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新能源系触底反弹,多晶硅主力近两周已上涨16%
①多晶硅价格已较长时间低于行业生产成本。
                ②多晶硅期货合约此前大幅贴水现货,反映市场对未来供需失衡的悲观预期,但同时也蕴含修复空间。

财联社7月4日讯(编辑 杨斌)“反内卷”政策高压下,跌至谷底的新能源系商品价格终于迎来反弹。行情数据显示,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近两周已自低点反弹约16%,今日小幅震荡,最新价格在35250元/吨左右。此外,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近期也自低点反弹了约8.8%。

“反内卷”带来了行业供给优化的预期。不过,业内认为,本轮相关商品期货价格的反弹源于大幅贴水现货后带来的基差修复,在供需格局有实质性改善之前,价格仍将承压。

图:多晶硅主力合约日K线

(资料来源:Choice数据 ,财联社整理)

图:碳酸锂主力合约日K线

(资料来源:Choice数据 ,财联社整理)

多晶硅与碳酸锂分别是光伏与新能源车行业的主要原材料。业内分析指出,尽管新能源行业前景广阔,但近年下游需求增长放缓,上游却经历了前几年的产能无序扩张,供需错配下,部分原材料陷入了降价的“内卷”竞争。

以多晶硅为例,多晶硅价格曾在2022年达到30万元/吨的顶峰,此后陷入漫长的下跌区间。2024年起,多晶硅持续低位盘整。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的数据,7月初,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3.47万元/吨,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在3.35万元/吨。

浙商银行FICC团队指出,今年以来,受供给过剩影响,多晶硅、碳酸锂、螺纹钢等品种价格持续承压,部分已跌破成本线。

根据硅业分会的资料,目前硅料行业平均生产成本在4万元/吨以上,硅料价格至少要回到3.8万元/吨乃至4万元/吨,硅料行业才能有一定的利润。

今年6月29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金社平”文章《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点名了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的“内卷式”竞争。

事实上,自去年7月的政治局会议首提“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后,高层会议已多次提及行业“反内卷”竞争。今年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最新提出“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而在多晶硅等原材料价格下行的过程中,期货价格更反映了市场的悲观情绪,期货贴水格局持续。5月时,多晶硅期货合约的贴水幅度最多接近5000元/吨。业内分析指出,贴水幅度反映市场对未来供需失衡的悲观预期,但同时也蕴含修复空间。

浙商银行FICC团队认为,期货市场空头头寸积累至相对拥挤的水平。遏制行业低效内卷竞争,通过提升品质标准和推动落后产能出清来优化供给结构,这一政策导向触发市场对部分商品供需格局变化的预期,推动相关品种价格大幅反弹。

不过,在供需格局有实质性改善之前,多数分析都对本轮新能源相关商品期货价格的反弹保持谨慎。

广发期货研究分析,从供应端来看,近期多晶硅行业讨论减产事宜,但未有实际落地方案。需求端三北光伏治沙规划正式获批,有望带动新增光伏装机,但预计主要影响从明年开始。当前多晶硅基本面的主要矛盾在于弱需求与高供应错配,此前期货大幅贴水现货才带来基差修复,后市关注多晶硅产量变化情况,若仍陆续复产则价格将持续承压。

浙商银行FICC团队指出,与2015年底的供给侧改革相比,本轮政策重点或更倾向于控制新增产能投放和约束地方政府重复建设,而非大规模强制去产能。因此,当前商品反弹更多反映供给收缩预期,而非需求全面复苏或通胀大幅上行逻辑。

期货市场情报 光伏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