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团去年推出卫星店,让大品牌自寻适合外卖的场地开设纯外卖店,同时暴露了却存在场地与操作不标准、产业环节难整合等问题。 ②京东本身就是供应链的基因,干线+智能仓+直营,正好切合了餐饮行业目前最有价值的产业环节。
《科创板日报》7月2日讯(记者 徐赐豪)一种新的外卖模式要来了?
记者从获悉,美团宣布即日起正式推出“浣熊食堂”。据悉,美团将在未来三年,在全国开出1000家“浣熊食堂”。
无独有偶,京东旗下首个餐饮实体基础设施品牌七鲜美食Mall日前在哈尔滨正式开业。京东方面表示,决心将其打造成长期事业,未来还将“一路向南”拓展开店。
有餐饮方面的行业人士接受《科创板日报》分析称,外卖市场这块 “大蛋糕”是美团、饿了么、京东等各大平台的必争之地,它们无一不想在这片领域抢占更多份额。当下,竞争态势已悄然生变,不再单纯聚焦线上。各平台纷纷将目光投向线下,试图借助餐饮集合店模式,拓宽自身生态版图,达成线上线下的深度交融并形成合力。
美团将投资建设1200家“浣熊食堂”
据了解,美团从2024年开始筹建“浣熊厨房”,据美团方面向《科创板日报》记者透露数据,截至6月30日,“浣熊食堂”上线已经大半年,在北京等地已实际投入运营10家门店,未来三年美团将在全国各地投资建设1200家“浣熊食堂”。
据悉,与传统其他的外卖不同,对于“浣熊食堂”,用户可以在美团外卖App中看到“食安日记”,记录店内每天餐品加工、成品制作、午间巡检、进货清单等;每家店铺都集成了美团统一提供的明厨亮灶系统,商家营业时间内的全过程都实时上传直播,实现切配、烹饪、打包、出餐全透明。
美团方面表示,接下去将携手餐饮商户重点探索可追溯供应链、全透明运营,并建设“食安大数据”。
中国饭店协会外卖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蒜头外卖联合创始人闫寒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团的浣熊食堂实际上是一次产业链的升级和整体配送效率的提升。
在闫寒看来,美团去年推出卫星店,让大品牌自寻适合外卖的场地开设纯外卖店,同时暴露了却存在场地与操作不标准、产业环节难整合等问题。
闫寒认为,美团的浣熊食堂并没有尝试自建品牌,而是与借助餐饮品牌的价值与传播效应发力。这意味着,美团的重点可以放在把控供应链、制作、出餐及配送管理等外卖全环节,以此实现最佳效率,同时弥补了自营品牌面临的成本管控、运营等短板。
不过,在闫寒看来,这种模式也有其挑战性,主要表现在不同品牌之间的协调管理较为复杂,需要确保每个品牌都能高效运作,避免因个别品牌的问题影响整体服务质量。虽然“明厨亮灶”模式提高了透明度,但食品安全依然是一个重要的挑战,需要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不同品牌之间可能存在竞争关系,如何平衡这些关系,避免内部冲突,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京东加码下注“品质外卖”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自今年2月份进入外卖赛道以来,其线下的首家七鲜美食MALL于6月18日正式开业。
据悉,未来京东“七鲜美食 MALL”将实现100%后厨直播。这意味着厨房从食材处理、烹饪制作到装盘出餐,全程可视化。
京东为何选择此时入局线下餐饮?京东CEO许冉在七鲜美食Mall开业时接受采访时道出了背后的考量。一方面,消费者对品质和美味的诉求日益增强,对餐饮有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尽管行业里大型餐饮面临挑战,但大众餐饮整体市场依然潜力巨大。再加上京东自身具备强大的供应链协同优势,入局实体餐饮成为顺理成章的选择。
“七鲜美食MALL作为首个试点,还需要在用户反馈下,不断修正这个业务模式。”许冉透露,京东决心将其打造成长期事业,未来还将“一路向南”拓展开店。
在京东618前夕,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也透露了京东进军酒旅餐饮领域的战略意图。他希望通过供应链优势降低这些行业的成本,为酒店餐饮开辟新通路。对于外卖业务,刘强东透露再过一个月,京东外卖将推出与美团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有望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对于京东的餐饮布局,闫寒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京东本身就是供应链的基因,干线+智能仓+直营,正好切合了餐饮行业目前最有价值的产业环节。
闫寒向记者说道,京东可以利用自有优势去做外卖供应链。闫寒表示,目前外卖餐饮供应链的模式要么是美菜、快驴这种生鲜食材进货平台,要么是美团浣熊食堂这种外卖集合店。“京东如果打上全链条自营的标签,对于高端顾客还是有很大吸引力的。这一点比他现在跟美团拼相同模式要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