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港股内银股板块持续走强,短线受益哪些因素带动? ②险资近期再度频繁举牌增持,有何逻辑?
财联社7月3日讯(编辑 冯轶)今日港股走势整体低迷,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早盘一度均跌超1%,午后跌幅有所收窄。截至收盘,恒指跌0.63%,盘中一度跌穿24000点。国企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下跌0.88%及0.67%。
【恒指走弱考验24000点支撑 场内空头尚未发力】
盘面上,今日大型科技股普遍走弱,小米跌3.4%,阿里巴巴跌近3%,美团跌2.5%,京东跌超2%,腾讯飘绿。
其他方向上,昨日表现抢眼的钢铁股明显回调,新消费、银行等近期主线热点也集体调整。
上涨的板块中,消费电子概念重新活跃,创新药继续高歌猛进走出逆市行情。
整体上看,高位横盘多日后,恒指开始出现调整倾向,今日盘中一度跌穿24000点关口,也再次表明这一位置争夺激烈。
不过,全天恒指成交2312.47亿港元,保持一定量能,表明多头在关键支撑位仍有抵抗。
沽空方面,总沽空金额为230.78亿港元,相当于恒指成交额的9.97%,尽管近几日行情略显弱势,但空头并未明显发力。
小米集团-W、阿里巴巴-W、美团-W沽空金额位居前三,分别为16.29亿港元、14.75亿港元、9.57亿港元。
【市场聚焦结构性高景气赛道 创新药概念继续强势】
行情层面,今日创新药继续强势行情,短线崛起的有色、黄金板块也仍在走强。但整体上看,各大板块间涨跌分化明显,行情机会偏向结构性。
综合来看,恒指上攻至24000点上方压力区间后,基本面因素成为资金关注焦点。无论是持续火爆的创新药概念,还是有色、黄金等资源股,又或者是新高不断的银行股。业绩层面都属于市场中相对景气的行业。
中泰国际分析称,上半年港股技术性牛市格局明确,2025年下半年在政策护航与美元流动性改善背景下,港股有望延续强势。预计2025年及2026年恒生指数每股盈利分别增长8.5%及8.3%。
【行情滞涨A股表现再度反超港股 机构维持谨慎乐观】
A股今日继续震荡反弹,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31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672亿。从近几日的行情来看,A股在市场风格转为防御后,再一次展现了相对港股的韧性表现,不仅回调幅度小于港股,甚至缓慢推升至本轮反弹行情的新高。
而尽管近几日港股大市略显上攻乏力。但鉴于当下恒指月线级别趋势已进入右侧区间,机构对后市行情依旧乐观。
浙商国际在7月的策略报告中表示,对于中短期市场走势继续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板块配置方面,我们看好行业景气且受益于政策利好的汽车、新消费、生物医药、科技等;业绩和股价走势稳健且受益于政策利好的低估值国央企红利板块;基本面相对独立且受益于降息周期的香港本地银行、电信及公用事业红利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