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端午小长假休市前两天,银行理财公司密集营销吸引客户。各大代销银行渠道也积极布局,助力理财公司争夺假期资金。 ②在存款利率下行,中收面临压力的双重背景下,银行渠道和理财公司的合作会日益紧密。
财联社5月26日讯(编辑 杨斌)融资担保公司提供信用增级,分担信用风险,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过程中作用显著。随着发债担保业务规模收缩,融资担保公司的盈利近年承压。
财联社梳理了40家资产规模超过50亿元的头部融资担保公司2024年财报,发现其净利增长分化明显,最多增长139%,也有部分下滑超30%。位于福州的奇富担保年赚57亿,主要做互联网贷款增信,这曾经是往年“风光无限”的生意。
净利最多增长139%,ROA最低仅0.06%
财联社据企业预警通筛选了2024年年报总资产规模大于50亿元的头部融资担保公司,共计40家。总体来看,2024年经营情况分化严重,17家净利润同比下滑。
从总营收看,这40家融资担保公司2024年有15家同比下滑。其中,福州奇富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简称“奇富担保”)、江苏省信用再担保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江苏信保”)、中国投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投保”)、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债信增)2024年实现的营业收入都超过了20亿元。奇富担保的收入达到57亿元,位居首位;中投保2024年内的收入增长了107.93%。
公开信息显示,奇富担保主要为奇富科技(原360数科)旗下的互联网助贷业务提供担保增信,由周鸿祎实际控制。
业内人士介绍,互金担保曾经“风光无限”,鼎盛时期(2017-2019年),担保公司靠给P2P平台做担保大赚,后来监管趋严,部分担保公司产生不少坏账,盈利盛况不再。
图:总资产规模居前的40家融资担保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
(资料来源:企业预警通,财联社整理)
净利润方面,40家融资担保公司2024年净利润全部为正。其中,江苏信保、中投保的净利润都超过了10亿元,江苏信保以14.34亿元的净利位居首位,中投保2024年的净利同比增长了139%。广西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等2024年净利下滑超30%;部分公司总资产收益率ROA不足1%,江西省融资担保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ROA仅有0.06%。
图:总资产规模居前的40家融资担保公司2024年净利润
(资料来源:企业预警通,财联社整理)
融资担保公司的业务主要分为两大板块:融资担保,涵盖贷款担保、发债担保、票据承兑担保、项目融资担保等;以及非融资类担保,包括履约担保、诉讼保全担保等。
大公国际研究指出,2024年以来,融资担保行业政策以支持小微企业、“三农”及科技创新领域融资为主要导向。不过,担保机构市场化业务的重心仍在城投债担保,但受市场利率下行、多方面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债券担保业务规模收缩,市场化的贷款担保业务处于审慎发展阶段,盈利增长承压。
债券担保业务未来或继续下行,政策支持小微企业担保
财联社进一步查阅部分头部融资担保机构的年报,尽管担保业务承压,但“中字头”融资担保公司业务覆盖广,抵御下行趋势;部分地方融资担保公司则开展了小微企业等特色业务。
中投保在新三板上市,其年报显示,2024年担保费收入7.21亿元,同比下滑7.85%;但实现投资收益26.87亿元,同比增长118%,使得公司2024年营收与净利双双大增。公司表示,投资收益同比增加118.47%,主要原因是减持部分权益类资产。在担保业务外开展部分投资业务,采取稳健的投资策略,为担保主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就担保业务来看,中投保覆盖全面,借款类担保、发债担保、投标担保、工程履约担保皆有收入。其中,发债担保收入占比69%。
中债信增的主要业务也包括信用增进业务和投资业务。联合资信在对中债信增的最新跟踪评级报告中指出,公司作为我国首家专业债券信用增进机构,具备很强的业务创新能力及市场推动力。不过,受宏观经济发展影响,公司增信业务代偿压力加大,加之创新业务和国际业务逐步开展,公司需要持续加强风险控制和流动性管理。
除“中字头”的融资担保公司外,部分地方融资担保公司展现出了特色。
江苏信保的年报表示,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增速下行影响,民营企业经营情况恶化、信用风险上升。为应对这一不利环境,公司对直保业务结构进行了优化。公司直接融资担保业务以企业债和中期票据为主,非标业务占比下降较快,新增项目主要为地方国有企业,风险控制趋于谨慎。公司还致力于服务小微企业,开展了科技小贷业务。
湖北省融资担保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湖北担保”)在年报中表示,公司在湖北省国资委的各项政策支持下,着力打造特色金融服务体系,扶持中小微企业成长、助力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创新业务模式。与各类市场机构打造开放式合作平台,通过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助力中小企业成长。
业内人士指出,中小担保机构因为评级低、股东实力弱、业务拓展能力不足,在发债担保等业务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担保公司必须根据自身资源和能力,审慎选择适合的发展路径。
2025年2月21日,财政部联合金融监管总局等六部门发布了《政府性融资担保发展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办法》从机构定位、业务规范、政策支持、绩效考核、监管机制等维度构建了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的制度框架,旨在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健康发展,规范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经营行为。
联合资信认为,《办法》的发布有利于进一步细化融资担保体系,明确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职责定位,保障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可持续经营,提升政策性担保体系的抗风险能力,在切断与地方债务关联的同时,小微企业与“三农”主体融资成本有望降低。
大公国际预计,2025年担保机构盈利能力将继续承压。债券担保业务规模下降态势延续,担保机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力度将加大,同时增量财政政策有望滴灌至融资担保行业,担保机构或将获得更多的地方政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