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年内首例大行“全覆盖”,农行启动代销公募基金风险等级动态评估,多家银行已官宣调整
①日前,中国农业银行在官网发文称,将针对该行所有代销公募基金产品,持续开展其风险等级动态评估工作。
                ②这也是年内首个官宣将开启风险评级“全覆盖”的案例。
                ③年内已经有多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发文,将调整旗下代销公募基金产品的风险评级。

财联社5月26日讯(记者 彭科峰)投资有风险,金融机构更需恪守适当性义务。

日前,中国农业银行在官网发文称,将针对该行所有代销公募基金产品,持续开展其风险等级动态评估工作。这也是年内首个官宣将开启风险评级“全覆盖”的案例。

此前不久,中信银行已经一次性上调158款代销资产管理产品的风险评级。

“从行业的情况来看,银行依据市场情况,动态调整基金评级属于正常操作。但年内多家银行不断发文将开展产品的风险评级调整,其原因可能还和近来监管部门不断强化投资者适当性要求和相关文件出台的陆续出台有关。”某券商宏观分析师进一步向财联社记者指出,代销理财业务的强监管时代已经来临,这倒逼银行进一步强化投资者保护意识。

农业银行宣布:将持续开展代销公募基金风险评级调整

日前,中国农业银行在官网发布了关于代销公募基金产品风险等级评价及动态评估规则的公告。

中国农业银行表示,该行代销公募基金产品风险评级采取与中国证券业协会备案公布的基金评价机构合作模式,由第三方合作评价机构按照“事前+事后”、“定性+定量”的方法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内持续进行动态风险评估,风险评级最终结果以第三方合作机构评价和基金管理人二者结果的“孰高”原则确定;结合基金的基础资产风险、基金实际管理运作情况等因素,该行委托第三方机构持续开展公募基金产品风险等级动态评估工作。

“经动态评估,若基金产品风险等级涉及调整的,可能出现投资人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风险等级不匹配的情况”,中国农业银行表示,在投资者持有的基金产品风险等级调整后,该行将通过短信及时向投资者发送相关调整信息。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中国农业银行还具体列出了不同风险类型的投资者对应的产品风险评级。该行将投资者分为保守型、谨慎型、稳健型、进取型、激进型五种,代销公募基金产品风险等级分为低风险、中低风险、中等风险、中高风险、高风险五种。

今日上午,财联社记者就上述公告联系中国农业银行相关人士作进一步采访。该行内部人士今日下午向财联社记者回应称,代销公募基金的风险评级属于“例行工作”,基本每年都会进行。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保护投资者权益。

不过,财联社记者今日查阅中国农业银行官网的公告栏目,暂未找到2024年该行发布全面开展公募基金风险评级的类似公告。

年内已有建行、民生、中信等大行官宣调整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年内已经有多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发文,将调整旗下代销公募基金产品的风险评级。

1月7日,民生银行在官网发文称,决定自2025年1月10日起调整部分银行代销公募基金产品的风险评级。财联社记者查询发现,本次民生银行调整的代销公募基金产品是代码为“217018”的招商安瑞进取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调整后风险等级为“中风险”。

2月10日,建设银行在官网发文称,近期已调整涉及“易方达龙头优选两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C类”、“汇添富数字经济引领发展三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A类”等21款代销公募基金产品的风险评级。

5月9日,中信银行在官网发文称,自5月12日起上调158款代销资产管理产品的风险评级,涉及发行机构包括南方基金、中银基金、华安基金、广发基金等55家基金公司。其中,南方基金的产品有14只,数量最多,其次为中银基金的产品,数量有13只。

财联社记者统计发现,从上述多家银行调整的公募基金产品类型来看,以权益类基金为主,但其中也不乏债券类基金和少数境外投资产品,比如中信银行调整的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就有46只。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今年3月2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首次对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进行全面、明确的规定。其中强化商业银行对合作机构和产品准入的管理责任,明确合作机构准入审查和产品尽职调查要求;规范商业银行代理销售行为,对销售渠道、销售人员管理、产品展示、适当性管理、风险提示等作出具体规定。

有江浙沪上市银行内部人士向财联社记者透露,受到近年来资本市场持续动荡的影响,去年以来不少银行的代销理财、保险业务的营收均有显著下降,今年这种下滑的趋势并未有明显改变,“尽管此前监管部门放开了银行机构代销保险等资管产品的一些限制,但营收其实还是下降的”。客观来看,银行也希望资本市场能够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帮助其拓宽“中收”。

大金融 银行业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