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面对传统主业增长放缓,传音控股加快推进中高端产品与移动互联网服务协同布局; ②针对非洲市场竞争加剧与利润下滑,公司重申深耕新兴市场战略,强化生态延展与产品结构升级。
《科创板日报》5月27日讯(记者 唐植潇) 面对外部竞争加剧与行业周期调整,传音控股2025年一季度业绩下滑,管理层在业绩说明会上回应外界关切,重申新兴市场与中高端双线布局。
财报显示,传音控股一季度实现营收130.04亿元,同比下降25.45%;归母净利润4.90亿元,同比下降69.87%;毛利率跌至19.97%,为近年来新低。
在今日(5月27日)下午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传音控股董事长竺兆江表示,“公司未来将持续推进手机业务稳健拓展,强化中高端产品突破”,并表示“深耕非洲市场是公司的长期战略”。
从2025年一季度数据来看,传音控股尚处于传统板块盈利表现走弱、新业务协同初步成型的过渡阶段。传音控股能否在稳定基本盘的同时,实现中高端产品与数字服务的持续放量,将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
传音控股一季度营收与利润同比下滑。
在业绩会上,传音控股董事长竺兆江回应称,受市场竞争以及供应链成本综合影响,该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及毛利额有所减少。“未来我们将根据动态变化作出调整,保持财务健康的毛利水平。”
针对投资者关于股价与盈利趋势的提问,竺兆江表示,该公司将继续推进手机业务稳健拓展,同时加快发展移动互联、扩品类等业务。
面对主力市场增长趋缓与竞争加剧,传音控股正加快推动产品结构调整,强化中高端产品布局与OS生态协同。
竺兆江在业绩说明会上称,“公司未来将持续推进手机业务稳健拓展,强化中高端产品突破。加大研发投入,在影像、AI、充电等技术维度打造核心产品差异化能力。例如,在影像技术领域,公司通过研发Universal Tone人像技术、AI视频编辑技术和AIGC人像造型技术等,尽量满足用户个性化影像需求。”
据悉,传音控股旗下手机已搭载基于Android系统二次开发的操作系统传音OS,并围绕系统构建包括应用商店、广告分发平台、手机管家等自研应用矩阵。针对新兴市场的网络与设备环境,传音控股布局了多项自研技术能力,包括流量节省、弱网连接、内存融合、小语种语音识别、AI降噪与画质增强等。
“公司将拓展移动互联内容生态建设,提供多元的数字化用户产品。”传音控股方面表示。
传音控股仍将新兴市场的结构性替代需求视作长期增长基础。
竺兆江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目前新兴市场国家仍处于“功能机向智能机切换”的市场发展趋势中,功能机换智能机仍然是新兴市场驱动智能机市场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他认为,相比中国、欧美等成熟市场,非洲、南亚、东南亚、中东与拉美等国家的智能机渗透率仍处低位,叠加人口红利与区域经济复苏,有望延续对基础型智能终端的增量需求。
非洲一直是传音控股的主力市场。根据Canalys(现并入Omdia)数据,2025年一季度非洲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6%,实现连续第八个季度正增长,但传音控股作为该区域头部品牌,出货量同比下降5%。
Canalys(现并入Omdia)首席分析师Manish Pravinkumar认为,传音控股的领先模式正在被快速模仿,其所依赖的“全国级分销商—区域批发商—本地微型零售”三级渠道架构已被对手复制,而后者在配置、设计与营销方式上更具吸引年轻用户的优势。
Canalys在最新一期(2025Q1)非洲智能手机市场研报中称,小米在埃及和尼日利亚取得显著突破,同比出货增长32%,其Redmi A系列和14C等机型具备高配置与定制价格双重优势;荣耀则依靠与运营商合作推动5G捆绑方案,在南非市场实现283%的同比增长。三星在大众市场段亦有布局,其A06和A16两款中低端产品占据其在非洲出货量的六成。
Manish补充称:“非洲市场的持续数字化推进也加快了用户对更高规格设备的接受度,尤其是在南非、埃及等政策相对稳定、运营商活跃的国家。相比之下,传音控股仍需应对中高端产品滞后、品牌形象下沉与年轻用户流失等挑战。”
业绩会上,对于“小米、真我Realme等品牌在非洲市场加码布局是否对公司构成压力”时,传音控股董事长竺兆江回应称:“深耕非洲市场是公司的长期战略。根据IDC数据统计,在非洲智能手机市场,2019年公司智能机的占有率为36.9%,自2020年起首次站上40%,并已连续5年超过40%,排名第一。”
面对小米、真我Realme等品牌在非洲市场的加速布局,传音控股在业绩说明会上强调其生态协同优势作为应对策略。
竺兆江认为,传音控股在手机业务上的长期积累,正为移动互联网业务及家电、数码配件等扩品类提供流量和渠道支持。“通过用户间的口碑营销和良好互动,公司‘手机+移动互联网服务+家电、数码配件’的商业生态模式已初步成型,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公司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