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银行股被险资配到上限了?真相调查,险资OCI账户30%的配置比例早已突破
①6月底银行调整引发“某险资高股息红利板块配置达到上限”传言;
                ②事实上可能并非如此,真相如何?

财联社7月2日讯(记者 闫军)最近有句对银行股的调侃火了:美国有英伟达,A股有银(行)伟大。不仅有段子,银行板还被传闻困扰。

传闻与银行股在6月最后两个交易日的下跌有关,特别是在6月27日单日跌幅2.86%,更是创下4月7日以后单日最大跌幅。原因的传言很多,包括前期涨太多、中报业绩不及预期等,但是流传最广的还是“某险资高股息红利板块配置达到上限了”。

这一传言的来源是6月27日,人保股东会上,该公司高管透露:过去一年公司持续加大高分红股票配置,高分红OCI资产配置比例已占二级权益投资总持仓30%左右,此外,投资团队正在持续加大深度研究和投资科创板企业。

这一言论迅速被市场理解为:险资OCI账户对银行等高分红股票的配置达到上限,后续没有增量资金的小作文不胫而走,银行跌幅加深。

反转来的着实快,7月前两个交易日,银行指数连续两天大涨,7月1日,上市银行尽数收红;截至7月2日下午2点,银行指数涨幅超1%,两天累计涨幅超2.5%。银行板块夺回C位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反驳了险资买到30%是配置上限的传言。围绕着险资配置银行股的上限、6月末因何大跌以及后续银行板块多空等焦点问题,业内也给出多角度解读。

30%是险资高分红OCI资产配置比例的上限吗?可能并非如此

今年上半年,银行指数涨幅达到15.75%,仅6月以来,A股42只银行股已有19只刷新历史最高,占比高达45%。而且银行也属于罕见地越涨越买,今年上半年规模最大的华宝银行ETF累计净流入33亿元,最新规模约120亿元,天弘、易方达、招商等旗下银行ETF均有净流入。

资金持续买入,险资OCI账户配置到30%是上限吗?

首先,《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中,对OCI账户配置比例无硬性上限规定。而执行层面也并未30%的隐形“红线”,截至2024年末,上市险企的OCI账户投资,平均占比就已经超过了30%。

招商证券在研报指出,高股息等持有型权益资产显著增加,截至2024年末,主要上市险企OCI股票规模合计为5014.23亿,较年初净增加2427.44亿,在股票的占比较年初增加10BP至32.2%,预计该部分资产均为高股息股票,且全行业保险资金实际的高股息持仓可能更多。

上市险企数据来看,中国平安计入FVOCI科目的高股息股票规模最大为2631.58亿、在股票的占比最高达60.2%;中国太平OCI股票占比较年初提升幅度最大为16.8BP。由于新会计准则下计入FVOCI科目的股票原则是不以交易为目的,公允价值波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且出售以后价差损益不转利润,只有股息分红可以进入投资收益,因此预计该部分资产均为高股息股票。

与此同时,同样是6月27日,新华保险总裁龚兴峰的发言则被市场传言淹没,他表示,公司权益投资将优先选择股息率能够覆盖成本的股票,并强调不会因市场波动改变投资决策。他同时指出,当前资本市场仍处于价值洼地,公司坚定看好中国经济和优质企业的长期发展前景。

对此,有业内观察人士指出,关于“保险OCI账户买银行30%是上限”传闻的背后,是很多从业者忽视了“前所未有的低利率”“保险资产负债倒挂的紧迫性倒逼监管政策进入宽松周期”的长期性和重要性。

业内:6月底调整或为机构季末利润调整

那么对于6月最后两个交易日的大跌,原因为何?业内有两种说法相对有共识:一是上半年大涨透支了预期;二是机构有季末利润调整的需求。

财经博主“表舅”认为,险资等部分机构的季度末调表需求,6月末有卖出银行股的迹象,因银行股在交易账户里浮盈较多,在短期高点兑现利润。

到了7月,资金迅速切换了回来。华宝银行ETF基金经理助理张放表示,年内银行的强势表现,主要得益于政策引导下的增量资金入场(险资、北向资金、ETF套利资金)和低估值高股息的防御性配置需求。银行具有低波动、高股息、低估值的三大特征,符合险资稳健的投资偏好。

险资举牌在今年也是热点,长江证券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险资举牌次数已达19次,其中9次是银行股。

银行行情还有多少空间?资金趋势或仍为关键

对于接下来银行的行情,市场多数认为行情仍有延续性。

有机构指出,对于银行的投资策略,资金面是长逻辑,下阶段看,险资对稳定回报型权益资产需求的延续,机构增配空间仍存。“作为今年银行板块配置主力的保险资金,有望最快在今年7月迎来预定利率再次下调。保险资金成本有望下降,且在资产荒的背景下、对高股息银行股的配置意愿或将持续。”

此外,从人民币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看,考虑到当前银行板块股息率仍具有吸引力,叠加监管鼓励险资加大入市力度,资金持续增配银行板块方向明确,有助于支撑板块行情持续。

公募基金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