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明日主题前瞻】中国信通院联合华为等发布软件开发智能体标准
①中国信通院联合华为等发布软件开发智能体标准;②Arm官方认证:玄戒O1芯片由小米自主研发;③字节系VC领投一家苏州机器人公司。

【今日导读】

中国信通院联合华为等发布软件开发智能体标准

Arm官方认证:玄戒O1芯片由小米自主研发

字节系VC领投一家苏州机器人公司

固态电池商业化落地进程有望持续加速

随着具身智能场景增多,该产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机遇

科技巨头开源浏览器Agent,机构称AIAgent迈向规模化商用前夜

行业盛会将召开,机构称人形机器人量产在即,十年产业大周期将爆发

【主题详情】

中国信通院联合华为等发布软件开发智能体标准

据媒体报道,从中国信通院获悉,中国信通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兴云数科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科大讯飞、腾讯、阿里、华为等二十余家头部企业共同编制的《面向软件工程智能体的技术和应用要求 第1部分:开发智能体》(标准编号AIIA/T 0219-2025)近日发布。该标准围绕技术能力、服务能力两大维度,提出了开发智能体的能力建设和应用要求。

市场研究机构Research and Market发布的报告预测,AI智能体的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51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471亿美元(约5年增长420亿美元),2024~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4.8%。开源证券表示,持续坚定看好2025年AI Agent产业崛起趋势,政策催化下巨头产业落地加速。

公司方面,东土科技实现国内首个由AI驱动具身机器人的方案,与此同时,公司也在积极研发下一代鸿道系统,通过VLA模型与鸿道操作系统的深度融合,目标实现“VLA模型+数字孪生”闭环,公司预计2030年支持百万级智能体协同网络。值得买推出了AI智能体(AI Agent)购物助手“小值”。“小值”是“什么值得买”基于消费大模型研发的Agent产品,能通过对话深度理解用户需求,基于全网实时消费经验、价格信息进行快速总结,提供口碑总结、商品对比、商品推荐、全网比价等服务。

Arm官方认证:玄戒O1芯片由小米自主研发

近日,Arm官网重新发布新闻稿,修改了此前“CustomSilicon”的描述,确认玄戒O1由小米自主研发。Arm在新闻稿中表示,小米全新自研芯片采用Arm架构,标志着双方15年合作的里程碑。

玄戒O1芯片由小米旗下玄戒芯片团队打造,采用最新的Armv9.2CortexCPU集群IP、ImmortalisGPUIP和CoreLink系统互连IP,全面支持3nm先进制程工艺。湘财证券电子团队认为,玄戒作为国内首款3nm芯片,继苹果A18系列、高通骁龙8至尊版、联发科天玑9400系列之后第四款量产3nm制程的芯片,标志着国内芯片设计水平的重大进步,玄戒有望推动全球智能手机SOC格局的重塑,并发挥“鲶鱼”效应,推动国产半导体产业链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上市公司中,东方中科已与北京玄戒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服务协议,为其SoC芯片提供性能评估与可靠性测试。这是目前唯一经工商信息明确披露的与玄戒芯片直接相关的供应合作。好上好年报显示北京玄戒、上海玄戒均是其主要客户。

字节系VC领投一家苏州机器人公司

近日,乐享智能宣布完成亿元天使+轮融资,由锦秋基金领投,老股东经纬创投、绿洲资本、Monolith持续超额加投,光源资本跟投,光源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锦秋基金是字节跳动关联基金,核心团队多来自字节投资体系。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团队搭建以及产品平台量产化开发,将实现核心零部件的全部自研。这是乐享科技在三个月内完成的第二轮融资,天使轮融资总金额近3亿元。在获得新一轮融资时,乐享科技正式对外宣布所做的产品方向——家庭通用小型具身智能机器人。

具身智能机器人正站在技术与商业化的临界点,其发展不仅是AI技术的集大成体现,更是全球制造业升级与社会治理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中国凭借政策红利、市场潜力与技术突破,有望在2030年前主导全球具身智能产业格局。据《2025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研究报告》预测,2030年全球具身智能市场规模将达2326.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高达64.18%。中国已成为全球具身智能市场的核心增长极。2030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1037.52亿元,占全球44.6%。

