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和铂医药董事长王劲松在专访时分享认为:每个BD交易都非常有挑战性,研发体系需对标国际最高标准。 ②王劲松透露称,公司与阿斯利康第一次合作挑战非常大,所有的信息和数据评估都是通过线上方式完成的。 ③王劲松认为,产品要用于什么样的临床、病人需求,是一个金标准。
财联社6月14日讯(编辑 冯轶)近一周以来,港股创新药概念表现突出,不断吸引资金涌入。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本周涨超10%,港股医药类ETF也受到资金重点关注。
6月13日,港股创新药ETF(513120.SH)冲高回调,成交额连续两日突破百亿元,持续领跑全市场医药类ETF。该ETF年内已累计上涨约70%,惊人的赚钱效应也不断聚集着市场对医药赛道的多头情绪。
值得一提的是,来自浦银国际的研究显示,截至6月首周,MSCI中国医药指数/恒生生物科技指数今年以来分别上涨31%/48%,大幅跑赢同期大盘。
其中,创新药板块整体上涨62%。港股创新药更是实现了78%的涨幅,刷新自2018年以来半年涨幅记录。
个股方面,三生制药及荣昌生物两家获得南向资金增持比例最多的药企,年内累计涨幅均超270%。
浦银国际分析称,由于基本面的持续提升,及创新药过去三年板块下跌导致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近期新的资金持续流入后,推动整体创新药板块上涨。
而展望后市,随着国产创新药在出海授权、国内新药获批落地及政策支持延续,创新药销售收入的高速增长以及更多生物科技企业迎来商业化盈利也十分可期。
江海证券研究称,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速超20%,2022年已达326亿美元,占全球药品研发支出的13.5%,预计2030年将突破675亿美元,2022-2030年复合增长率达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