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
MEMS惯性传感器大卖!芯动联科预计上半年净利至高增长2倍 超4亿订单将于年内交付
科创板日报记者 郭辉
2025-07-04 星期五
原创
①芯动联科2024年度综合毛利率以85.03%,在A股芯片设计板块一众公司中排在首位;
②芯动联科表示,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按计划在上半年顺利实现交付。
科创板公司面面观
关注

《科创板日报》7月4日讯(记者 郭辉)可应用于自动驾驶、低空飞行器的MEMS惯性传感器在今年上半年大卖。

今日盘后,高性能硅基MEMS惯性传感器龙头芯动联科,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经其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在2.28亿元至2.78亿元之间,实现归母净利润1.38亿元至1.69亿元之间。

以上业绩规模在A股芯片设计公司中并不处于第一梯队,但其增速也较为亮眼:芯动联科预计,今年上半年营收较上年同期增长约66.04%至102.45%,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44.46%至199.37%。

对于业绩增长原因,芯动联科表示,2025上半年,公司凭借产品性能领先、自主研发等优势,获得不同领域客户的认可,继续保持业绩快速增长;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按计划在上半年顺利实现交付,使得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同时实现净利润的大幅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芯动联科2024年度综合毛利率以85.03%,在A股芯片设计板块一众公司中排在首位,超过圣邦股份等老牌模拟芯片公司,以及海光信息、寒武纪、澜起科技等AI概念数字芯片设计公司。

芯动联科主要产品为高性能MEMS惯性传感器,包括MEMS陀螺仪和MEMS加速度计,均包含一颗微机械(MEMS)芯片和一颗专用控制电路(ASIC)芯片。

据芯动联科介绍,其中MEMS芯片采用的MEMS体硅加工工艺具有非标准化的特点,晶圆代工厂只提供基础工艺模块,公司需要根据自身MEMS芯片设计的特点开发与之匹配的MEMS工艺方案,并导入晶圆代工厂。在MEMS芯片设计及工艺方案、ASIC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等各个环节,均需建立完善的技术体系和工艺方案。

除上述MEMS产品技术壁垒较高的因素,推动芯动联科今年业绩大增并保持高毛利的原因,还包括下游部分需求的高门槛和新兴应用的发展推动。

据了解,陀螺仪和加速度计通过惯性技术实现物体运动姿态和运动轨迹的感知,是惯性系统的基础核心器件,其性能高低直接决定惯性系统的整体表现。其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商业航天、智能驾驶、高可靠领域、高端工业领域、测绘测量、石油勘探等。

今年以来,芯动联科分别在1月、4月连续公告获得两笔大额订单,金额分别为2.7亿元、1.64亿元。两笔订单均将在今年年底实施完毕。上半年合计约4.3亿元的两笔订单,超过该公司去年全年的营收水平。

据芯动联科在今年第二季度接受机构调研时称,上述订单会相对平均排产,目前在正常实施供货,并且与之相关的供应链稳定,不会受国际关税政策影响,上游晶圆流片、封测产能也没有太大问题

芯动联科方面表示,看好低空经济、自动驾驶等新兴产业市场前景。其中在低空领域,目前行业整体未形成大批量出货,“但是可以感受到目前低空行业比之前大飞机行业的周期快”。

据介绍,芯动联科主要协助客户开发红标件、蓝标件并配合取得适航认证,目前已有若干厂家进入此阶段,有飞控系统及航姿仪厂商采用公司器件配套后已取得适航认证。

在智能驾驶领域,芯动联科已定点一家车厂,以模组形式供货,客户端已开始批量生产。芯动联科表示,虽然相关业务对当前营收影响有限,但是公司可通过合作积累配套车厂供应链体系和质量体系的经验,未来竞争的核心将集中在六轴IMU芯片。目前该公司的六轴IMU芯片还在研发阶段。

另外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芯动联科表示,目前惯性器件上的技术路线还未完全成熟,营收贡献短期还有限,但仍可视作未来潜在的市场增长空间。“预计当人形机器人实现大规模应用时,对惯性器件的需求可能与车规或工业级应用相近,用量可能超过自动驾驶领域。”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新闻
抄底成功
相关企业家
联系Ta
联系企业家
为保护双方个人信息请联系您的专属助理进行接洽
我再想想
点击复制
复制成功,请去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