上市公司中,信质集团设立浙江鸿辉机器人电机公司,产品规划包括无框力矩电机、手部微型电机、无刷微电机(有齿槽)等,涵盖人形机器人电机、机器人关节电机核心零部件等。鑫宏业拟通过设立芯联智能,致力于研发兆瓦充电线缆、车内液冷高压电缆、人形机器人用信号线缆、低空飞行器用高压电缆等产品,上述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

固态电池商业化落地进程有望持续加速

机构指出,2025年固态电池商业化落地进程有望持续加速。凭借高能量密度、卓越安全性及宽温域适应性等核心优势,固态电池不仅能够逐步替代现有液态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的应用,更有望开拓低空、机器人和数据中心等新兴市场。

固态电池为具备商业化潜力的下一代电池技术,欧美等全球厂商正致力于开发大规模生产技术,加速车用固态电池性能验证。兴业证券认为,从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视角来看,固态电解质与正极材料展现出显著的投资价值。作为固态电池领域0到1的革命性新材料,固态电解质具备极高的技术壁垒,其成本在固态电池整体成本结构中占比高,是构建新一代电池体系的关键核心。兴业证券指出,近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全固态电池判定方法》团体标准,首次明确了全固态电池的定义,解决了行业界定模糊、测试方法缺失等问题。全固态电池行业标准的发布标志着固态电池进入规范化发展新阶段,对技术研发、产业生态和市场秩序将产生深远影响。未来2年固态电池产业将进入材料竞争格局确立的重要阶段,建议重点关注行业格局变化带来的投资机会。

上市公司中,新宙邦在固态电解质领域的研究投入多年,截至目前,新宙邦(含子公司)固态电解质/半固态电解质相关专利申请累计超过30件。公司的参股公司深圳新源邦科技有限公司已建立全体系固态电解质材料研发、测试及生产平台,并已实现吨级量产和销售。德尔股份开发的固态电池样品能量密度达到260Wh/kg,同时公司正在研发下一代产品,能量密度目标设定为400Wh/kg。总体上,公司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倍率等性能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客户需求,以及不同的技术要求为客户量身定制相应的方案。联泓新科建立了新型电池材料研发平台,并与固态电池龙头企业北京卫蓝合资成立了联泓卫蓝(江苏)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开展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关键功能材料的开发,目前已成功开发出固态电解质分散剂、硅碳负极粘结剂等新型电池关键功能材料,部分产品通过了下游客户试用验证。

随着具身智能场景增多,该产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机遇

近日,《CMG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机甲格斗擂台赛在杭州举办,宇树科技董事王其鑫在比赛直播中称:“让机器人学会一套动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在我们其实都依靠AI的技术手段来让机器人学习。首先动作捕捉会基于一些专业的格斗运动员,(根据)他们的动作捕捉数据,让机器人在虚拟的世界里来学习这些动作。”

人形机器人需要理解并与物理世界进行交互,使用人类运动数据对机器人进行训练,能够提升机器人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泛化能力的提升需要海量的数据,准确复制人类动作则要求数据具备高精度。数据采集方式分遥控操作、动作捕捉、大模型三类,动作捕捉能直接将人类动作迁移至人形机器人,具备精度高、数据采集全面等优势,或是当下人形机器人最合适的数据采集方式。开源证券指出,随着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场景增多,对低成本采集高质量数据需求逐步增多,国内政策支持,海内外巨头纷纷布局,人形机器人数据采集产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机遇。目前动作捕捉下游以电影制作、游戏开发等为主,2022年市场空间仅为58亿元,假设未来2-3年单个人形机器人本体企业使用1000台进行训练,1000台,则有望为动捕市场带来500亿增量空间。

上市公司中,利亚德旗下子公司Natural Point和北京虚拟动点凭借全球领先的OptiTrack光学动捕技术和产品,已为国内外多家公司的机器人业务赋能。洲明科技拥有数字人动作库和非穿戴动作捕捉技术可用于具身智能在三维空间的动作训练。公司的AI情感陪伴产品可能会结合机器视觉和AI眼镜等技术,实现空间计算和信号捕捉,机器人将根据这些信息做出相应动作。凌云光表示,元客视界是凌云光下属的全资子公司, 专注于元宇宙虚拟现实、 Web3.0数字人、 沉浸媒体和具身智能等前沿应用领域。 公司已经构建了包含光场建模、 动作捕捉、 全景成像、 XR拍摄等在内的全面产品体系, 并开发一系列解决方案, 如电商直播数字人、 具身智能数据采集、 虚实内容制作等。

