票资本市场主管Samuel Kerr认为,尽管英国股市一段时间以来一直笼罩在负面新闻的阴影之下,但伦敦的前景可能会更加光明。“我们看到,在经历了数年的改革以及美国监管和政策方向存在更广泛的不确定性之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新考虑在伦敦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