科技巨头开源浏览器Agent,机构称AIAgent迈向规模化商用前夜

行业媒体报道,微软在官网开源了一个专用于浏览器网络任务的Agent——Magentic-UI。Magentic-UI是基于微软曾经开源的Magentic-One基础之上开发而成,并支持人机协同的控制方法来提升智能体的执行效率和准确率。根据GAIA测试数据显示,当配备拥有辅助信息的模拟用户时,Magentic-UI的任务完成率从自主模式下的30.3%提升至51.9%,准确率提高了71%。此外,Magentic-UI在执行任务时仅在10%的情况下向模拟用户寻求帮助,且平均每次任务仅需帮助1.1次。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跃迁与算力资源的增强,AIAgent(智能体)在海内外市场迎来爆发式发展浪潮。微软、谷歌、Zoom、百度、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等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加码布局,推动智能体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前线,覆盖客服、办公自动化、软件开发、教育培训、金融咨询等多个垂直领域。东方财富证券表示,从“算法竞技”到“应用为王”,AIAgent迈向规模化商用前夜。OpenAI、Google等科技巨头和Genspark、Manus等创业玩家纷纷押注通用智能体,昆仑万维于5月22日发布天工超级智能体,登顶GAIA榜单,AIAgent赛道逐步从“技术秀场”向“真实生产力工具”跨越。5-6月科技大厂密集举行开发者大会,建议关注AI模型迭代及应用场景纵深突破对产业链的催化。

上市公司中,值得买基于“值得买消费大模型”研发的AI购物助手“小值”,于2024年2月在“什么值得买”App正式上线。作为一个融合了感知、分析、推荐和执行能力的Agent产品,“小值”能够通过多轮对话,在深度理解用户意图的基础上,高效总结全网实时消费经验与电商信息,提供口碑总结、商品对比、商品推荐、全网比价等服务,为存在不同决策难点的消费者提供个性化从而提升消费决策的质量和效率。南兴股份子公司唯一网络基于AI大模型技术,与微软开展联合创新,小鹭AIGC智能助手致力于为行业客户提供AIGC应用产品和解决方案,可满足客户对智能化的问题解答、协同办公和信息查询等需求,为企业提供高效的沟通和服务支持。

行业盛会将召开,机构称人形机器人量产在即,十年产业大周期将爆发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今年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将发布《2025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等10余项成果。

东吴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在即。当前时点相当于14年的电动车,十年产业大周期即将爆发。上海证券认为,DeepSeek人工智能公司的出现推动通用机器人大模型的发展,助力人形机器人实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阶段,目前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已经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可期,建议关注受益的国内零部件厂商。

上市公司中,北特科技为满足客户对丝杠产品的样件研发及未来量产需求,公司在上海嘉定和江苏昆山分别设立了全资子公司——上海北特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苏北特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根据客户需求,配合推进人形机器人用丝杠零部件的样件研发工作。斯菱股份正积极推进谐波减速器及执行器模组量产工作。公司主要聚焦于谐波减速器的研发和量产,谐波减速器的核心设备已于2024年底陆续到位,安装调试结束后可开始小批量量产。拓斯达表示,公司目前在机器人相关领域的研发布局为工业机器人本体以及控制器、伺服驱动、视觉系统等核心底层技术,部分核心技术与人形机器人有一定的相通性。

明日主题前瞻
相关个股:
利亚德+2.73%
东方中科-0.14%
值得买+0.91%
凌云光+1.50%
联泓新科+0.59%
鑫宏业-4.15%
新宙邦+2.19%
南兴股份+1.23%
拓斯达0.00%
德尔股份+1.79%
昆仑万维+0.69%
斯菱股份+2.98%
北特科技-0.12%
东土科技-4.92%
好上好+2.07%
信质集团-0.36%
洲明科技+2.41%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